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蠢肥杂货铺大家好,我是蠢肥,一个喜欢骑单车的摄像民工最近手痒自己组装了这辆集各种矛盾元素于一身内变速通勤车,就好比一双休闲运动拖鞋,各种毫无相关甚至是相反的东西混搭在一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死飞自行车太难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死飞自行车太难踩(两千多组死飞车架内变速)

死飞自行车太难踩

作者 : 蠢肥杂货铺

大家好,我是蠢肥,一个喜欢骑单车的摄像民工。最近手痒自己组装了这辆集各种矛盾元素于一身内变速通勤车,就好比一双休闲运动拖鞋,各种毫无相关甚至是相反的东西混搭在一起。

它是死飞车架,但用的是活飞。

它有变速,但它是内变速。

装了锁踏,却是单边山地锁踏。

轮组是内置辐条帽和破风辐条,但是最高档位用90的踏频也就时速30公里。

相信专业人士看了我的车都要直摇头。

选车架的过程:

故事从某个夜晚说起,平平无奇地打工一天回家,像往常一样出地铁站找我的自行车。却发现跟了我4年的小红被偷了,尽管找回的几率很低,但我还是报案了。找不找得回是办事人员的能力问题,但报不报案是我的态度问题。毕竟这辆451弯把Y架折叠车花了我很多心血,直接空手回家不好吧。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我这种不作不死,折腾到底的性格,肯定要自己动手组一辆车。我在某宝逛了一圈,综合各项因素,找到这个铝合金死飞车架,相比公路车架外形更加简洁干练。正好可以实现我六年前的想法——死飞车架配内变速花鼓。没有肉眼可见的飞轮和后拨,整个车看起来有种骨感美。

▲几百块的海啸死飞车架,涂装和做工非常满意

折腾内变速花鼓:

内变速的买菜特性注定让它在运动上不受待见,为了弥补内变速的缺点,我要自己编个好点的轮组,麒麟车圈、破风辐条加内置辐条帽,势必要让大家喜欢上内变速!

▲禧玛诺内七变速花鼓,比同体积电动机还重

但是理性告诉我,所谓的气动,在时速低于30公里时没有多大作用,再说了好多几千上万的碳纤维轮组不也是圆条配外置辐条帽?——所以我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外观简洁。

▲气不气动的不清楚,总之就是很简洁

内变速花鼓孔数有32孔或36孔,对于我来说太多了,我觉得24孔或28孔比较理想,所以我采用跳编法,36孔花鼓用24根辐条编成轮组。编出来的轮组以我的腿力,感觉不出有大问题。

▲跳编的轮组

不过我踩了个不算坑的小坑,就是我原来想法是驱动侧2X编法,非驱动侧直拉编法。实际上,跳编法直拉,会导致一半的辐条没法孔对孔连接,只能把辐条斜着。虽然我骑着没问题,但是我看着总有点不舒服。

▲跳编直拉示例图

有个坑一定要注意,这个坑我也跳进去了。内变速虽然有“变速”两个字,但是它配套的飞轮是单速飞轮。同样的,与之搭配的链条、牙盘片,也要用单速规格。

骑行体验:

内变速确实比较休闲,说人话就是,传动效率不如外变速。总感觉力量没法完全发挥的感觉,但不是大问题,基本满足我的需求,时速25公里轻松巡航,引起两个骑电动车大叔的兴趣,一位问我是不是加了电机,一位问是不是日本车。

▲牙盘确实小了

体验发现6档的传动效率最高,但是之前为了爬坡,选了小牙盘。参加骑游,平路被超是正常的,爬坡超车,骑友还说我这么厉害骑单速车爬坡。现在我想换成39T的牙盘,让6档这个效率最高的档位,可以80踏频达到时速25公里

马牌轮胎我是第一次使用,搭配正内外胎,除了要每周打气,对它非常满意,25C滤震堪比世文马拉松32C,滚阻低,防滑不错。

▲通勤不能没有挡泥板

总的来说,轻便的铝合金车架配上内变速花鼓,确实可以成为很好的城市通勤车。然而我个人认为死飞车架并不太适合作为通勤车,因为不能安装挡泥板、轮胎最大只兼容25、没有过线座和水壶架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别看中国自行车品牌不少,但其实单车种类还是太少了,差异化做的并不明显。可能国内自行车市场太小众了,做出我想要的车,在国内能卖多少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