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提升助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聚焦自贸试验区扬帆起航③)(1)

按照《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成为江苏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使命。

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表示,“要把自贸试验区作为我们推进开放的发动机,来进一步跑赢制度创新的接力棒,把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江苏高层次开放的新高地。” 8月3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上,12个投资项目签约、金额达1548.2亿元,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开了个好头。

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戴翔说,在有着开放型经济“高起点开局”优势的江苏,自贸试验区是更高能级的开放载体平台。

有侧重,开放新功能因“地”制宜

江苏得对外开放之先,开放型经济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总体方案》不仅彰显江苏这一优势,而且通过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将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 对外开放,被定位为三大片区的共同功能:南京片区建设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苏州片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连云港片区建设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这是根据三大片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在开放型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来定位的,大方向一致但各自侧重。”戴翔分析说。

以质量提升助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聚焦自贸试验区扬帆起航③)(2)

连云港是亚欧之间重要国际交通枢纽,不仅是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也是日韩货物进入中亚乃至欧洲的最佳中转地。这奠定了连云港片区作为东西双向开放重要门户的地位。 作为“一带一路”东桥头堡,连云港已有中哈物流园、上合组织物流园等“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落地。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说,我们会抓住自贸试验区的机会更好发展。中哈物流园区中转基地这两年规模越来越大、运行越来越好、带动力越来越强。货物从西向东从连云港出海,向整个东南亚辐射。相信加上自贸试验区的机遇,一会有更好发展。“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揭牌仪式上,连云港和徐州、淮安三方相关机构签约。连云港市副市长吴海云说,“探索进行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三港联动’,将促进三地更好扩大开放。未来将与‘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节点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交流。” 南京的科教资源较为富集。南京片区将深度融入全球化,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表示,“自贸试验区是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交流的平台、集聚人才的平台,是把我们的规则融入世界的平台。要通过制度设计和创新,让世界充分了解这个平台,让人员和要素能够自由流进流出。”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在众多领域先行先试的同时,积极复制借鉴自贸试验区经验,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组织实施了172项重点改革任务,28项改革经验在国家和省市不同层面复制推广。“早期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我们已在复制,未来结合园区制造业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特色,我们会有自己自主的创新制度。9月2号正式挂牌后便会开展一系列工作。”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表示。

以质量提升助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聚焦自贸试验区扬帆起航③)(3)

聚要素,制度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一直以要素开放为基本特征。如今,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新要求,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深层次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新阶段。 就在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消息传来之际,苏州工业园区高铁站对面一个占地1.5平方公里的企业总部基地建设正在火热推进。未来两三年,这里将云集国内外众多企业总部、功能性地区。“地区总部具有研发、销售、服务等多种功能,很多属于轻资产经营。”苏州工业园区经委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6块地拍卖成交,新能源、生物科技企业以及中欧校友会等相继拍下地块。总部基地的崛起,堪称苏州片区制度型开放的早期收获之一。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总部经济群,是《总体方案》对江苏自贸试验区的明确要求。集聚企业总部、功能性机构、专业人才等高端要素,又对相关管理体制、监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想汇聚国际创新资源,就要按照国际规则来办事。保护知识产权,打造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生态。”罗群表示,制度型开放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规则如何与世界接轨。南京片区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的先导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未来自贸试验区的113条举措将逐一落实,目前已率先完成“放管服”改革,实现“2330”改革目标。 从要素型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有效激发了外国投资者来苏发展的信心。在南京生活了25年的魏博,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驻华首席代表。他在认真研究《总体方案》后,打算向家乡的企业做一番宣传。在他看来,自贸试验区加大了中国城市开放的深度,自己家乡有很多创新公司,有德国最顶级的大学,有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随着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的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巴符州企业来江苏投资。

拓领域,实体经济服务贸易共成长

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已成为我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标志之一。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江苏自贸试验区不仅要创新发展实体经济,还要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消息发布以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星辰商务共享办公室工位迅速紧俏,特别是适合初创型企业的办公室变得一室难求。项目运行公司副总经理田丰说,“这种模式源自加拿大,在发达国家很流行。初创型企业需要的不只是物理空间,更多是服务,小到企业注册、行政审批,大到资源对接、商务合作等。一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我们的各项服务会起到‘加速器’作用,帮助他们搭建平台、实现增值。”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4%。揭牌仪式上,丁立新向记者表示,未来苏州片区将在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探索一些新的道路和制度。

以质量提升助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聚焦自贸试验区扬帆起航③)(4)

货物运输代理,在外贸进出口业务中是不可替代的环节。“我们公司的业态早已超越‘传统服务业’范畴”,中外运长江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吴健说,公司在南京建有占地120亩的物流中心,有检测维修公共仓,供应链物流业务领先全市,服务大型跨国公司的端到端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也有声有色。业务范围除了南京本地,还辐射安徽滁州、马鞍山等周边地区。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只要有相应政策落地,就将更好利用公司在物流行业的领先优势,将供应链物流做的更好,在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同时,更好服务南京、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企业。 交汇点记者 邵生余 许海燕 朱璇 见习记者 丁茜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