近日,网络上有个视频让人“哭笑不得”。

视频中的小女孩,全程都在哭诉自己的委屈:

“我是妈妈生的,又不是爸爸生的,凭什么要像爸爸!

歌里唱的都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我就不想像爸爸,就想像妈妈……”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1)

据妈妈说,女儿快6周岁才开始这个样子。

女儿生日那天,家里来的朋友说她长得跟爸爸还挺像的,结果没想到,她竟委屈地哭了。

这个视频,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不少人都是在吐槽自己的爸爸颜值低,有些网友甚至调侃将来找老公,还是要找有颜值的。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2)

或许,网友们看到小女孩的“异常反应”,以为是单纯对爸爸长相的嫌弃。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她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嫌弃父亲的行为,是因为进入了“俄狄浦斯期”。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一到3~6岁,孩子就会经历这个时期。

只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容易忽略它的影响。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3)

“俄狄浦斯期”,是孩子恋母的必经阶段

俄狄浦斯期,源于希腊神话的悲剧人物,讲的是关于“弑父娶母”的故事。

后来被弗洛伊德应用到心理学领域,也称为“恋母情结”。

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贪恋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

之前一位知名女演员曾讲过儿子的愿望:“我想六岁买手机,八岁娶妈妈,这是我的规划。”

这样的愿望恰恰说明了孩子正处于“俄狄浦斯期”。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恋母情结”多少有点很正常,便忽略了它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结果导致孩子深陷“俄狄浦斯期”之中。

这背后隐藏着3个很重要的原因:

1、孩子对母亲的过度依赖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孩子3岁左右会容易出现对妈妈特别依赖的现象。

有位朋友曾经抱怨过女儿太粘人,不论自己走到哪里,孩子总是跟着自己,寸步不离。

时时刻刻都要抱着,睡觉也是要搂着才能睡着。

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可每天一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就是粘着她,而且还慢慢开始关注她的日常行为。

朋友一方面对孩子喜欢自己感到开心,但另一方面又有点担忧孩子过分粘人。

其实,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后,几乎都是妈妈在照顾,必然对妈妈的依赖更强。

妈妈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便可能导致孩子的过分依恋,进而产生“恋母”现象。

2、时刻保护孩子,舍不得“放手”

电视剧《加油!妈妈》中苏青的小儿子小文,是早产儿。

小文身体不好,苏青平时对他也是呵护备至,关爱有加。

她每天都会去接小文放学,忙前忙后,悉心照顾着小文的起居生活。

她还会用心记下小文所有需要忌口的食物。

小文也非常依赖妈妈,有次去公园玩,想骑自行车,都会征询苏青的意见:“妈妈,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吗?”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4)

她答应了,但怕他摔跤,便让哥哥带着他骑自行车,时刻确保小文的安全。

在心理学家对教养方式的经典定义中,就有一个维度,叫“过度保护”。

妈妈爱孩子是没错的, 但什么都为孩子包办好,孩子自然就更容易“恋母”了。

3、“女强男弱”的夫妻模式

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越来越女性化。

她儿子长得挺壮实,但是性格很细腻,像女孩一样,很注意细节,非常注意自己外表形象,而且还非常粘自己。

举个例子,平时吃完饭她会带着儿子到小区里散散步,玩一玩。

可是出去之前,儿子一定要精心打扮一番,边散步边挽着妈妈的胳膊,甚至不让爸爸挽着妈妈。

儿子的行为让妈妈觉得特别困扰,可又不知道如何解决。

平日里,家里的大小事,基本都是妈妈说了算,爸爸也不大管,所以妈妈也没打算和自己的老公提起这个事情。

典型的“女强男弱”家庭中,妈妈的影响巨大。

家庭生活中,如果完全由妈妈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爸爸成为“隐形人”,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会倾向于母亲。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5)

过分“恋母”,孩子一生受影响

著名心理学书籍《梦的解释》中有这么一句话:

每个人都会有恋母情结,尤其是幼儿时期,对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天性。

但是,过分依恋的话,容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如果一个孩子过度依恋母亲,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往往会自理能力差,缺乏主见,依赖性强,性格刁蛮任性或显得很幼稚等等。

就像现在很多孩子,上小学了,还是妈妈给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他们和妈妈的关系比较亲密,也更愿意听从妈妈的安排。

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办,遇到困难只会逃避,只会哭着找妈妈。

而且他们当中,性格大多数任性、刁蛮或者像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幼稚。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身边还存在不少这样的人。

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妈宝男”“公主病”。

长期过分依恋妈妈的他们,长大后,就很可能会像个“巨婴”,或是像个“刁蛮公主”。

此外,过度恋母,还容易造成孩子的不自信,自尊心受到伤害。

记得念小学时,每年学校组织春游,同桌的妈妈都会陪着她一起参加。

又是给她递零食,又是给她擦嘴,还时不时地让她摆pose拍照。

有好几个同学都笑话她,嘲笑她都是大孩子了,还这么离不开妈妈。

导致她心里很难过,觉得伤自尊了,还认为同学瞧不起她。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6)

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父母却忽略了这件事情。

爱孩子,却没有体会到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时间长了,有些孩子甚至会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问题。

“恋母”情结严重,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7)

细心引导,顺利过渡

如果发现孩子处在“俄狄浦斯”的特殊时期。

家长一定要细心引导,用正确的方法帮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究竟哪些方法是值得尝试的呢?

1、要从自身做起,不溺爱,不包办

父母自身要学会放手,不要事事都亲力亲为。

比如:让孩子自己把玩具分类,自己穿衣服,学着自己主动和别人交流等等。

当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多了,自然能变得独立。

也懂得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同时,感情“粘合度”也要稍微降低。

比如,可以适当地缩短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让孩子用更多的时间与父母、爷爷奶奶等家人接触,培养广泛的亲情关系。

还可以分床睡,减少亲昵感,这些都能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感。

2、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会影响亲子关系,父母感情模式对孩子也会带来影响。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强调:“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

我妈妈才8岁(只想八岁娶妈妈)(8)

尤其是,妈妈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爸爸。

一个家庭里,“严父慈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确实更有好处。

在夫妻相处时,双方相互尊重,凡事有商量。

而不是过于展现妈妈在家庭里比较强势的一面。

实际上,孩子会很乐于看到父母相爱。

夫妻关系好了,亲子关系自然也会健康融洽。

3、接纳孩子,可以求助心理咨询

对于孩子的这种过分“恋母情结”表示理解,不要觉得孩子不正常。

善于接纳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孩子的爱。

更不要试图通过指责批评去纠正孩子的这一行为,这样只会让孩子对自己更加地自我否定和迷茫。

假如父母自己没办法去引导,甚至孩子出现了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时:

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让咨询师陪着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探索成长。

当今社会,真正的“富养”,是给到孩子精神层面的滋养。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

最后,祝愿天下所有小朋友都能心理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三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