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音之交

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路过,就在那听,没想到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非常惊讶钟子期懂得自己的内心,于是把他引为知己,经常谈琴给钟子期。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所以高山流水一般都比喻是知己或者知音。

八拜之交的8个故事(人们常说八拜之交)(1)

2. 刎颈之交

廉颇和蔺相如在赵国为官,一文一武辅佐赵王,后来蔺相如完璧归赵,齐王封他为上卿,官职高于廉颇,廉颇非常不服气,要找蔺相如麻烦,蔺相如为避免内斗,处处忍让,躲避廉颇,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用意后,非常惭愧,背着藤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成了刎颈之交,将相和睦,保齐国平安。

八拜之交的8个故事(人们常说八拜之交)(2)

3. 胶漆之交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

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雷义回乡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因此遍乡里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持节督察诸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

世人赞道: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4. 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 山阳郡 金乡县 (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别名汜。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 张劭 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八拜之交的8个故事(人们常说八拜之交)(3)

5. 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来自于“ 羊左 ”的典故。说的是 西汉 时有 左伯桃 与 羊角哀 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汉代分封的诸侯国),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八拜之交的8个故事(人们常说八拜之交)(4)

6.生死之交

三兄弟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结拜时,关羽说:从今往后,关某之命既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既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张飞:俺也一样,成为千古佳话。羽死后,刘备和张飞也因为关羽报仇而死。

八拜之交的8个故事(人们常说八拜之交)(5)

7.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 管仲 和 鲍叔牙 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 列子 · 力命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八拜之交的8个故事(人们常说八拜之交)(6)

8. 忘年之交

祢衡和孔融结交为好友时时候,祢衡未满二十岁,孔融已五十岁了。正是因为孔融看重祢衡的人才,所以愿意为忘年之交。后来“忘年之交”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指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