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 雷远东

一组官方数据,足以能够说明新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今年1至8月,全省先进材料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7.9%,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850亿元,利润总额140亿元。

新材料是什么?

普通的钢加了镍,变成了不锈钢。徐坚博士说,这就是新材料的应用之一。

我们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却要十年磨一剑。刘孝波博士说,他认为今天的材料有点被动,是因为技术发展了,材料没有了。

9月25日,一群最强大脑来到成都市青白江区,参加成都市第三届先进材料产业创新成果交易会暨新经济赋能产业升级推介会。在舞台上,他们激情演讲,纵论新材料新经济新机遇新挑战……

徐坚: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要求就是要有材料

最强大脑是如何练就的(听听最强大脑们的最新说法)(1)

徐坚博士演讲

徐坚博士的头衔很长:成都市人民政府顾问团成员、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原副理事长、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成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院长。

面对新材料,他自然有话要说。

演讲中,他用生活给台下的观众举例:人类生活过程就是一个材料的过程,大家想象一下,没有材料的话,我们今天都光着身子,没有材料的话,我们人类本身不会存在,因为我们人类也是生物材料组成的。

什么是新材料?

他自问又自答:新材料就是指通过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使传统材料性能有显著提高或者新功能,或是设计开发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比如普通的钢加了镍就变成了不锈钢。

他认为,现在是整个技术提升过程,对所有产业和企业来说,是给了一次再挑战的机会,不适应者必被淘汰。

“目前是5G,特高压、轨道交通、新能源、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龙头的发展过程。”他提醒大家,别忘了,所有这些东西都围绕材料,没有材料,任何创新都免谈。

演讲中,他将新材料重要性的高度上升到了中国制造2025。他说,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要求就是有材料,没有材料就没有一切。

刘孝波:新材料研发太慢追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最强大脑是如何练就的(听听最强大脑们的最新说法)(2)

刘孝波博士演讲

幽默的刘孝波是个科研奇才,他是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因为得过很多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嘲为“二流学者”。

刘孝波认为,新材料涉及民生的领域就有很多。比如,是化肥和农药消除了世界上的饥饿,是高分子材料让世界更美好,让人类的生活品质提高了。

当着众人的面,刘孝波痛批学术吹牛现象,他认为学术吹牛会误导高层领导的决策。他痛心疾首地说,如果20多年前我们汉芯一号真正创造了中国芯的话,华为也不至于在今天被人卡脖子。

面对科研和学术,刘孝波崇尚实事求是,而不是吹毛求疵。他说,今天搞材料的人,真正是十年磨一剑,原创一个新材料,需要八至十五年。但是,我们的科学技术跑得更快。他感叹,“如果我们产生了一个新材料再产生一代技术,我们的技术就落后了。”他认为今天的材料有点被动,被动在哪里,是技术发展了,材料没有了。在他看来,华为就是典型的技术超前,但我们的材料落后的案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