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许洪胜 通讯员 张洪祯 东营报道

“这个文化旅游创意项目不错,东津渡在哪里?……”

“逛老街长巷,品非遗文化,咱们得去利津县盐窝镇走一走看一看!……”

“利津水煎包,我去利津的时候尝过,很好吃!中央电视台《客从何处来》栏目组专门录制过节目,被评为山东地方特色名吃,是到山东不得不吃的美食之一……”

“凤凰城,铁门关,抗日名城美名传,利津城是八路军在山东境内彻底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还有利华益呐!利华益集团属于千亿级企业,成为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维远化学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化工企业……”

大家七嘴八舌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利津故事”。随着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李重伦文旅康养项目的路演和推介,“利津”一词成为与会企业家口中的“高频词”。

山东农业重大投资项目(山东利津一场别样)(1)

2月26日晚,正值儒商联盟企业家联谊。100多位来自山东各地的企业家、商会“大咖”汇聚泉城,谈合作、说项目、话发展,让初春的泉城平添了不少暖意和温馨。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东津渡投资有限公司应邀参加,进行文旅康养项目的路演和推介,进行人才政策宣传和推介,现场跟企业“大咖”进行资金、人才、项目和资源的对接和洽谈。

据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李重伦介绍,利津县隶属东营市,东依黄河,北濒渤海,黄河流经县境74公里,海岸线长59公里,版图面积1666.7平方公里,辖4镇2乡2个街道,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利津人文资源丰富,文化璀璨,物产有利津“吉祥三宝”(利津丸子、利津豆腐、利津粘粥),利津水煎包、利津“八大碗”、土特产“八大怪”等,黄河文化、移民文化、盐文化、民俗文化杂糅交织。

“海风河润,吉祥利津”。利津县金明昌三年置县,千年来受河海的滋润,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利津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铁门关、东津渡等历史人文符号,在新时代下熠熠生辉。黄河流经利津74公里,沿黄风景廊道景色迷人,“黄河一号公路”成为利津特有符号。以东津渡为基础的集康养医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产业新业态业已形成。

山东农业重大投资项目(山东利津一场别样)(2)

随着项目的路演和推进,与会商家“大咖”充分了解到了利津县在区位、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发出赞叹声。“利津‘汇智津城’行动的14条人才政策,都是‘干货’,含金量很高,我们应组织专家人才去看看……”儒商联盟副秘书长韩海林说。

山东农业重大投资项目(山东利津一场别样)(3)

据东津渡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崔占军介绍,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东临黄河,南至黄河大桥,西沿滨河大道及滨港路,北接蒋家庄村南,规划占地面积12.7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63.7亿元。度假区以湿地休旅为基础、康养幼教为特色、黄河文化为品牌,致力于打造“黄河入海第一渡、心灵度假第一乡、齐鲁休教第一区”。

在利津县文旅康养文旅项目路演和“双招双引”推介过程中,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李重伦还介绍了利津县盐窝镇老街长巷项目。该项目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按照“一街三区”规划思路,打造非遗文创核心区、花田露营体验区、四贤历史文化区,重点突出民俗、国学、田园等元素,计划投资2.17亿元,建设李木店、老书院等标志性工程,开展老街集市、文艺演出、研学、休闲游等常态化活动,充分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不断创新运营模式,聚力打造黄河流域文旅标杆。

山东农业重大投资项目(山东利津一场别样)(4)

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该县在区位交通、要素保障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荣乌、东吕和疏港3条高速公路,胜利、利津、东津3座黄河大桥,打通了全市西出的快捷通道,东营港疏港铁路、鲁北铁路物流园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利津将成为省会经济圈最近的出海通道。据说,该县未利用土地约30万亩,批而未供土地近5000亩,环境容量富裕充足,可为企业竞相发展、茁壮成长提供厚植沃土。

灵虎送福,虎虎生威。利津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聚焦“2 3 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激发改革、开放、创新、创业四大动能,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黄河之畔,东津福地。与会商界“大咖”相信,利津县一定能成为投资的沃土、人才的洼地,项目和资金聚集的“硅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