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
在距今2500多年之前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著名的贤臣,人称季文子。此人生平行事极为谨慎,遇到问题之后,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做出决定。如《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而这段记载,也正是古训“三思而后行”的出处。自从这句古训问世以来,人们就一直将其当作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来对待。毕竟俗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可见对一个问题反复思考其实非常有必要。
因为每一次思考,都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多一份思量也就会少一些漏洞,会让事情发展的更加顺利和完善。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许多人都是通过对问题深思熟虑和严格把控之后,才实现了真正的成功。
可是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他们遇到事情以后总是会反反复复的思考比对,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难以及时得出一个定论。如此一来也就会造成延误时机,甚至是错失良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思考也就变成了累赘。
如此正如著名唯物辩证法则“两分法”中所提到的概念:把统一的事物或者观点分为两个对立部分来认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了解事物运行中产生的矛盾,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所以我们不妨根据这个法则,将“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训一分为二,分化出两个彼此矛盾的极端,然后再从那些具体事件当中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其运用方式。
“三思而后行”的成功案例
古人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过所谓的远虑不仅要想的长远,更要想的周全。譬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在争雄天下期间,谋士郦食其曾经为他献计,提议刘邦应该恢复六国贵族的封号,从而获取那些人的拥戴,成为和古时候周天子一样的存在。
事实上这条计策是一个十足的馊主意,历来都被史学家们称为“饮鸩止渴”。这样下去根本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天下的形势变得更加混乱。不过刘邦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倒还立刻准备推行此计。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良挺身而出为刘邦陈述利弊,将事情的漏洞与危害讲得清清楚楚,明确表示如果按照郦食其的计划发展,那么结果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因为依据古时候商周两代的经验来看,分封的基础条件有两个,第一是具有当时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第二是建立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之上。但此时的刘邦不论哪一个条件都没有达到,六国贵族当然不可能对他表示臣服。
况且一旦许诺分封,就需要有巨大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撑,否则光凭几句话当然不可能获取那些人的拥戴。可当时正值战乱期间,倘若把所有储备都用来分封诸侯,那么刘邦自己也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将再也无力争夺天下。到那时候,分封之计只能成为一个笑话。
此外刘邦目前还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项羽,如果自己内部过度消耗,对手又怎会放过产出他的机会?
张良提出的这些观点可谓非常准确,俨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给出的定论。他不但结合了许多历史依据,同时也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完全可以说是三思而后定。
也正因如此,他的一番良言才得以打动刘邦,使对方立刻终止了郦食其提出的计划,这便是著名的“下邑奇谋,画箸阻封”。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全方位的思考非常有助于做出正确的抉择,而鲁莽的决定,则往往会使自己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所以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这条古训被人推崇也不无道理,毕竟想的越多,成功的保障也就越大。一个周全的计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使接下来的行动变得事半功倍。
但是按照“两分法”的原则而言,凡事都有自相矛盾的一面,思考和行动虽然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不过两者之间也有存在矛盾的时候。
思虑过多就会变成优柔寡断若要说起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例子,那么就不得不提刘邦的死对头项羽。当初在鸿门宴开始之前,谋士范增就建议他趁机杀掉刘邦,而且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这一番话虽然简短,但是说的却非常有道理,直接为项羽点明了对手的意图,让他早做准备。
项羽
不过在鸿门宴开始之后,他却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甚至多次对范增的暗示选择视而不见。至于此时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如今早已无法得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都在犹豫,迟迟无法给出明确的决定。
可是这样一来,也就等于白白错失了除去对手的最佳机会,使刘邦得以找借口逃脱险境。对于项羽的做法,曾经有人这样分析:
第一,项羽出身贵族,不屑与刘邦这种身份的人动用阴谋(说白了就是在顾及自己的面子)。
第二,对自己的实力有绝对信心,没有将对方看成真正的对手。
第三,对谋士范增没有十足的信任,难以像刘邦对张良那样言听计从。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他有自己的小算盘,总是会对别人的意见进行反复权衡。
但是不管怎么说,项羽这一次的确是想得太多了,他的斟酌与顾虑,已经在无形中成了一种负累,使其无法及时付诸行动,挡住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鸿门宴上,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遇到。
比如我们在做一些重要决定的时候,总是会思来想去,觉得所有办法都不够完美,翻来覆去无法下定决心。这种情况也被现在的人们,非常形象的称为选择障碍症。
这个问题往小的方面说,会影响人的办事效率,在不知不觉中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往大的方面说却可以影响整个人生,在某些关键事情上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范增
如鸿门宴过后,范增曾当着项羽的面仰天长叹:“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后来历史也的确用事实印证了范增的预言,西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突围无望之后自刎乌江。
但实际上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没能明确理清思考与行动的相互关系和先后顺序。
思考和行动,究竟该以哪个为重?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回头看一眼以上举出的两个例子。张良的深思熟虑,是为了帮助刘邦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他考虑了古往今来的种种因素,只为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而且也正是由于他的及时斧正,刘邦才不至于误入歧途,并且在后来成功开创了大汉王朝。
可是与之相比,项羽的思考明显缺乏了一种明确的目的性。况且张良的思考是在作出具体决定以前,在劝说刘邦的时候,他心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和答案。但项羽却在应该做出决策的时刻,依然还在不断犹豫,无法进行下一步行动,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距。
或者也可以说,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让行动变得更加顺利,而不是给行动增加负担,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在行动之前得到解决,万不可留到采取行动的时候再反复斟酌。比如《韩非子·亡征》中有言:“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这句话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对立统一的观点,与“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训同时运用。因为三思的目的是为了后来的行动,如果只思不行,那么思考也就没有了意义。要想真正走向成功,就必须把两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且还要分清先后顺序。
季文子
就像本文开篇处提到的季文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论语》中三思而后行的典范人物,正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都能够正确对待思考与行动的前后转化。例如《史记·鲁世家》记载,季文子虽贵为鲁相,可是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
其实也曾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抠门”,但他给出的回答却是:“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
通过他给出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此人确实是一个谨小慎微之人,所做出的决定,也都是三思之后的结果。不仅想到了自己,更想着鲁国的百姓,想到了自己能够造成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他也就能够作出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行为。
此时我们再结合之前所提到的“两分法”,就可以得出最终想要的结论:思考和行动其实一样重要,但前提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立场。
如果目的不够明确,那么思考就会演变成犹豫,行动也终将无法落实。若是立场不够正确,最终的行为就将会走向错误的方向,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背道而驰。
“三思而后行”,你学会了吗?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学会正确运用这句古训,在两个矛盾的极端,找到对立统一的关键点,以及思考与行动的结合点。
深入了解古人留下的人生观念和哲学观点,并不是为了研究那些空泛的理论,而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只有明确这个立场,才能真正开启智慧的大门,发现古人留下的精神宝藏。
“三思而后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也不属于任何陈旧的规定。它只是一种帮助我们做出决定的思考方式,可以让事情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完美,发展的更为周全。
所以我们对于这句话要有一个全面而且正确的认识,“三思”这两个字代表着行动的前提,没有深思熟虑的周密计划,就难以拥有一帆风顺的行动过程。
因此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必须和行动并重,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不过正所谓知易行难,明白一个道理很容易,但想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却是一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道路。
这句古训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通过文字来讲述,可是如何真正学会并且运用它,则要靠我们今后各自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