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故道南岸,豫、鲁、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万亩,总人口108万区位优越,西距商丘市20公里,距省会郑州230公里,东距苏北重镇徐州120公里,北距北京700公里,东南距南京400公里,距上海700公里,南达深圳1400公里是内陆走向沿海,沿海伸进内陆的桥头堡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C,年降水量为726.5毫米,无霜期271天区内已形成以肠衣、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总统粉皮、豆腐干、山羊板皮、安哥拉兔毛等旅游景点有木兰祠、伊尹墓、商均墓、金楼白莲教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有哪些乡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有哪些乡镇(商丘市虞城县简介和历史变革)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有哪些乡镇

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故道南岸,豫、鲁、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万亩,总人口108万。区位优越,西距商丘市20公里,距省会郑州230公里,东距苏北重镇徐州120公里,北距北京700公里,东南距南京400公里,距上海700公里,南达深圳1400公里。是内陆走向沿海,沿海伸进内陆的桥头堡。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C,年降水量为726.5毫米,无霜期271天。区内已形成以肠衣、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总统粉皮、豆腐干、山羊板皮、安哥拉兔毛等。旅游景点有木兰祠、伊尹墓、商均墓、金楼白莲教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虞城县

外文名:Yucheng

别称:虞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省

下辖地区:10个镇、16个乡:城关镇、界沟镇、营郭镇、杜集镇、谷熟镇、大杨集镇、贾寨镇、利民镇、张集镇、站集镇、黄冢乡、沙集乡、店集乡、闻集乡、芒种桥乡、刘店乡、大候乡、城郊乡、郑集乡、李老家乡、稍岗乡、镇里固乡、古王集乡、刘集乡、乔集乡、田庙乡

面积:1558平方公里

人口:95万人(2013年底)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东部,和山东、安徽二省相邻,属商丘市。

著名景点:木兰祠,伊尹墓,商均墓,金楼白莲教等

地域名人:花木兰,伊尹,仓颉,杜康

地方特产:总统粉皮,豆腐干,山羊板皮,安哥拉兔毛

知名产业:棉花加工

知名企业:商丘市木兰棉纺织有限公司,虞城县新世纪实业公司,万新公司

电话区码:0370

邮编区码:476300

行政类别:县

地方方言:中原官话-商丘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方言:中原官话-商丘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机场:商丘观堂机场

车牌代码:豫N

火车站:虞城县站、商丘站等

GDP:182.9亿元(2013年)

行政类别:县

电话区码:0370

邮编区码:476300

面积:1558平方千米

人口:95万人

下辖地区:19个镇、4个乡

虞城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掀起木兰文化热的今天,木兰故里—虞城已成为中外客商旅游和投资的热点。著名的历史古迹有花木兰祠、杜康造酒发祥地、伊尹墓、仓颉墓等。

河南省虞城县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中原腹地,建县已有1400余年。这里自古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发明汤药的伊尹,号称字圣的造字鼻祖仓颉,最早发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赫然写在虞城的史册上。虞城现有人口108万,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率53%,年平均无霜期216天,是一天充满希望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热土。

虞城县交通便利,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京九铁路、商菏、商毫高速、203省道纵贯南北,105国道在县西擦边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行政村通油路已达100%。虞城县基础设施完善,有11万伏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站13座,全县程控电话容量10万门,移动通讯达到无缝隙覆盖。工业园紧靠203、324省道,北距310国道8公里,南距连霍高速公路9公里,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宝地。

虞城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万亩,总人口108万。虞城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优质无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全县粮食面积110万亩,棉花面积30万亩,。果园面积36万亩。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虞国花木兰”牌红富士苹果获苹果类唯一大奖,“虞国花木兰”牌酥梨、红桃获铜奖。在中国首届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虞城红富士苹果获最佳销售奖,科迪集团乳制品、速冻食品获最畅销食品奖。蔬菜面积26万亩。山药为清朝贡品,被誉为“绿色食品”。烟叶、大葱、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也已形成规模。森林覆盖率21%。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使虞城的畜牧养殖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全县大牲畜存栏30万头,生猪存栏56万头,山绵羊90万只,

旅游景区

虞城县灿烂的文化为虞城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诸多历史名人如司马相如、高适、李白、苏轼等都曾来虞城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现存黄河故道长堤在境内绵延近百里,春天鸟语花香,秋季硕果累累,地上果木葱郁,水中莲鱼肥硕,更有田庙万亩梨花开似雪,张集万亩果园红似火,整个原野一片欣欣向荣的人景象。

木兰祠位于虞城县城南 35 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县城35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公里。该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兰祠曾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凯旋而归的雕塑和组画。

商均墓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利民镇西南商均墓村后。即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利民镇杨庄村西南,墓冢残高4米,周长110米,面积960平方米。墓周古木参天,并有守林人看护。墓前原有祠宇,后废。对此,《汉书》、《括地志》及《虞城县志》均有相关记载。商均墓据《虞城县志》云:“舜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三里许……旧有祠宇一所,后废。”

伊尹祠

伊尹祠位于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即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前建祠堂,后为墓园,距祠堂门前南100米建有花戏楼,祠堂面向南,花戏楼面向北。墓冢高3米、周长50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这些古柏传闻是唐朝开国大将军程咬金为纪念魏征所误植。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九月初九魏堌堆村都有古会,逢古会之日,临近的商丘,安徽、山东、江苏的乡民纷纷来踏墓拜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