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荒,很多比较经典的电影再一次被大众翻了出来细细品味。这对于很多拍摄用心,取材考究的电影来说,是一件相当不错的好事。比如硕果仅存的导演徐浩峰的经典作品《师父》。很多看过《师父》的人,对于其中廖凡徒弟在拜师前从事的职业“脚行”印象深刻。今天咱们就聊聊,这“脚行”到底啥开头。如果综合所有资源,能不能打得过武行?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1)

剧照

《师父》中,作为廖凡“棋子”的徒弟小耿本是脚行拉小车的,因为看到师娘貌美于是尾随至家。不料遇见廖凡这个简单粗暴的师父,一番打斗过后,认了廖凡当师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短短两年取得不菲成绩。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单挑几大拳馆,帮助师父安身立命。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2)

脚行的小车

功夫刚成的小耿傲气外露,推着自己的小车在街头卖小人书讨姑娘欢心。脚行老大带人上前相劝,告诉小耿不干这行就不能留车。一言不合打起来,小耿动刀。天津规矩市面打斗不见铁器,小耿坏了规矩,脚行把他逐出门。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3)

脚行师父

不料人心难测,武艺再高也比不上有心算无心。小耿被人暗算插刀,临死之前帮助重多兄弟推了大车。脚行老大带头去给小耿讨说法,并在最关键时节帮助廖凡逃出生天,真是义气干云,令人佩服。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4)

剧照

脚行是天津的特产物,和重庆的棒棒一样。天津九条河,无数的码头、粮运、官差出入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行业“搬运的脚夫”,人一多慢慢形成行业,就是今天说的“脚行”。有一部电影《六号门》说的就是以码头脚行为背景的故事。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5)

临死也要推车感动了脚行

和《师父》中的武行不一样,脚行并不如武行金贵。“穷文富武”,武行人天天吃肉喝酒,虽然干的是脑袋别裤腰的事儿,但是吃喝不愁受人尊敬,谁见到都尊称一声师父。脚行人干的是苦命活,“扁担炖肉”,天天卖力气卖命挣辛苦钱。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6)

脚行师父讨公道

和所有底层行业一样,脚行这一行业也是规矩众多。主演是这行门槛太低,鱼龙混杂,所以不得不进化出一套复杂的规矩来稳定这个行业。天津4个城门成立了4个大脚行,划定地盘自制并且按时交费。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7)

剧照

4大行只是官方的划定,其中又分各种小的分支,“车把、小把、先生、站街”甚至还有专门用来调解矛盾的“袍衣混混”。这些人中,有的负责介绍活儿,有的负责招募人,有的负责分配任务,几十代人的磨合让他们非常默契,泾渭分明。

盘点一点人事不干的几个能人(做最讲规矩的人)(8)

剧照

说回《师父》,到底脚行能不能帮小耿报仇呢?答案当然是不能的。脚行人说到底都是一帮子莽夫,干些苦笨的力气活可以,钻营杀人报仇这种“技术活”太难。但是脚行兄弟们的义气依然跌宕人心。旧社会跟“穷”字沾边的行业都比较讲义气,讲规矩。为的就是抱团取暖不受人欺负。徐浩峰导演的武侠江湖,侠客精神并不仅仅贯穿武行,更是贯穿在每一个行业,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却不知“侠之根本,在于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