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写下想对钟院士说的话(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请你写下想对钟院士说的话(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2)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162)

“本句自救”是否适用于词中的任何调式?

诗友林正照问:还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在创作词的过程中,若该词牌有五言“平平平仄仄”或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型,因表达的需要,是否可以也采用“本句自救”这种形式?比如《摊破浣溪沙》的上下阕第三句和下阕第一句,《浣溪沙》的下阕第一句,《瑞鹧鸪》(冯延巳格)的下阕第一句,《瑞鹧鸪》(贺铸格)的上下阕第三句,《浪淘沙令》的上下阕第四句,等等。

钟振振答(接上期)

(五)《浪淘沙令》

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即《浪淘沙令》)曰: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暖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〇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

上下片第四句“梦里不知身是客”“流水落花归去也”,字声皆为“中仄仄平平仄仄”,是此律句的正格。

这种长短句体的《浪淘沙》,《全唐五代词》里,只有李煜二首。《全宋词》里,作者、作品甚多,然而在此调的这两个句位,无一例外,都与李煜二首相同,用此律句的正格,未有“本句自救”的现象。

唯《全金元词》里,金·侯善渊《浪淘沙》曰:

访道与参师。设誓投词。慎终如始谨修持。退己进人常忍辱,诸事宽慈。〇诀破上仙机。守正无疑。持行元始玉清微。慧日当空凭谁照,星眼芝眉。

其下片第四句“慧日当空凭谁照”(按,“凭”字有平仄两读,这里当读仄声),字声则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属于“本句自救”。

金与南宋,大略同时,故其词之历史文献价值与南宋词相等。鉴于《浪淘沙》这一词调上下片格律完全相同,既然其下片第四句可以“本句自救”,那么上片第四句应当也可以。

您所问的“客观题”,我就回答到这里。顺便给出第三条建议:

如果您写词既不投稿,也不参赛,但又不想写得太随意,还是希望有个名正言顺的“规矩”的话,那么,关于词句的“拗救”,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比较稳妥的做法:

凡某具体词调、某具体句位,古人,特别是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如确有“拗救”的先例,那您不妨放心大胆地这样做。古人做得,今人怎么就做不得?走遍天下也是这么个理。

倘若某具体词调、某具体句位,没有这样的先例可援,那还是谨慎一点好,不做为宜。总之,绝不贻人以任何一点口实。这样,您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请你写下想对钟院士说的话(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3)

【附论】

原生态的词,唐宋时期的词,主要是一种“歌唱”的文体,一种大众娱乐的文体,一种通俗甚至俚俗的文体。据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载:“钱思公(宋·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即洛阳)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即词)。”他读经读史,正襟危坐,可见其恭恭敬敬。读笔记小说等杂书,便很休闲,躺下来了。至于读词,竟然是在“洗手间”里,“方便”之际!这虽然是个很极端的个案,但至少也可以证明,词在当时并不算是什么严肃、庄重、高雅的文体,地位与诗没得比。在这种情况下,有谁吃饱了撑的,来为词定规矩呢?没有“婆婆”来管,唐宋词,特别是宋词,一班“小媳妇儿”便活蹦乱跳,天真烂漫,野得很,疯得很,反而活出了“自我”,活出了“青春”,活出了“人性”。宋人用了十分之九的时间和精力来写诗,想和唐诗PK,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馀事为词”,却成了“一代之文学”。道理何在?值得我们深思。

岁月不居。年头久了,词也逐渐雅化了。“曲”这种更“娱乐”、更“俚俗”的文体出现以后,论资排辈,词的地位开始向诗那里攀升。于是,便有人想当“婆婆”,为词这班“小媳妇们”立“规矩”。明清以来,各种各样的词谱、词韵不断涌现,至《康熙钦定词谱》和《词林正韵》而臻于大成。“规矩”愈多,愈严,愈刚性,是不是就愈能促进词的创作,从而使之超越唐宋呢?理论上来说,未必;事实上来看,似乎也没有。

总结一下。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词的“黄金时代”,词人的创作,相对来说比较宽松、自由,没有“婆婆”。

明清以来,有人自封为“婆婆”,要管词人。有的词人服她(或她们)管,有的词人不服。

当今,绝大多数喜欢词,开始学习写词的人,都被告知,要“服从”某位或某几位“婆婆”的“管教”。现在我想告诉您:她或她们,无论从“血缘”上说,还是从“法理”上说,都不是您的“亲婆婆”。她或她们的“管教”,“管教”得对,合理,可以听;“管教”得不对,不合理,也可以不听。如果您非要认个“婆婆”不可,不认心里总不踏实,那么,还是认唐宋词,特别是唐宋词的经典作家、经典作品,认当年那些天真烂漫,活蹦乱跳,野得很,疯得很,活出了“自我”,活出了“青春”,活出了“人性”的“小媳妇儿”为“婆婆”吧,那才是您最该认的“亲婆婆”!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