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1)

很多年前我读到一本小书,叫做《商州三录》,我只读了《商州初录》就已经被深深震撼和吸引了,商州水气氤氲的面纱被轻轻撩开,商州穿越秦岭诘屈聱牙的奇险之路被书中的文字呈现,商州诡秘异常的风情人物从那山洼里沟坡上走来。从此,我知道在中国的版图上,还有这么一块树木茂盛山气日佳、近乎于原始状况的土地。它在秦岭的南坡。他现在的名字叫商洛,古时叫做商州。

正如这本书的作者贾平凹所说,那里是天下最贫困的地方,山是青石,水是湍急,屋沿沟傍河而筑,地分挂山坡,耕犁牛不能打转。但那里又是绝好的国家自然公园,土里长树,石上也长树,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有山洼就有人家,白云在村头停驻,山鸡和家鸡同群。屋后是扶疏的青竹,门前是夭夭的山桃,再是木桩篱笆,再是青石碾盘,拾级而下,便有溪有流。曾经那里的人苦焦,人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白面馍馍。红白喜事,席面上红萝卜上,白萝卜下......

这朴素又充满魅力的文字,从此使我对商州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后来因为文学的关系,我到过好多次商州,也到过属于商州的贾平凹的故乡棣花。棣花那个地方不光有灵异的山水,更有灵异的人物。那地方自从出了贾平凹,像是花果山有了孙悟空,一下子聚集起了一大堆的文人骚客,个个拿起笔都能写出美妙的文字,像山水一样清朗带着水气山岚的文字。要列名字,我在这里可以列出一大堆来。

今年十一假期,是个淫雨绵绵的阴冷日子,每天都在下雨,每天都在下雨。实在无法出门,勉强出去了两次,打着伞,脊背却又被雨淋湿了。回到家就感冒了,躺在床上,听着屋檐下滴答不停的雨声,不觉有些心烦意乱。对于北方干旱少雨的铜川来说,这样连绵不绝的雨实在是太少见了一一近年来的天气越来越不正常了,各种异象频出一一天空一片灰蒙,地上一片水汪,连平日溪流一般的漆水河也突然暴涨,洪水滔天浊浪翻滚。不断传来有山体滑坡的消息,心情简直湿透了。整个一个湿漉漉的假期,湿漉漉的心。

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2)

幸好有一本书陪伴我度过了这阴郁的日子。这本书就是张书成老师的《棣花细语》.......

《棣花细语》是写贾平凹故乡的一本书。而作者张书成也是商州棣花人。他曾经和贾平凹一块儿在水库工地上办过油印的刊物《水库快讯》,和贾平凹是小学的同学和玩伴。他的这本书,非常类似于贾平凹的《商州三录》,不过笔墨更集中在贾平凹的家乡棣花这块土地上。作者描写了许多棣花的传奇人物,描写了棣花山中那些比人还聪明的动物,狼、狐、金钱豹等,描写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那些生命中最难忘的故事。描写了父母、友人,还有单位里的人。作者细声慢语的讲述,如同你翻越秦岭来到棣花,遇到了一位善良朴实又热情的朋友,他引领着你沿着丹江河,一边走一边指给你看河岸的森林、人家,给你讲森林里的故事和河岸人家的故事。那故事都不是一般的故事,传奇又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就是动物的故事里,也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启迪和智慧。你听的兴致盎然却又难免不陷入思考。

这样一路走下来,你会发自内心地为棣花感慨。棣花,这个有着美好名字的地方,这地方真是太有意思了。这里的猴子这里的狼这里的柳树都有着神奇的作为。同时你还会为棣花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感慨,这地方的人真好,这地方的人朴实得像块石头,这地方的人善良,善良到饥饿年代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唯一的食物让给要饭的人,善良到可以去原谅文革中陷害自己的仇人。这地方的人又有一些灵气,灵气到能工巧匠倍出,作者的父亲就是一个做“暖老虎”的高手。

说到善良,我并非是在滥用这个词,作者张书成本身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人才能看到善良的事,善良的人首先能够分辨善与恶,从而弃恶从善。圣经云: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圣经还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

张书成老师的言语行为就是对善良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和诠释。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仁爱的、信实的、赐平安给别人的人。他得了来自棣花的圣灵的光,所行良善,写的书也自然充满了圣灵的光芒,信实、仁爱和公义的真理。

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3)

说起来,我和张书成老师的认识是很奇特的。

受丹凤文联周文治主席之邀,我到棣花参加了一次有关文学的会议,张书成老师也在那次会议上。张老师知道了我,但我并不知道张老师。会议结束我就匆匆返回了,跟会议人员并没有单独或个别接触。

去年的时候,我在“贾平凹棣花乡土文化研究院”公众号上连载我的小说《婚后不言爱》,商洛和棣花的很多作家都给我发来留言,最著名的就是何丹萌老师发来留言,说这本书写得不错。也有很多人在那段时间添加我。

通常陌生人我是不太添加的,所以基本上都拒绝,但有一个人反复添加,又遭我反复拒绝。有一天我看到了这个人的一条添加留言。留言说,你比贾平凹还牛啊,贾平凹都是我的朋友,添加个你还添加不上了?我一看这口气不小来头不小,贾老师可是有恩于我的人,也是我发自内心敬仰的大作家。贾平凹老师的朋友,我岂敢慢待。我立刻点了“接受”。

现在想来,幸亏我点了接受,不然我将丢失一位好人,一位好朋友,一位善良的人,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那将是我生命里最大的损失。

我和张书成老师加上微信之后,便也断断续续的有一些文字的往来,但是也不是太密切。零零星星只言片语的。我们也只是心有灵犀般的彼此给微信朋友圈发的内容点个赞,并不直接交往。

今年的前半年,我驻扎在铜川耀州区一个叫关庄的镇上,写一本叫做《我在关庄日子里》的书,我一边采访一边写作,有时白天采访晚上写作,因为交稿时间的限制,我每天都是在加班加点,常常写到夜里三四点钟,因为太疲劳,我写完的时候,就喜欢把当天写的一些段落发在朋友圈里,算是对自己的慰劳,借助朋友圈的点赞安抚疲惫的身体和焦灼的灵魂。

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4)

张书成老师就是积极点赞者之一,并不时写下精彩评语,有的赞扬有的批评,但都很内行,中肯又内行,使我大受裨益,大受启发,并且从中看出张书成老师的信实、诚恳和善良。

有一天我把我的稿子整篇发给了张书成,没想到他看完后很快发来了几乎类似于一篇评论文章的长篇评语。他是那么仁爱,我大受感动。以后,我每写完一篇,除了发给专业的评论家之外,我还专门发给张书成老师一篇,请他“斧正”。他也不厌其烦地一一斧正了,每一篇都写下了大量评语。

我看他评得那么有水平,就提出来,把前面写的他没看的章节也发给他看一下吧,张老师爽快地答应了。

看了写秦洁和海浪的那一章,张老师被铜川耀州区庙湾镇五联村脑瘫女孩海浪用嘴唇敲击键盘做电商的故事感动了,向我提出要海浪的电话和微信,说他想要认识海浪,帮助海浪。

他加上海浪之后,比我和海浪的关系还要密切。海浪把他称为叔叔,他每天都会给海浪点赞。海浪换了新衣服新发型也都告诉给他的棣花叔叔。海浪遇到的问题也都向他的叔叔诉说,他也给海浪第一时间宽解安抚。我默默地在朋友圈里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看他们像父女一般的交流谈话大为感佩。海浪遇到了坏人的欺负,遇到了道德败坏的人的嘲讽,我看到都是张书成第一个出来,为海浪主持正义,斥责劣行并安慰海浪。那些深情的滚烫的话语,从棣花翻越秦岭传到了大山深处的庙湾镇五联村。感觉张书成老师一下子来到了海浪的家里,每每我的眼前总是幻化出这样的场面,大慈悲大怜悯的张老师,此时此刻就在海浪的家里,在海浪的面前,他用父亲一样的大手,抚摸着海浪的头发,他说,孩子,你不用怕,有我在呢!

他和海浪还喜欢交流花花草草,海浪发了一些庙湾山里的菊花、苹果、花椒,张书成老师便留言赞赏并写下诗句。张老师发来棣花的荷花、猕猴桃、山核桃,海浪也第一时间点赞。他们都是内心美好热爱生活的人呀。

现在我们再回到《棣花细语》这本书上来。

《棣花细语》这本书一共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乡愁如酒”,第二部分叫“岁月如歌”,第三部分叫“生活如诗”,一看就是一个老实文人之情怀。

“乡愁如诗”的第一篇,写作者到贾平凹家里面吃年夜饭,一帮子文人还有贾平凹,喝着棣花产的猕猴桃酒,谈着乡间的旧情新事,贾平凹嗑着瓜子,席间个个吃的是满头大汗,一直到红日西坠夜幕降临,贾平凹要依照乡俗到坟上祭祖,作者和一帮子文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贾平凹家,然后又相约正月十五再聚。这篇文章用朴素的笔法、白描的手段,原汁原味的再现了贾平凹作为一个大作家和过去一样家常、厚道、善良、谦逊的风釆,还有贾平凹善于观察体察人性人情的敏锐,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作者说,走出贾平凹家的大门,外面已是鞭炮声声街灯红亮,我们分头走在去自己祖先坟茔的路上,回望这年味浓重的老家夜空,脑海里叠加着沧桑巨变的串串影像,思绪翻阅着岁月年轮的道道印痕……

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5)

接着,作者描摹出了一个书香棣花。在古老的棣花镇上,有一座山叫做笔架山,笔架是古人用毛笔写字放置毛笔的地方,而笔架山长在棣花,像是一种寓言,笔架山下的棣花镇就是一个出文曲星的地方。笔架山下还有一座魁星楼,那就是供奉文曲星的阁楼,接着,作者就历数了历朝历代棣花出的秀才举人。那些秀才举人、下凡的文曲星们,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秉烛夜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棣花镇读书之风源远流长。到了当代,自然又冒出了“鬼才”、“怪才”贾平凹,从贾平凹,作者罗列了棣花有名望的作家一共有30多位,特别是棣花镇的刘高兴,他本是贾平凹的发小和邻居,后来在西京城里收破烂,成为贾平凹小说《高兴》的主要人物。后来刘高兴居然也写书写书法,走向了文学之路,还混得有模有样的。可见一个地方的一个名人对这个地方文化的影响和浸染。

事实也是,棣花乃至整个商洛的作家,如过江之鲫灿烂磅礴,名声如雷者也一茬又一茬。据我观察,商洛的作家写作得了山水之气,更得了贾平凹的影响,他们能够进入写作状态,进入到文学之路。写出的文章都很自然灵动,不造作不生硬,不故作姿态,随手拈来,如水如山,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文学现象,我觉得值得研究,可以成为一个文学话题。比如说《贾平凹与商州文学》,比如说《楚山丹江与商州文学之因缘》等,商州包括棣花出了那么多热爱写作的人,不能不说有贾平凹的影响。这个可能也算是贾平凹意外的一个贡献吧。

如果说这两篇文章算是一个起点的话,开篇的话,接下来作者便大量地描述棣花镇上的各种奇伟之人和他们的传奇故事。这些传奇人物里,有圪崂湾里的山中拳师许一拳,他令土匪闻之丧胆,令闽南挑衅武和尚拳下羞愧,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有孝义湾里三夏大忙龙口夺食之际,放弃自家收麦为妇女诊治救急的老中医,有民国年间,挖地道保护陕南游击队司令的“二先生”。这些人物身上充分体现了棣花人的豪迈之气,忠厚之风。棣花在没有被现代文明侵染之时,是一个古风盎然民人朴讷的传统乡土小镇,保留了很多有意思有道德意味的风俗民情。

棣花出文人,还出奇人。除了上面的几个传奇人物之外,还有一些奇人轶事也十分有趣,比如性格孤僻少言寡语的“倔把头”,作者也把他写得是妙趣横生。有帮贼偷自家麦子的田先生。有怒斥“害民官”的徐举人。这些貌似行止怪诞的人物背后,其实恰恰是棣花镇古老民风正直民情的一种表现。在当下机会主义盛行,拜金主义肆虐,权贵势力无所不在的情况下,这种纯粹的野生的正道的来自人性善的一面而张扬出来的不畏权势、扶危救弱、以情化人的古风,其实正逐渐消亡并趋于湮灭,所以作者不吝赞美地记录下那些古风沛然的人物的行状风貌,让我们回忆起那些可爱的人物,可爱的作风,不由得感慨系之,心向往之,并引发深深的思索。

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6)

除了对棣花有迹可寻的古风的向往和回忆,作者对棣花崇山峻岭里的动物也给予了深情和赞美。

棣花古镇东边有一个叫“天坡”的地方,坡顶上有一面刀削斧劈般的石崖,石崖上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石洞,那是狼虫虎豹栖息和出没的所在,西边有一个莲花山,莲花山又是古时棣花人“跑土匪”藏身的避难之地,自然也是怪石嶙峋,高不可攀。但在这些地方,动物们就发挥了特长,做了很多人所不能做的事,动物们做的事情却又体现了人所不具备的品德:牺牲精神,忠义精神,信实精神,慈悲精神等等。

比如传信与人的猴子,救人的柳神,智慧的野狼。他们有时候比人更可爱,更可信,更具怜悯。在这里,作者的世界观认知观自然观,很显然没有保留地流露了出来。正应了一位著名作家的话,世间最可怕的,其实不是动物,而是人。最能帮助人的不一定是人,有时候恰恰是动物。

在“岁月如歌”部分,作者写了自己经历的很多事情。第一次拿到的稿费,拿到稿费时的心情,写到自己面对一面老墙的感悟,写到自己成为别人眼里的“局长作家”的种种感慨,写到了以书为缘的几个人生故事。在“信任”、“守住底线”、“老照片”、“喜忧文学”等等篇章里,作者把自己多年来从生活到文学,从普通人到成为干部,从农民到职员的人生感慨,都毫无避讳地呈现给了读者,诚心诚意地和读者进行交流。从这些感悟里,我们再次看到一个老实的农家孩子成长的历程,和他的朴实善良的本质。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我们在第三个篇章里看到作者对父母乡邻同学友人也倾注了很多文字,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比如父亲一章,父亲在文革中遭到他的学生的陷害,备受折磨,家庭也遭受的灾难。文革结束以后,作者写信替父亲申诉,要求惩治诬告者,但父亲却宽恕了诬告者。虽则父亲有宽恕的心,但作者最后用描写诬告者悲惨的下场,曲折地表达了对诬告者的诅咒,显示了作者正当的立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诬告者凄惨落魄如乞丐般的晚年,其实正是他作恶多端的应有下场。我非常同意张书成在书中所表达的观点,我们人可以不审判,但头上的神明是会审判的,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善恶有报,毫厘不爽,人当谨记。

好的作家不光是深沉的严肃的,其实他们还有很幽默的一面。幽默也是一个作家高超的一种技艺。你仔细阅读大作家的东西,文字里面都有一种深沉的幽默感,或者是活泼的幽默感。比如像莫言,比如像贾平凹,他们其实都挺幽默的,贾平凹老师就很会说冷笑话,言语不多,冷不丁冒出一句,让你半天回不过神,然后发笑,笑得酣畅淋漓。我认为没有幽默感的作家不会是一个好作家,至少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好作家,幽默是人生的智慧,幽默是对人生看透后的泰然处之,幽默是对人性的深层把握。

张书成的这本《棣花细语》里也有很多轻松幽默的篇章,读得让人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比如《一个鼠药骗子的自白》,作者借一个卖假老鼠药的骗子之口,讲述了在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坑蒙拐骗,商业欺诈。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轻松活泼酣畅淋漓,鼠药骗子狡诈又机智,我不由得大声朗读了起来,可是在朗读的过程中间,我又不由自主地转换了一种陕西方言的口吻,我觉着用陕西话可能更能体现骗子的那种状态。我朗读之后,在喜马拉雅上面播放了一下,很多人说,哎呀,你用陕西话朗读以后,那个骗子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我想,根本不是我读得好,是这篇文章写得好。

还有一篇文章叫《斗顽鼠》,写作者和家里的一只狡诈的老鼠斗智斗勇的过程,也写得诙谐幽默,生动有趣。这篇文章,我又忍不住用陕北话朗诵了一遍,好多朋友也反映说他们边听边笑,不是微笑是大笑,笑得肚子疼。我心想,也还不是我读得好,我读的陕北话,本来是“铜川陕北话”,也很不标准,说到底还是文章写得好。

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7)

总之,《棣花细语》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把它定义为“秦岭深处的历史记忆”,我们沿着这本书,我们循着这本书提供的场景、人物、故事,一路走来,我们便寻到了棣花古镇的历史脉络,寻到了散落在梨花古镇上的时间的碎片,我们便捡拾到了一个在秦岭南坡的崇山峡谷丹江之岸的关于人与动物以及植物的诸多故事。一个有特殊地貌和特殊风情,特殊水气特殊山岚特别山风特殊云霓的古镇的远古风情和当下状态。我们沿着作者笔下贾平凹的清风街和古铜色的钟楼,一路走一路触摸,一直走到我们纷繁多变的当下。

正如作者在书的序言里所说:《棣花细语》里的文章,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没有昔日的“高大全”和今日的“白富美”,更没有丰乳肥臀……我只是以棣花人的视角来记录棣花的往昔,我只是饱含对家乡的热爱,用笨拙的笔触描写棣花的故事,引起对过往岁月的回味和记忆。

我得到这本书之后,张书成老师谦逊地让我提宝贵意见。

要说我有什么意见?我是觉得这本书的名字有点太小气了,跟这本书的内容不太匹配。可是仔细想了想,似乎“细语”也无可不当,它确实是作者慢声细语的讲述,但我读了以后产生的震撼,不是“细语”的感觉,而是雷鸣电闪一般的,所以他应该有一个更大气的名字。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名字,我似乎也想不出来。

山清冬暖散文精选(秦岭深处的时光碎屑一一读张书成的散文集棣花细语)(8)

作者简介:

东篱:陕西铜川人,陕西省文化厅百名优秀人才之一。陕西著名女作家。曾工作于铜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出版有长篇小说《婚后不言爱》《婚戒》《生父》《香》《远去的矿山》五部,其中《远去的矿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作品以凌厉的风格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受到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读者群。贾平凹称赞其长篇小说《远去的矿山》:我读了《远去的矿山》那书,很让我震撼,写得好啊,那么硬朗,那么扎心,那么令人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