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压制已久的诸侯大臣们变得蠢蠢欲动,吕氏家族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

刘邦去世后,吕后成为了西汉实际的掌权者。并且因为吕后和刘邦共同平定天下的功劳,以及吕后谋杀韩信的震慑,使得诸侯大臣无人反对。

但是吕后活着的时候,废除刘氏诸侯王,大力分封吕氏王,触动了刘邦定下的“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规定,让大臣们心中有着怨愤。

吕后去世后,诸侯大臣们没了顾及,矛盾的爆发也成了必然。吕后在去世前,也怕吕氏家族覆灭,留下了一些手段来保护吕氏家族。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1)

吕后还在乡下时的剧照

一、吕后给吕氏留下兵权

吕后晚年病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明白大臣们对她分封吕氏王不满。

她在世时,还没人敢说什么,但是她去世后,吕氏家族难免被人铲除。毕竟西汉是刘邦的西汉,是刘氏的天下,大臣们也是刘氏王朝的臣子。

吕后为了防止吕氏衰落,给吕氏留下了最强大的保障—京城军队。

吕后病重之后,安排自己的两个侄子吕产和吕禄,分别掌握南北军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2)

吕后嘱咐吕产和吕禄兄弟,进行了丑化。

南北军并不是指南方的军队和北方的军队,西汉时期的南北军,其实就是禁卫军。整个长安城的军力加在一起称为南北军,南军负责守卫宫廷,北军则是护卫长安城。

吕产和吕禄两人,实际上掌握着长安城的守卫力量,这也是吕后给吕氏留下的最重要的一个手段。以军队控制长安城,震慑想要对吕氏动手的诸侯大臣。

而且吕后去世后,还留下了赏赐诸侯大臣的诏书。

无论是诸侯王,还是文臣武将,全部根据官职大小得到了黄金赏赐,其中诸侯王每人的赏赐是一千金。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3)

太后吕雉

古代赏赐一般都是对功臣、宠臣之类的进行,像吕后这种对整个王公贵族都赏赐的行为,除了开国之后论功行赏,别的时候还真的很少发生。

而古代皇帝的赏赐,看重的并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背后所代表的意义。皇帝的赏赐是一种荣耀,有的官员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一次,吕后这种去世后诏书的行为,无疑是在给吕氏家族争一个让大家消气的机会。

并且吕后是在去世后留下的诏书赏赐,而不是生前行为,这也是把这种恩情留给了吕氏家族。

这也是吕后为吕氏家族,留下的一点福荫。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4)

吕产

二、吕产、吕禄的应对

吕后去世后,吕产和吕禄凭借着掌握的军队,也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利。

其实两兄弟要是能表现的低调一点,姿态放的低一点,说不定吕氏也没事了。但是不知是出于恐惧的自保,还是野心的膨胀,吕后还没下葬,两人便开始疯狂的控制朝政。

当时的皇帝年幼,并没有权利,相反吕产和吕禄哥俩才是权力最大的人。两人就是利用这种情况,妄图加大自己对皇帝、对朝堂的控制。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5)

吕禄

先是假借皇帝的名义,封吕产为丞相,当起了百官之首处理朝政,吕禄的女儿也成为了皇后。

并且吕后下葬之后,审食其成为了太傅,辅助和教导皇帝。

汉高祖二年,刘邦败在项羽手中。项羽为了逼迫刘邦,派人去抓刘邦的家人,其中有吕后、刘太公等刘邦的家人,也有审食其这个臣子。

也是在这个时候,审食其开始跟随吕后。刘邦去世之后,也是吕后和审食其商议密不发葬。并且在汉惠帝七年,审食其名为左丞相,实际上不处理朝政而是监视宫殿内的一举一动。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6)

吕后与审食其一起逃命

审食其做太傅,对于吕产和吕禄来说,再合适不过,因为他是不会反对吕氏家族的人之一。

也就是说从军队到朝堂,从皇帝到后宫都在兄弟二人的控制之中。吕后去世之后,两人的表现已经不再单纯的想要当一个臣子。

吕产和吕禄两人激烈的应对方式,诸侯王和大臣们都看在眼中,并且也都纷纷做出了应对。

三、诸侯大臣们的应对

这时候的朝堂,其实大致分为三个阵营,以吕产、吕禄为首的吕氏家族势力、刘氏诸侯王势力、朝廷大臣。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7)

朱虚侯刘章

当时朱虚侯刘章在长安城,他成了联系刘氏诸侯王和大臣们的纽带。

朱虚侯刘章是吕禄的女婿,刘章从妻子那里了解到吕产和吕禄的一些想要谋反的想法,连忙写信让自己的哥哥齐王带兵西进长安。

三个阵营争斗的爆发,也以齐王刘襄率先发兵拉开了序幕。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齐王就想当这个出头鸟。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8)

吕禄

一方面是来源于他弟弟朱虚侯刘章的信,想要让他发兵西进铲除吕氏子弟自己当皇帝,当皇帝的诱惑是真的很大。

另一方面朱虚侯还在长安联系了一些大臣,准备配合齐王起兵,在长安城呼应。这样的机会齐王自然不会放过,齐王联系别的诸侯王,以“铲除吕氏,匡扶社稷”为由头,果断出兵。

吕产和吕禄兄弟俩以灌婴为大将军,带兵拦截齐王,不过显然灌婴也属于“保刘派”。他出兵之后立刻联系齐王,准备与齐王联合一起除掉吕氏等人。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9)

齐王刘襄

这个时候的吕产和吕禄两兄弟已经很尴尬了,大臣们和诸侯王联合在了一起。内有朱虚侯以及一些大臣在,外有齐国的军队,还要防备灌婴会不会反叛。

这时候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大臣们,也开始为铲除吕氏而行动。周勃作为太尉,是军队的最高长官,想要进入北军掌握军队,但是却没办法进入。

周勃和陈平商议准备谋求吕禄的北军兵符。

要说吕禄的确没有做枭雄的潜质,周勃等人威胁吕禄的好友郦寄,让他去劝说吕禄把兵符给周勃。结果还真成了,吕禄在这个时候竟然想着能和诸侯大臣们和解,自己安心去当一个诸侯王,完全没理解就是因为自己成了诸侯王才有这些争端。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10)

周勃和陈平

周勃拿到兵符之后,掌握北军(南军保护皇宫之后两万人左右,北军保护长安城有大几万人)。以效忠吕氏袒露右臂,拥护刘氏袒露左臂看出北军可用。

吕禄做了这些,吕产在做什么?

吕产得知灌婴与齐王、楚王联军,便急忙回到南军,准备通过南北军抢先发动叛乱,控制朝堂。问题是吕产做这些,并不知道吕禄已经把北军交给了周勃。

以无心算有心,朱虚侯带着周勃给的一千士兵进皇宫,并在郎中令家厕所杀死了吕产。

这场诸侯大臣都参与的“诛吕行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以吕氏满门被灭结束。吕禄放弃了最重要的军队力量,是吕氏失败的重要的原因,根本不用齐王等人的军队攻城,吕氏兄弟竟然在城内就被诛杀。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11)

太尉周勃

而吕产死后,吕氏家族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被杀,吕禄也被斩首。

四、结语

诸吕之乱实际上是一场三方的争斗,以吕产、吕禄为代表的吕氏家族,以齐王为代表的刘氏诸侯王,以周勃、陈平为代表的勋贵大臣,三方之间各有所求。

吕后去世后,吕产和吕禄为了能够先发制人,想要发动叛乱。并且吕后在世时,吕家的辉煌以及外部的压迫,让两兄弟有改朝换代的心思。

以齐王为代表的诸侯王,同样也不是单纯的诛杀诸吕。吕后去世皇帝年幼,都想要进入长安自己当皇帝。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原因(吕后留下的一些后手保护吕氏)(12)

吕后与刘邦

而勋贵大臣也都是一些为了利益的人物。吕后在位时,分封吕氏王就是周勃、陈平点头同意的。而在吕后去世后,也是两人带头反对吕氏家族。真是应了铁打的大臣,流水的皇帝。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三方没有谁对谁错,立场不同所做的决定自然也就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都是为了追求各自最大的利益。

参考:《史记》《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