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1)

抗疫日记|有些居民害怕接触试管,我就主动接过试管传给医生

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2)

讲述者:上海京剧院演员胡璇

我所居住的小区从3月16日起就进入了闭环管理。在一次跟居委同志的交流中,得知居委正在招募社区服务志愿者,虽然我自己有慢性基础病,但作为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这关键时刻,决不能缺席。

于是我开始当起了社区“小蓝”,主要负责帮助小区里的老人和老外登记健康云上的检测码、维持核酸采样秩序、分发抗原自测盒、分拣分发各类物资、关心照顾小区内的孤老和独居老人、扮演物业的角色认真做好物业的工作等等。

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3)

最近,小区内原本负责核酸扫码的志愿者被调到其他地方去了,居委就临时安排我接任这项工作,由此,我从“小蓝”升级成了“大白”,面对全新领域的工作内容,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可以做更多的事了,而紧张却是担心自己不能很快学会。

在核酸采样检测现场,居委同志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如何扫新上线的核酸码、如何区别身份证和护照扫码、如何扫采样试管上的条形码、如何满两百根采样试管做好封箱……我用心地边学边实践,几轮下来,操作已经变得很熟练了,尽管在大白服的包裹下,体感着实格外闷热,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但学到了新技能我还是相当开心的。

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4)

在做大白期间,我也看到了人性百态,有些居民害怕接触采样试管,我也非常能理解,就主动接过试管,帮助传递给采样医生,有些居民对连日做核酸心生抱怨,面对现场发牢骚的他们,我总是会客气、礼貌地陪着多聊几句,安抚他们说:“这样查清楚对大家都好。”我想,劝解和开导的思想工作在这特殊时期还是很有必要的,大家说着说着,情绪也就慢慢变好了,也算是一种抗疫吧。

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5)

这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硬仗,直至今日,我已经连续参加志愿服务二十多天了,在这二十多天里,有时需要连续站立近6小时协助核酸采样检测,有时帮忙分拣物资,拉着小推车运送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到家才顾上吃饭,确实很辛苦,但打从心底里觉得充实、快乐。

我的家人曾劝说我要当心好自己的身体,但在我心里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一有任务了就往外跑,我总喜欢开玩笑地回应:“我就当练功吧。”。

平日的我是不大跟人打交道的,通过这么多天的志愿服务,我跟邻居们渐渐地熟络了起来,大家你帮我一点,我帮你一点,这种关爱和互助,让人觉得格外暖心,这种感觉——真好!也或许作为志愿者的快乐源泉,就是给别人带去温暖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的心。

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6)

胡璇简历:国家一级演员,工老旦。毕业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师承李多芬、李金泉、王玉敏、杨韵清、李鸣岩、王晶华、孔雁等。擅演剧目有《金龟记》《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罢宴》《李逵探母》《杨门女将》《清风亭》《八珍汤》《哭灵》《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宝莲灯》《狸猫换太子》《生死界》等。曾获全国京剧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和“上海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

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7)

《四郎探母》饰演佘太君

抗疫演员的真实故事(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