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1)

━━━━━

也许,我们距离和夏利说再见的时刻已经不远

━━━━━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2)

“吃得苦中苦,才能开路虎;少壮不努力,长大开夏利。”一句网络流行语,点出了在今天国人的心目中,夏利车廉价低端的品牌形象。

我们开心地调侃着夏利,在购买国产品牌时也会不假思索地绕开它,但我们似乎都已忘记,曾经拥有一辆夏利轿车所能带来的荣耀。面对夏利惨淡的销售业绩,我们距离和它说再见的时刻,恐怕已经不远了。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3)

中国人的第一辆私家车

夏利,可以说是向中国人开启私家车大门的品牌。

在我的家乡,上世纪末的华北小城,对很多积累了第一笔财富,但面对桑塔纳、富康等合资车又感到囊中羞涩的家庭,购买一辆夏利车成为了首要选择。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4)

春节的时候,各种商场门前都会举办形形色色的抽奖活动,在层层叠叠的围观人群里,慷慨激昂的主持人身后,一块脏脏的廉价红毯上,通常会停放着一辆崭新的夏利车,后视镜、门把手和轮毂上系着红布条,吸引无数艳羡的目光。

我妈常常在我爸面前幻想:如果家里能有一台夏利,那该有多好。但事实上,不要说买,即使是经常乘坐夏利,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奢侈。曾经,夏利在中国几乎是出租车的代名词,对于工薪阶层,打车是万不得已的选择。那时,从北方到南方,夏利横扫出租车和私家车市场,连续18年位列国内经济型轿车销量第一。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5)

尽管今天看来,老夏利的乘坐体验完全谈不上舒适——车门密封性差,冬天从门缝中吹进的冷风让人禁不住裹紧衣服,摇上摇下的车窗让日后第一次见到自动升降车窗的我感到无比惊讶。

开久了的夏利出租车,里面的乘客、计价器和司机的茶杯,会随着发动机以及整个车身不住地抖动,薄薄的外壳在撞击下能够轻易地凹下去,只要打开空调,夏利就会气喘吁吁地再也跑不起来。

但就是这样一款车,曾经带给驾驶者和乘坐者无比的骄傲。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6)

从辉煌到末路

1986年9月30日,天津市微型汽车厂(天津一汽最早前身)以整车进口组装方式引进生产了第一辆“夏瑞特”两厢轿车。时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李瑞环亲自为该车型命名:“自己生产轿车,华夏得利,中国人得利,就叫夏利吧。”

从此,夏利伴随着中国消费者走了近30余年。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7)

在那个选择不多的年代,夏利迎来了辉煌。1996年,国内出租轿车有80%以上是夏利车;到2000年,夏利仍占出租轿车保有量的1/3。1998年,夏利的销量达到99834辆;2005年12月26日,夏利成为国内第一个销量突破20万的轿车企业。当年,在全国大小城市的街头望去,都是一片红海。

夏利的衰落,差不多是从与一汽重组开始的。2002年,天汽与一汽进行重组,此后,一汽成为了夏利的实际控制者。这场当时堪称汽车圈规模最大的“天一合并”,就此完成。

当时,天汽和丰田已经合资成立了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重组之后,丰田转而与一汽签署合作协议,天津丰田变一汽丰田,天津夏利变一汽夏利。

合并后,一汽更加倾向于丰田、大众、奥迪等盈利状况和市场发展较好的合资品牌,对利润微薄而且是“抱来”的夏利的投入少之又少。

反观夏利自身,研发能力不强,严重依赖出租车市场,后遭遇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下令全面替换夏利出租车,在这个市场开放、合资品牌遍地开花的年代,无法继续辉煌几乎是确定的事情。但谁也没有想到,夏利会这么快走到崩溃的边缘。

背靠集团却得不到资源的夏利,无法摆脱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的尴尬,配置性价比不高、销量不佳、利润减少也构成恶性循环,N5、N7销量不过百,骏派被性价比更高的哈弗、吉利、长安乃至荣威远远甩在后面,最终也不得不关闭生产线。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8)

夏利N7

假如可以重新来过一次,夏利还会选择和一汽重组吗?会不会奋起向上,在资源尚且充沛的时期走自主研发之路?可惜,历史没有假设的机会。

渐行渐远:那些消失的国产车型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残酷的汽车市场上,夏利不是第一辆倒下的国产车,也不会是最后一辆。说起这些似曾相识又难觅踪影的车型,你还记得几个?

天津大发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9)

大发汽车在日本是厢式货车,尽管有很多设计缺陷,但油耗低、经济适用、价格低。引进大发车引进中国后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既可以送货又可以坐人,为当时的城乡居民出行提供了轿车的替代品。

当时天津汽车厂通过谈判,从日本引进了大发总装生产线,生产“天津大发”汽车。曾经是夏利车之前中国最普及的出租车车型,在“红夏利”之前被国人亲切地成为“黄大发”。

广州标致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10)

广州标致是国内最早的合资公司,曾经的广标505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法国人把他们最好的车拿了过来,其优良的性能、豪华的装备、动感的外型,让国人第一次领略到了什么是豪华车。

哈飞汽车

五千块夏利(再见夏利)(11)

在进军汽车行业35年后,哈飞汽车最终还是倒在了转型的半路上。

伴随着工信部2015年的一纸公文,哈飞汽车正式成为历史。虽然企业的发展与并购是市场化体系下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对于曾经拿下微型车销量第二名的哈飞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悲情的时刻。

从发展乘用车失败被迫转为代工,到被长安福特收购之后最终失去汽车制造资质,成为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哈飞汽车发展的这十余年可谓是自主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夏利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预计亏损达到8亿~8.5亿元,情况不容乐观。在风起云涌的汽车市场,面对这个带给国人复杂感受的品牌,我们衷心希望它能够起死回生,成为时代的坚守者,希望现在和它说再见,还为时太早。

作者:苏炜

消道长ccrzhushou

官方微博:@消费者报道

ccr@ccreports.com.cn

少壮不努力,长大开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