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峨嵋派前掌门灭绝师太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评价不一,总体上倾向于反面。其原因基本上在于她有点“一根筋”,行事与名号挺配,真的有点“绝”。

我的体会有两点,写出来请朋友们批评。

灭绝师太形容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灭绝师太)(1)

01公私混淆

在万安寺传位给周芷若时,灭绝师太说了她的两大遗愿:

第一是逐走鞑子,光复汉家山河;

第二是峨嵋派武功领袖群伦,盖过少林、武当,成为中原武林中的第一门派。

从第一条来看,可以说,峨嵋派尽管大多是女子,掌门人也是由女子担任,在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上,却实在可说是不让于任何门派。

如果说第一条是超越门派的,则第二条则完全是门户利益追求了。

所以灭绝师太的峨嵋派的发展目标是“一公一私”,看起来倒也没什么的,但事实上却产生了一个问题:与明教的关系

灭绝师太形容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灭绝师太)(2)

从第一条来看,峨嵋派与明教是正相合拍的。因为根据书中有关明教的介绍,明教的教义是惩恶扬善,度化世人,因此如果皇帝昏庸,官员腐败,民不聊生,明教中人必定会起义造反。当时已是元末,元朝统治日薄西山,明教就是抗元最有声势的力量。

这么说来,峨嵋派理当与明教合力同心,“驱逐鞑虏,还我河山”才对,而事实上,峨嵋却是与明教势不两立,会同武林少林、武当、华山、昆仑、崆峒等五大门派围攻明教总坛所在光明顶,并且在该次战役中,灭绝师太表现得最绝最狠,虽则给了张无忌当上明教教主的机会,但他的小命却也差点丢掉。

为什么对明教这么狠?原因就在于峨嵋与明教有三个化不开的仇怨。

灭绝师太形容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灭绝师太)(3)

一是灭绝师太俗家的哥哥方评,死在明教四大法王之一“金毛狮王”谢逊的手中。谢逊当时杀人并非因为与方家有过节,而是为了逼师父成昆露面,但这个理由当然不可能让灭绝师太觉得谢逊杀人可以谅解。贵为峨嵋派掌门,这就是明教与峨嵋结下的深仇大恨。

二是灭绝师太的师兄孤鸿子与明教“光明左使”杨逍比武落败,镇派之宝倚天剑还被杨逍夺去并被嗤笑为“破铜烂铁”,结果受不了打击,未必回山就一病不起。倚天剑被当地官府献给了朝廷,灭绝师太武功大成之后才从朝廷手中夺回来。灭绝师太与孤鸿子之间是不是有情缘,书中没有明说,至少关系融洽。这事对峨嵋派来说,又是一件奇耻大辱,明教就有了两重罪恶。

三是又是这个光明左使杨逍,竟然引诱了灭绝师太苦心培养的接班人纪晓芙(杨逍说自己是“用强”,但具体情形恐较复杂,容以后再谈),旧疤上添新伤,明教简直叫她恨到了骨头里。

灭绝师太形容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灭绝师太)(4)

一公一私混合之下,她的主要活动倒变成了“反明教”。

凡是明教的,她都反;没有道理可讲,没有情感可讲,没有形势可讲。

所以她可以因为纪晓芙不愿去做对杨逍不利的事而掌毙爱徒,甚至连带着还想把当时只是个幼童的杨不悔杀掉。

所以就算她明知张无忌本人天性善良、热爱和平,只要他回护明教教众或身属明教,她就完全视之为绝对的敌人,在光明顶和万安寺,她自己杀不了张无忌,也都落实到周芷若身上。

结果呢,是公和私都没着落。

灭绝师太形容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灭绝师太)(5)

02感情用事

上面的“两大遗愿”,其实灭绝师太是有机会作为事业而去奋斗的,而不必留待周芷若去走歪路。

可惜她早早地放弃了,并且可以说,不是势所必然而放弃,而是感情用事而失去。

这主要就体现在万安寺一节。

张无忌会同杨逍、范遥设计解救囚禁于万安寺的六大六派高手,范遥出于取信于“玄冥二老”及一种恶作剧心态,说灭绝师太是他的情人,周芷若是他的私生女。结果灭绝师太听说是魔教前来解救,加之那“无耻谣言”,连“十香软筋散”的解药都不肯服,范遥骗她是毒药她倒爽爽快快服下去了;后来又抗拒接受张无忌相助,宁愿摔落伤重而死。

灭绝师太形容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灭绝师太)(6)

这当然也反映出灭绝师太决绝个性,毫不贪生怕死,确有一派掌门的风范;但同时,如果考虑到她身上背负的自郭襄祖师创派以来的精神,则灭绝师太未免目光短浅,只顾一时爽快,却忘了掌门人的职责。

与明教有怨没关系,现在毕竟是共抗朝廷,当然可以先谋从万安寺脱身,与明教的账他日再算,包括范遥的那个影响她清白名誉的谣言,包括张无忌这个“小淫贼”可能对周芷若造成的伤害。

但她偏偏把与元朝的对抗变成了与明教的对抗。

实在是因小失大啊!

灭绝师太形容什么样的人(怎样评价灭绝师太)(7)

综上观之,愚以为灭绝师太武功是高的,正义感是强的,但作为掌门的大局观实在是不足的。

不知道朋友们怎么看?欢迎讨论!

(网图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