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县域曾被一代君王命名为“江山”,沿用至今。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黄巢起义遗址仙霞关,文化飞地廿八都,江南毛氏发祥地清漾,钱江源头之一江山港……一处处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江山大地上,熠熠生辉。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江山人生生不息,他们实干拼搏、开拓进取,为了梦想而奋斗着。“崇学” 是江山人的优秀传统,“务实”是江山人的行事作风,“包容”是江山人的胸襟胆略,“创新”是江山人的时代追求。

在2019江山人发展大会召开之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衢州分社、江山市委统战部和江山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神奇的江山” 、“追梦江山人”系列报道,讲述江山的自然风情和江山人的创业创新故事。

每当与外地小伙伴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时,总有一种底气,因为“江山” 这个名字好记又霸气。那么你真的知道,江山 ,这个霸气的地名是怎么来的?

名片:

古代江山由来 神奇的江山①(1)

■ 人物:江山(县)市

■ 出生: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至今

■ 原名:须江县

■ 曾用名:礼贤县

---唐武德四年(621)

分信安县地置须江县,为江山建县之始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

改须江县为江山县

---南宋咸淳三年(1267)

江山县改名为礼贤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

复名江山县

1987年撤销江山县设立江山市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清楚地知道,江山县的“前世”是须江县,在五代十国时期被改成“江山”。但是在古代,一个县域竟然敢叫“江山”,这个县令不怕犯了boss的忌讳被砍头吗?

小编先来给大家讲一讲今天的重点,“江山”的由来。小伙伴们准备好瓜子和板凳吧,涨姿势时候到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大唐”集团倒闭了,手头上稍微有点资本的,都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古代江山由来 神奇的江山①(2)

吴越国的“董事长兼CEO”的钱镠(liú)也算其中一个大集团吧。说到钱镠(liú)这就要提到他的一个称号了--不改名字不舒服斯基·钱镠!

来看看他改过的名字↓↓↓

因与淮南杨氏交恶,以“淮寇未平,耻闻逆姓”为由

改浦阳为浦江,

改东阳为东场,

改富阳为富春,

改暨阳为诸暨,

改松阳为长松。

因有白乌栖于瑞安县的集云山,觉得是好兆头

遂改安固为瑞安。

因避梁太祖父朱诚之讳

改乐成为乐清,改长城为长兴。

避梁朱茂琳讳

改鄮县为鄞县。

因治理盂溪水患

改乐安为永安,仰祈永保平安,即今浙江仙居县。

另又改唐兴为天台。

是不是感觉好多熟悉的地名竟然都出自钱镠童鞋的手笔。

古代江山由来 神奇的江山①(3)

那他又因为什么要将须江县改成江山县呢?民间有两种说法:

1、给须江县改名的那年,[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钱镠董事长已经垂垂老矣(80岁高龄),那个时候的他又非常迷信,觉得“须江”方言音与“输江”相同,觉得不吉利,让人联想到“输了江山”,就下旨改须江为江山。同年,钱镠还以“丘”与“墓”近义不吉,遂改龙丘为龙游。

2、说吴越国的董事长钱镠“高瞻远瞩”,深知“江山”是公司的重大项目,保住了“江山”就保住了江山啊(须江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军事意义非凡,绝不可失,可以说“得须江县就如得江山”,“保住须江就保住江山社稷”。下旨改“须江县”为“江山县”,意在提醒继任者永远不可丧失“江山”这一要地)。

相对于民间的传说,官方史书上《江山地名志》说道:“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吴越王钱镠以县南有江郎山,改名江山县,此为今县名由来”。

清代《读史方舆纪要》:“江郎山,县南五十里,山高六百寻,一名金纯山,一名须郎山。有三峰皆耸秀,俗呼江郎三爿石……钱氏以此山名县”。

古代江山由来 神奇的江山①(4)

| 祝旖波 摄

看到这里,小伙伴可能就有疑问了,钱氏既以江郎山改县名,但为何钱氏不改为江郎县,或为须郎县,却改为江山县呢?

其实“江郎山”早前的名字就叫“江山”。《隋书•志•卷二十六》记载,“信安有江山、悲思岭。有定阳溪。” 这是能找到最早有“江山”地名的记载。 信安,西晋太康元年(280)由新安县改名而来,包括今衢州市范围,隋朝江山还未设县,属信安县;定阳溪、悲思岭,查阅《弘治衢州府志》,定阳溪即现乌溪江的古名,而悲思岭就在乌溪江的上游,现相思源附近。

古代江山由来 神奇的江山①(5)

《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记载,“江山,古山名。”《隋书•地理志》记载,东阳郡信安县有“ 江山”,即现今江山市江郎山。

这正是钱镠以江郎山改江山县名的原因吧,江山由山名而成了县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江山由来之“前世”篇

那么“须江县”又是怎么来的呢?

江山唐武德四年设县时称须江,至于原因,古代地理志书和衢州府志、江山县市志记载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武德四年置衢州,分信安县南境置须江县,八年并废。永昌元年秋复置,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的《旧唐书》记载,“武德四年,分信安置,城南有须江。[集释]《校勘记》云:《元和志》卷二六: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宋代《太平环宇志》记载,“本信安县之南境,唐武德四年分信安县置须江县,因南有须江为名。”

清代《康熙衢州府志》(修于1711年)记载,“江山县,唐以城南须江名须江县,《旧唐书•地理志》。”

1990年版《江山市志》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县地置须江县,以城南有须江得名。”

说法二、以县南有江郎山,北有须女泉,故名。

明代《弘治衢州府志》(修于1503年,目前衢州保存最早的府志)记载,“按旧志,隋汉以前属信安县。唐武德四年,以信安为衢州,始析州之南境置须江县。以县南有江郎山,北有须女泉,故名。”

《嘉靖衢州府志》(修于1564年)、《天启衢州府志》(修于1623年)、《天启江山县志》记载与《弘治衢州府志》基本一致。

从县名的来历看,说法一以溪命名。说法二以名山名泉命名。关于须江县名来源的两种说法,笔者认为以溪命名更合理,其理由有四个方面。

一是记载以溪命名的史料时间早,最接近江山设县时间。

唐武德四年(621)江山设县,记载以溪命名的史料《元和郡县图志》由李吉甫撰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而记载名山名泉命名的史料最早的是明代《弘治衢州府志》,成书时间为弘治十六年(1503)。

古代江山由来 神奇的江山①(6)

| 明代弘治衢州府志

二是记载以溪命名的史料更具权威性。

《元和郡县图志》是汉民族现存最早的古代总地志,是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旧唐书》为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史料来源比较丰富,其史料来自实录和唐人所修国史。

《太平寰宇记》为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乐史撰,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

古代江山由来 神奇的江山①(7)

| 元和郡县图志

上述史书均为国家级权威地理志书。

而记载名山名泉命名的史料全部出自部份衢州府志和江山县志,地方志书的编写,常由于史料查找困难,不方便考证,志书多采用照录的方式进行记载,常出现前人错了,后人就跟着错的情况。

三是地方志书也曾对以名山名泉命名的说法提出质疑。

江山纂修县志的时间始于明代,至今,凡14次。明正统、正德十五年、嘉靖二十三年、天启三年均修过县志,除《天启江山县志》外,其余刊本已佚,仅有书目著录。

清代康熙、乾隆、同治年间修过5次,均有存本。从现存志书来看,对于须江县名的来历说法不一。最早的明代衢州府志及江山县志均记载为以江郎山和须女泉而得名。

而编修于1711年的《康熙衢州府志》、1776年的《乾隆江山县志》、1990及2013年版的《江山市志》均认为须江县以溪而得名。

《乾隆江山县志》就对此作过考证,其《沿革志》记载:“须江,武德四年分信安置,以城南有须江。”其《星野志》记载:“据《隋书地理志》,金华为婺州,以天文婺女而名。而唐之衢州又以婺州析置,因之置须江县,此须女之说所昉也。康熙辛丑朱志邑人余锡直谓,泉名须女,适当女宿之度,则凿矣。”又对须女泉作如下记载:“《朱志》,县北三里,发源西山之麓,深不及丈,……逆流溉田数百亩余,唐因之名县曰须江。案:县以鹿溪水名须江,而名不因泉。”

四是古县名以名山名水取名较为常见,但以山名与泉名结合的方式命名的比较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