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出自《列子.黄帝篇》里面的一个寓言:狙公赋茅,狙就是猴子,说一个人喜欢猴子并且养了一群,因为养的久了彼此可以交流,这哥们自己省吃俭用的都喂猴子了,慢慢就有点资金紧张了,无奈想缩减猴子们的口粮,怕猴子不愿意,想了一招,他先对猴子们说,以后啊,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果,晚上给你们四颗橡果(朝三暮四)行吗?猴子们大怒,非常不乐意,有几只脆弱的还哭了起来,这哥们赶紧说,那这样,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给三颗(朝四暮三),这样总可以了吧?猴子们大喜,说这样可以这样可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形容鲁班相关的四字成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形容鲁班相关的四字成语(庄压讲成语朝三暮四)

形容鲁班相关的四字成语

这个成语出自《列子.黄帝篇》里面的一个寓言:狙公赋茅,狙就是猴子,说一个人喜欢猴子并且养了一群,因为养的久了彼此可以交流,这哥们自己省吃俭用的都喂猴子了,慢慢就有点资金紧张了,无奈想缩减猴子们的口粮,怕猴子不愿意,想了一招,他先对猴子们说,以后啊,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果,晚上给你们四颗橡果(朝三暮四)行吗?猴子们大怒,非常不乐意,有几只脆弱的还哭了起来,这哥们赶紧说,那这样,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给三颗(朝四暮三),这样总可以了吧?猴子们大喜,说这样可以这样可以!!

这个寓言后来被庄子在他的《齐物论》里引用,老子是道家的开创者,列子传承发展,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后人把老子和庄子合并同类项称老庄。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就是世间万事万物没有啥本质的区别,是与非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是,是因为非的存在,非,是因为有是的存在,一方是由于另一方的对比才产生的,万事都有自然的规律,事物都有两面性,而且会发生转变,通俗点说就是没事你就别瞎琢磨了,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比如那群猴子,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每天都是七颗,一回事,那喜怒悲哀从何而来呢?爱思考呗!还以为这两种方案有优有劣呢。

我举个例子,比如一哥们谈恋爱了,喜欢上一个姑娘,刚认识时咋看咋喜欢,花容月貌,通情达理,温柔体贴,小鸟依人,可是结了婚以后,慢慢发现不对了,觉得也不怎么好看呀,而且非常自我,懒惰骄横,尖酸刻薄,其实吧,姑娘还是那个姑娘,只是开始的时候你刻意把她想象成是一个完美的人,所以只看优点,对缺点视而不见,你就欣喜,后来发现了她那么多的缺点,你就忧伤了。

朝三暮四本来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使用这个成语表达的已经不是这个意思了,现在表达的是不专一的意思了,比如说这人今天爱老张明天爱老李可以用这个成语,再比如说这人今天想学画画,画了没几天不想学了,又去学弹琴,也可以用这个成语,这种把成语或典故原来的本意忽略了而又生发出新的意义并且大家都按新的意思使用和理解的情况还有很多,行不行呢?反正我觉得行,字词的作用无非就是传递信息,既然大家都觉得这样用可以,那就这样用!这倒是无意间符合了庄子的思想了,是非是互相依存的,朝三暮四这成语就按今天大家理解的意思这么用,说对也行,说错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