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成火,吐息万象,一元复始旧疾愈;折扇一掩,面容三千,相由心生境随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快要消失的川剧国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快要消失的川剧国粹(舞动灵韵的艺术)

快要消失的川剧国粹

运气成火,吐息万象,一元复始旧疾愈;折扇一掩,面容三千,相由心生境随心。

—题记

以往提到川剧,我会想到头顶着凤冠子,手拿着纸扇子,信步而来;颤翎子,甩袖子,一顿一转半回头。仿佛举手投足,灵韵生动,提气于胸腔之中,神韵在眉眼之间。但我不懂戏曲,更不懂川剧,就觉得它美,有气质,觉得戏窝子里练功那都是艺术角儿的事,于我们而言陌生又遥远。

但我是极爱听四川人讲话的,调调里有平有转还绕口,有点唱戏的味儿。其实川剧的道白和唱腔采用的正是地道的成都话,很多经典的四川方言来自于川剧。 曾有“蜀戏冠天下”美名的川剧,流行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随着外来腔种的汇入,逐渐融合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为一体。我们知道戏曲表演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而每一种功法,又以不同类型的人物塑造为依据进一步划分。“辩八形,分四状”,说的就是对人物形态神色的划分,这并非着重于身体某个部分,而是全身性,综合性的艺术呈现。

川剧著名的剧目有«柳荫记»,«白蛇传»,«玉簪记»,«彩楼记»,«花田写扇»等,常见的戏法有变脸、吐火、藏刀、水袖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说的就是川剧剧目的丰富。 也正是因为川剧种类繁多,它对表演者的戏曲功底有极高的要求,考验的是演员声音,形体,表情的综合能力,差一点火候,就会使戏缺少质感,流于庸俗。著名川剧导演夏庭光说:“川剧曲牌很多,唱腔很复杂,不下苦功夫学不会,现在来学,我们还能教,等我们都走了,想学也没人教了”。

现如今,随着电视影剧等新兴传媒娱乐的涌入,川剧的发展明显力不从心。戏窝子在减少,踏实学技艺的人在减少,观众也在减少,经费不足,市场萎缩,川剧陷入又一恶性循环。当我再次以文化艺术的瑰宝来看待川剧,是从记录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华华潜心学习川剧的视频开始的。从红樱枪到帽翅功,从滚灯到矮子步,父子二人不论严冬酷暑,始终如一的训练。看着华华小小的身板,也不过约莫几岁的样子,练起戏来倒是有模有样,仿佛我们已经看到,终有一天,百炼成钢,华华带着川剧的传承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华华的爸爸说:“当孩子近距离接触国粹时,一张一弛,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刻入他的骨髓。”作为一位老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们都看在眼里。有人说,感觉自己第一次无比期待的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戏曲血液的流淌,一种文化艺术的接续,选择了川剧,就是担负起传承的重任。

都说川剧发展难,不如说川剧影响力小。川剧不是没有感染力,不是没有舞台,四川的大戏院子,像蜀风雅韵,芙蓉国粹,每年的旺季不知招揽多少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四川观看表演。但是它始终被定位在特殊地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域,缺乏宣传力和知名度。人们看川剧,是听说四川的变脸很好耍,来到了四川值得一看。那不来四川的呢?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来看川剧表演么?不把它放在大众普遍关注的视野里和大众结合,大众永远不会发掘川剧的色彩。

往前追溯,19年的«中国有川剧»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和纪录片«记住乡愁»,20年的第二届川剧文化艺术节,都为川剧的发展注入能量,但是川剧依然在大众的视野里模糊。这说明川剧不能只靠自身的影响力发展。随着网络自媒体日趋成熟,大众视角走向世界各地,应该鼓励更多的人接触川剧,为我们呈现川剧的面貌,告诉我们,川剧是讲中国文化的,每个动作都是经过千锤万打练就的,他们怎么融合,怎么表现。懂川剧的来讲,不懂的来学,才能促进川剧的革新。

前段时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的反响,又拉动了«我在故宫六百年»的热潮,这是一部记录紫禁城修筑展的影片,为什么国粹川剧没有这类影片的呈现呢?关于川剧大大小小的展览不胜枚举,也应该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去拍摄,去记录,去跟进。每一个人的随手一记,可能就在记录生活的同时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川剧,川剧不是只有变脸的,也不是只有戏法。开放更多的交流平台,更多川剧教学和川剧服饰的参观,举办川剧历史文化展苑,是川剧多元化发展的方式。

除了网络的传播,川剧的演出也同样需要创新。现在很多人不爱看川剧这一类的戏曲,无非是其他的方式带给人们的享受度更高,戏曲的“慢”让更多人感觉无所适从。也许让川剧大规模整改是很难的,作为一种传统精深艺术,和现代艺术结合需要缓冲,否则很容易流失戏曲特色。但我们可以用更多的形式使川剧更加亲切有实感。

我在去年冬天去三亚旅游的时候,看了大型歌舞«三亚千古情»,它通过表演呈现了三亚万年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让我震撼的是整场的舞台设计感和突破传统空间的移动变换,它的全方位,宽荧幕,多层次,立体感,使舞台的背影更像是一幅变幻的画,和人物巧妙融合,栩栩如生。我们不一定要改变戏曲的唱法和程式,但也许我们可以改变戏曲舞台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它本身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结构故事,通过环境的衬托使戏曲更加生动有趣活脱。我记得有一个很吸引我的点是登场上来,黑幕起,演员是从两边顺绳“滑”出来的,在不同节目中,演员也位于我们的不同方位,让我们感觉,演员在我们之中 ,戏在我们心中。其实戏曲本身是动的,他们的动作,神情,我们很多时候坐在台上看不分明,只知道他们在唱,使枪,挥鞭,摇扇。当他们和我们短暂的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们才能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川剧需要程式的变革。 说川剧传承难,那是川剧后辈少。说川剧要从娃娃抓起,娃娃说,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学文化课去学戏剧,更多的家庭觉得实用性差,前途不稳。只怕摸爬滚打一辈子,窝着一肚子技术,却养不起自己。现在孩童的兴趣培养中,钢琴、舞蹈、绘画、声乐屡见不鲜。为什么独独戏曲无人问津?因为这条路窄,难走。未来选择少。学声乐、学文体,出来可以做老师,有稳定的收入,学戏呢?学生招不到,学戏曲的少,自然教戏曲的就少,反复下来,懂戏曲的越来越少。再者,戏曲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选择了戏曲,就要钻研,一门心思走到底。“每一个戏曲演员都想站到舞台中间去,当主角”。这其中的苦是真的苦。

过去三十年,很多民营剧团构成中国川剧的中流砥柱,戏台子搭起来,就热火朝天侬景,鼓声催人急,大家走街串巷,直奔戏团,热情十足。感受川剧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独特魅力。那时候学戏是一件光荣的事儿,自豪的事儿。其实现在在大剧院之外,也有很多民营小剧团里的老演员。他们从事川剧表演几十余年,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底,只是随着市场的萧条,川剧的沉默,戏曲演员的转型,他们逐渐退出了舞台的中心。现在的川剧,更多的是在梨园子里演出的节目,作为川剧表演的中心拉动旅游业的发展,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旅游演出行业中剧场演出规模上升较快。但也正是大量演出的产出,为迎合观众趣味,抓取观众眼球,川剧表演渐渐只依靠变脸,喷火等技法来提升知名度。反而川剧精彩绝伦的声腔和优美的身段不为人知。这是川剧长远发展以及引起大众持续关注的局限性。

像三花川,金元等民营小剧团,他们依旧在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川剧表演,虽然听他们唱戏的大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收入甚微,但他们依旧没有选择放弃川剧,这是一种眷恋,一种念想,一种信仰。丢掉,是万万接受不了的。所以川剧的传承,要想有人来学,先要使川剧更有魅力,把更多优美的样式呈现出来,才会有人来看,有人重视。从政策上应该鼓励更多的民营剧团集结起来,发展壮大,凝结川剧的精髓,在不同地域进行川剧表演。

我在去大连旅游的时候,有一条俄罗斯风情街我印象很深刻,它本是一条百年历史街道,但现代化元素的冲击使这里成为对俄罗斯物件、用品、吃食的售卖场。但更多的人会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来到这里。川剧同样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如果我们川剧的发展可以让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看到四川正统地道的川剧,也能穿上川剧的服饰,体验学习川剧的乐趣,就能使中国的川剧从根本上破除局限性,地域性,跨江南北,熠熠生辉。

另一方面,还应普及川剧知识的教学,人们只有懂戏,才更愿意看戏,赏戏。让川剧进入学生的课外培养,兴趣课堂,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川剧。在四川,疫情期间,市文化艺术中心就采取“川剧云课堂”线上教学形式进行艺术普及,讲述折扇,水袖,把子等,加强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基础认知。我在看“知到”的时候,也发现其中有专家讲解的川剧课堂—川剧艺术鉴赏,涵盖了川剧的声腔,角色,化妆,特技,文史渊源和美学艺术等,配以生动的图解和视频,细致全面。这些课程应该更多的让人学习了解。

相比较知到这种面向青少年开设的课程,“学习强国”上关于戏曲的知识就很少,只有像“中唱之声”这样的门类里才有一些戏曲的音频,视频,而大多是表演的呈现,缺少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安排一些讲习戏曲的课程,定期推荐,时常更新,这种相对轻松愉悦的方式会使更多人了解川剧,学习川剧。

川剧要谋求自身的发展,内容形式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我们应该学习前辈们对川剧的热忱和认真,不忘初心,传承艺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川剧吐火,如吐息万象,又是新桃换旧符;川剧变脸,形变幻万千,终是柳暗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