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我在单位值班。办公楼里静悄悄地,但互联网的世界到处是铺天盖地的新年祝福。
在这一片喧嚣中,我的眼前闪现着广华姐的殷殷笑脸。那是在12月30日我们的迎新年联谊会压轴节目大合唱结束之后,她对我:“看,这又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了,多难忘!”我也笑着使劲点点头。
一切都是机缘,刚好今天轮到我可以安静地坐在办公室发呆。好吧,现在就开始写写我们的声乐班吧。这就是《我们喜欢你》的发端。
怎样写呢?从哪里开始写呢?又写什么呢?写东西往往是这样,思索的时候千头万绪。当你告诉自己:“就此打住!”坐下来开始写的时候,心就定下来,所有的思绪都归拢作一股细流在笔间流淌,反而不再纠结。
写到一大半,已经中午1点多了,心想缓口气吧,慢慢写。于是打开手机,家里的微信群热热闹闹,满是催促声:“快来,家里人都到齐了。”
该走了,我联系好顶岗的同事。一家人匆匆驱车赶去大姐家。兄弟姊妹聚在一起,分外亲热。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家常。
原本我该下午3点半赶回单位,但是一边盯着挂钟一边说着话不想走,心里想着不打电话催就多赖一会儿吧。一直到5点,不能不走了。我们告别出来,其余的人还在大姐家。
回到单位,换上值班服,接着写稿子吧。可是心情却与先前大不一样。匆匆离开大姐家,心中有些郁闷。想着大哥大嫂春节不在,也是多少年从未有过的,大哥大嫂是一家人的主心骨。一丝伤感在心头萦绕。
我定定神继续动笔。终于快到结尾了,社区工作即将结束,即将离开周围这群在一年中帮我助我可敬可爱的人们,心中的不舍和留恋在翻涌。
停停吧,待会儿。我又打开手机,翻到了同学群,不经意间看到了德峰的留言:“天山六载半,一生西域情;三山两盆景,烙印记心中。风土人情缘,泪在喉中哽;春夏秋冬季,四时与君行。。。。。”德峰要走了,德峰在与同学们告别!
同学们都在询问、告别和祝福。德峰是我们班的才子,我们班所有的扛鼎之作都由他来执笔。他幽默诙谐,有他在的地方,到处是欢声笑语。看他表面上像个开心果,其实是个重情重义,胸中有乾坤的人。
但德峰的家在上海,来疆工作这么久,也尝尽了亲人分离之苦。回去,是早晚的事。回去,与家人团聚,事业上也有了更高的起点,当然是人生的圆满,是该好好庆贺的。
前几日,同学们还在热热乎乎地张罗着要一起吃“居里羊”。因他探家说等他回来再吃。不想今天就看到了他告别的通告。
在这岁末的最后一天,确实有些猝不及防。此一别,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再相聚就难了。同学们一误再约的塔城山花节,德峰恐怕要再误了。
我默然。关上手机,继续写。这是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暖阳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刺破厚厚地云层。天色混混沌沌。
写完搁笔,夜幕已沉沉落下。开始配插图,本想找新平要我们班“背摔”的图片,又担心搅扰,毕竟马上就是新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团圆吧。
还是先在网上找找,不想,图片却找到了不少。看来“背摔”这个体现信任的拓展项目非常经典。然后开始修合唱的图片。一切笃定,就剩预览审核了。
和我一同值班的社区同事轻轻叩门来看我。我们又聊起她一对双胞胎儿女的家庭教育。这是我们曾经反复探讨过又一直让她忧心不已的问题。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怎么说,孩子们的状态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中也祝愿孩子们更加进步吧。
同事离去,我复又开始看稿件。窗外已经响起起“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新年的钟声迫近了。我要赶紧结束手头的事情。匆匆一览,群发了事。
打开手机,个个微信群红包抢成一片,我仿佛错过了5万亿。抢不上,我就给他们发吧。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模样,喜悦开始在心头荡漾。
迈进新年,我收到王燕老师的微信留言:“谢谢你,这是我2017年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王燕老师看到了《我们喜欢你》。
鲍姐姐也在文章后留言说:“一生中,我们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生活对我们的宠幸。我们只有感恩,感谢!”
我告诉女儿再读这篇文章时发现的瑕疵,可惜已无法更改了,心中遗憾。女儿爽快地安慰我:“妈妈,瑕不掩瑜。”
今天,大哥大嫂也平安抵达海南了。人生自古伤离别,还好,在这个新年伊始、喜气洋洋的时候,一切都被冲淡了。一切的告别都是暂时的。人生何处不相逢呢?
崭新的时光预示着一切美好的开始。我盼望着在花团锦簇的时候,与这暂时告别的一切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