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直以来,丧尸题材的影视作品似乎是欧美影视的“专利”,欧美的《生化危机》《行尸走肉》等许多丧尸片,都给我们带来了紧张惊悚、惊险刺激的观影体验。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1)

电影《釜山行》海报

而2016年,韩国丧尸题材灾难电影《釜山行》席卷了亚洲电影票房市场,虽然是小众题材的丧尸影片, 但在票房和口碑上却大获成功。

影片在形式上抛开了西方“以宗教为土壤”的丧尸文化,针对不同人物的心理特点,强调灾难下折射出的人性反思和浪漫主义温情,在推广上也借鉴了美国商业片的宣传模式和渠道。这部电影虽然有着欧美丧尸片相同的套路,但却少了好莱坞式的英雄大义,多了对人性的审视和批判。

影片由延相昊执导,孔刘、郑裕美、金秀安、金义城、马东锡、崔宇植等主演的灾难片。实际上,《釜山行》是导演延尚昊的第一部真人实拍电影,多年以来延尚昊是以动画导演的身份活跃于韩国影视行业。而《釜山行》的拍摄纯属“无心插柳”的结果,当时延尚昊正着手筹划动画长片《首尔站》的制作,在制片商看了动画试片后,建议延尚昊以这个故事拍摄真人影片,于是延尚昊索性双管齐下,将《首尔站》和《釜山行》作为姊妹篇一起制作,并于2016年先后上映。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2)

电影《釜山行》剧照

影片讲述了单亲爸爸石宇(孔刘 饰)与女儿秀安(金秀安 饰)乘坐KTX高速列车往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列车于倾刻间陷入灾难的故事。

作为丧尸题材的影片,《釜山行》在密闭的空间下虽然也免不了刻画出灾难压迫、人心丑陋等元素,但最终还是歌咏人性的光辉,当然也少不了韩国电影所特有的社会批判内容。

壹·密闭空间:营造节奏感与紧张度

电影作为具有叙事功能的艺术, 一切构成电影的各元素要首先考虑如何为叙事功能的需要服务。因此, 场景空间必须选择最符合故事情节发生的地方。导演延相昊将末日丧尸故事封闭在一辆急行的列车之上, 给丧尸病毒的爆发提供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 加强了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3)

电影《釜山行》剧照

列车是在大社会空间下相对独立的狭小空间。此类空间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在客观上把这个空间中的人们强行捆绑在了一起, 同时, 狭小的活动空间也在客观上强制约束了人们的行动范围。

影片在场景空间的选择上, 绝大多数的空间都在列车上进行, 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 所有人的命运就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位女乘务员突然被感染者袭击走进11号车厢中, 因而列车关闭车门, 随着列车的启动即故事情节从此展开。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4)

电影《釜山行》海报

影片将场景浓缩在列车空间内,以此营造出了封闭空间中无路可逃的绝望感。小的环境塑造的故事是饱满的,人物是集中的,不论从一开始小女孩秀安透过列车车窗看见丧尸,还是到结尾身怀六甲的盛京带着秀安从隧道走出来,这些故事都是在列车上发生,观众的视觉从一开始就没偏向其他位置,一列快车抓住了观者的关注点,营造出了紧张、压抑和焦虑的情绪。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5)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 作为电影的叙事场景的车厢布局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这种布局的转变, 对情节点的设置和冲突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样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狭小空间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压抑, 尤其是在急速行驶的列车上, 每位旅客都有自己的目的地, 尽快达到目的地是他们内心的愿望, 所以旅客的心情相对来说是比较焦躁的、不安的。列车所提供的井井有条的秩序和温馨的乘车环境, 可以暂时舒缓乘客这种内心的焦急, 可是, 一旦产生冲突, 这种情绪会立刻迸发出来, 转移到另一种事或物上。在影片中, 当每一位旅客意识到自己有生命危险的时候, 矛盾爆发了,大部分乘客在极短时间内被感染, 最终只有秀安、石宇、盛京、金常务、尚华等人暂时幸免, 没有被感染。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6)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幸存者在面对关乎自己生命的利益面前冲突更加激烈, 矛盾更加集中。一方面, 当石宇等人救回亲人返回所谓相对安全的车厢时, 金常务连同其他人将他们拒之千里, 因为金常务不确定石宇等人是否被感染。另一方面, 令幸存者中失去姐姐的老人看到令人心寒的一幕, 在绝望中, 为僵尸打开了车门。这个时候, 影片的叙事节奏也在加快。

贰·人物塑造:呈现出“去英雄化”倾向

在欧美灾难电影中, “英雄”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他”扮演着拯救周围乃至世界生命的角色, 这个“英雄”通常不仅有着对抗灾难的能力, 更有着对普通生命的热爱和同情。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7)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釜山行》最成功的地方便是在于角色塑造,导演延尚昊是一名动画导演,他所创作的动画长片皆以惊悚的想象力和黑暗画风来反映其导演意识,而这部影片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当然,影片中也不乏英雄人物的存在。

《釜山行》中设置的英雄人物们,并没有超级能力,也没有精装武器,然而在危机时刻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高光时刻,在贪生自保和舍身救人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8)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主要有三个:石宇、尚华和荣国。他们面对的外部冲突是以感染丧尸病毒的人们为主, 内部冲突以自私、阴暗的金常务及受其鼓动的其他人为主。在内、外部冲突的双重夹击下, “英雄”们突破重重困难, 完成拯救他人的任务。

当然,影片的人物塑造时也体现出了“去英雄化”的倾向。如,尚华的简单粗暴, 荣国的优柔寡断, 尤其石宇这个角色表现最为突出:他由一个将孕妇关在门外、教育女儿自私自利的人, 逐渐转变为为他人奉献自我的伟大父亲, 与尚华、荣国一起肉搏丧尸拯救女儿及其他人的历程, 代表着他从自私到完全觉醒的过程。另外,石宇是这场灾难的间接引发者, 这样的设定给这个“英雄”人物又增添了一重复杂性, 拯救他人的过程也成了他自我拯救的过程。

《釜山行》中所刻画的并不是战无不胜、坚不可摧的孤胆英雄,而是小人物的集体协作,有着缺点的英雄们对家庭的执着守护和对亲人的至深感情。这些“不完美”的英雄与现实中的人物有一定贴和度, 使观众容易产生代入感。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9)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影片中,石宇起初比较自私冷酷, 孕妇的丈夫尚华一开始对从事证券行业的石宇怀有偏见, 而棒球男孩荣国暗恋珍熙却不肯承认。在灾难面前, 这些没有超常技能甚至没有武器的平凡人, 抵抗住了内心的恐惧, 在贪生怕死和舍身救人之间选择了自我牺牲。影片将反面人物金常务设置成汽车公司的高层, 而不是普通人, 也表现出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背景下创作者对无德商人的讽刺和批判。

此外,影片并没有枪械大战等各种血腥场面, 取而代之的是与丧尸展开近身搏斗, 这一设定一方面与韩国普通民众不持枪械的社会现实相吻合, 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叁·象征隐喻:人性拷问与社会批判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人性面前,人们总是渺小的存在。”

导演延尚昊善于剖析人性,审视人性,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人性的阴暗面还是光明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釜山行》并不是一部单纯讲述丧尸故事的恐怖惊悚片,而是在丧尸灾难电影的外壳下, 蛰藏了韩国电影中的哲学母题:社会及人性的批判。

著名的编剧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写道:“人物性格真相,在人处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的时候才得以揭露。压力越大,揭示越深,选择性越能够真实的体现出人物本性。”

韩国电影“注重社会底层的人性关怀”的叙事特点,在影片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现代化进程中,韩国社会的对立问题逐渐凸显,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都在不断的调和。而导演更是将这一问题映射在影片叙事中,以底层人物为核心和线索,来抒发对于底层人物的人本关爱。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10)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故事的中心人物,可能是流浪者、底层民工、某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然而,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全力来扭转整个局势和剧情的发展。

在《釜山行》中设置的底层人物是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也正是这样一个不被人认可,手脚不灵活的“乞丐”大叔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丧尸,使得秀安和成景才得以侥幸逃脱。

和主角石宇,汽车商人所不同的是,这一位乞丐毫无社会地位,人微言轻。然而,他却没有因为世人的恶意而心怀怨恨,能够在最危急的关头,发挥出自己的高光时刻,用爱和真诚去温暖对方,对于世界的善意同样让人感动。

除了血肉横飞,影片《釜山行》呈现的更是赤裸裸的人性,并且对于社会顶端人士损人利己、草菅人命的作为提出嘲讽与批判。影片中,集团董事的角色可以是现实社会中的资本家、政治家乃至企业高层,他们总是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爬到高处还会拉起栅栏,并且擅于分化、煽动群众,最后害得大家一起死。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11)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而在危难的当下,韩国政府却粉饰太平,把灾难归咎为示威暴动。如影片中,当被感染的丧尸对人类大举进攻之时,列车上新闻中的韩国政府人士为了维护人心安稳,公然谎报国民安全。而当列车到达官方声称的“安全且有军人把守”的大田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影片结尾也意味深长, 盛京带着秀安穿过隧道, 隧道尽头的军方人员在无法确认对方是否是丧尸的情况下, 接到的上级指令是消灭。导演通过这样的结尾设置, 批判了韩国政府及军队对于生命的漠视。

比起通过影像展现出的政府,列车上的人们为求生存的反应则让观众们不得不发出“人比丧尸更可怕”的感叹。

写在最后

影片尾声是从自我主义渐变为英雄的石宇作为父亲与孩子秀安的告别。被感染后的石宇利用理智的时间安顿好了圣京和女儿, 将要离开。秀安哭着喊着爸爸不要走, 石宇忍痛扒开女儿的小手, 闭门决绝而去。慢镜头和舒缓的配乐中石宇伤心痛哭、不忍离去;闪回画面中出现了他生命里最美好的画面——新生命降临时的欢喜与幸福。最终, 石宇含笑跳车自尽, 镜头呈现的是他坠落时的侧影, 没有血腥, 唯美而感人。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12)

电影《釜山行》影片画面

而盛京带着秀安在幽暗的隧道里步履蹒跚地走向光明的洞口, 秀安唱起了那首表现韩国文化中的温婉与信念亦暗合影片温情与爱的救赎主题的歌曲,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纯净的歌声震动了狙击手内心最温柔敏感之地, 在本要击毙妇幼时, 在将要扣动扳机的那一刻, 松开了手指, 命令救援。

影片最后的画面定格在秀安泪汪汪的脸庞上, 有对无情的控诉、对造成这一切的人性的拷问, 引发社会各界与每个成人的反思, 同时, 流露出灾难过去、光明必来的希望与信念。

釜山行电影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釜山行:封闭空间下的英雄塑造与象征隐喻)(13)

电影《釜山行》剧照

作为一部惊悚片,《釜山行》可谓别出心裁的展现了人性的博弈,正义战胜邪恶,恶终将会得到惩戒,人之初,本心是善是恶,也可得以中庸。

而在灾难到来之际,人性的真善美,面对灾难时迸发出的强大能量,在电影中都展现地淋漓尽致,这也使得整部电影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 END ----------------

文/星壹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您对本文喜欢,欢迎关注@星壹娱乐。星壹会持续输出高质量、原创文章,解读娱乐领域最新的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