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指孩子体温(肛温)高于38℃,或腋温 ≥ 37.5℃,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比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各种感染均可表为发热,临床上大概90%以上的发热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有些儿童会在接种疫苗后发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孩普通发热怎么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普通发热怎么办(孩子发热啦我该怎么办)

小孩普通发热怎么办

发热:是指孩子体温(肛温)高于38℃,或腋温 ≥ 37.5℃,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比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各种感染均可表为发热,临床上大概90%以上的发热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有些儿童会在接种疫苗后发热。

孩子出现发热后该怎么办?

不是孩子一旦出现发热,就必须马上就医的!

测量体温:腋窝、耳和前额温度较易测量,但准确性不如口温和直肠温。不过,孩子的一般情况比体温值更具说服力。

应就医的情况如下:

●<3月龄儿童的直肠温度≥38℃,即使看似正常也应就医。不要在无医嘱的情况下自行给<3月龄的婴儿用退热药。

●3-36月龄儿童的直肠温度≥38℃,且超过3日。如果孩子一般状况欠佳、易激惹、粘人或拒绝饮水,请立即就医。

●3-36月龄儿童的直肠温度≥38.9℃。

任何年龄儿童的发热出现以下情况时都应就医

●口腔、直肠、耳或前额温度≥40℃

●腋窝温度≥39.4℃

●发热引起抽搐

●反复发热(即使每次仅持续数小时)

●心脏病、癌症、狼疮或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患者发热时

●发热伴新发皮疹

孩子出现发热后,我们在家中该如何处理?

可以:让孩子多饮水。若其数小时不愿或不能饮水,请就医。让孩子尽量多休息,但不要强迫其睡觉或休息。体温恢复正常且保持24小时后,可返校或恢复常规活动。

一些父母会通过海绵擦浴来帮助患儿降温,但一般无必要。有的人认为用酒精擦拭患儿皮肤或将其加入盆浴水中可帮助降温,但这存在危险,不提倡使用。

如何治疗发热?

这取决于病因。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程过了体温就会恢复正常,但是有的需要:

●抗生素来消除感染,但这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例如,抗生素对感冒无效。

●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或布洛芬(商品名:美林)可帮助退热,但有时并不需要。例如,体温<38.9℃且其他方面健康、行为正常的>3月龄儿童不需要治疗。

●安乃近、退烧针、药物灌肠、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等,都不适用于孩子。

●无把握时应联系医护人员。

●绝对不可以给18岁以下的儿童用阿司匹林,因为可能引起危险的Reye综合征。

关于退热药物该说的事情

对于28天内的新生儿出现发热,不能自行使用退热药物,强烈建议到医院就诊,因为此阶段的新生儿发热常常提示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感染

对于对29-60日龄、一般状况好、查体未见局部感染的婴儿发热,需要完善验证指标的化验(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来评估婴儿是否存在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高危风险的婴儿建议到擅长诊治小婴儿的医院住院诊治。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婴儿,一般状态好、仅尿液检查异常外的婴儿,可口服抗生素并在门诊密切随访。前提是体温<38.6℃,炎症标志物正常。存在泌尿系感染的婴儿应住院治疗,并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以排查泌尿道异常。29-60日龄婴儿一般状态好、低危的发热,建议在门诊密切观察,无需给予抗生素治疗。低危特征包括:体温<38.6℃,非早产,无需要外科处理的情况,无免疫缺陷及遗传学异常。

对于3个月以上的婴儿及儿童,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予口服或者肛内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