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原名谢婉莹,人如其名,冰清玉洁,文雅娴静。福建长乐人,是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她在写作上,她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充满童真、母爱与自然美的心灵,温暖世人;在翻译上,她的纪伯伦、泰戈尔译作版本流传于世;她的一生注入了无限温情的文字,充满了澄澈之美的世纪人生与“爱的哲学”。

一,博览群书,书写文字

有人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她7岁开始,博览群书,满腹学识。她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传》《天雨花》《东周列国志》等名著,还有《孝女耐儿传》《黑奴吁天录》等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最后竟将“说部丛书”全部看完了。这些书籍在婉莹的脑海中变化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她可以把它们放在心里,也可以把它们流利地讲出来。

她书香浸染日久,就会日渐玲珑,言语有味,气质脱俗,书卷气十足,她喜欢摘录生活的片段,然后赋予其丰富而深厚的感情,再形成一段段自己的文字。

冰心对文字的爱是深到骨子里面的,浓烈而炙热,真诚而动人,像阳光一样温暖,像春风一样自然。她在少女时代展露出了写作上的过人才华,她的文笔流畅、思路新奇,读其文章者无不称赞。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有很多讴歌母亲的文字,催人泪下、直抵心灵。

“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的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八》)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日积月累,书籍变成了冰心形影不离的好伙伴,那些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内容,让她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饱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西方文学名著,这为婉莹日后空灵清澈的写作风格打下了基础。她对文学的热爱达到痴迷的程度,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崇敬之情。正因为如此,冰心才能厚积薄发正因为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未来的冰心才能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富有时代性、文学性的文章,在文坛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凌云剑笔,定位方向

如果说冰心的文章起初是一只漂亮的小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业的磨炼,这只漂亮的小鹰将成长为一只真正的雄鹰,只要有广阔的天空,就会有它自由而有力的飞翔。

1919年5月4日,北京发生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市民、工商人士等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等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将冰心的爱国情怀激发出来,时势造英雄,父亲曾经的教诲在耳边萦绕,她要用自己的力量捍卫自己的祖国。但冰心没有想到,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她人生轨迹真正地发生了变化,她未来将不是做一名医生,而是朝着作家的方向走近。

五四运动让婉莹的写作有了方向,她的文章充满了正义感,她自己也参加到各种爱国行动中去。

在北洋政府准备签署“巴黎和约”时,爱国之心,让她成为联合会的积极分子。冒着被镇压、被捕甚至被杀害的危险,积极奔走宣传。

在舆论风潮的风口浪尖,顶不住巨大的压力,北洋政府最后不得不罢免了张宗祥、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签署“巴黎和约”。但北洋军阀政府收买了几个学生中的腐败分子作为原告,十多名爱国的无辜学生本是受害者,却作为被告出现在庭审现场,著名的律师刘崇佑在庭审现场为爱国学生辩护,他的辩护激昂悲怆,沉痛精彩,冰心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她听得痛快淋漓并深深地受到触动。回到家中,便将自己在庭审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像将满腹的慷慨之言全部倾吐而出。

《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是婉莹第一篇正式的文章,旨在揭露北洋政府的黑幕。发表《晨报》的自由论坛专栏里,这也是冰心在文学路上跨出的第一步。

四,文铺锦绣,佳作连连

1920年,,冰心所在的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迎来了与男校合并的空前景象,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

冰心将学校合并的盛况一一记载,当时的场景详细地跃然纸上,后此文发表在《燕大季刊》上:“当此时事变迁,新陈代谢的时候,我们自然不应当恋旧拒新……对于这神龙出没的旧匾/额,却也不能不低徊感慨呵!”

看到学校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句校训是由《圣经》里的两句话融合而成的。冰心就写了一篇《自由——真理——服务》——发表在《燕大季刊》上。“一切从心所欲,又无一不含于爱,这时便是‘自由’。”“真理就是一个字:‘爱’。”“爱”的思想对冰心的影响很大,也体现在冰心很多作品当中。

当时很多社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使许多仁人志士心灰意冷,爱国学生的精神萎靡。冰心就用一篇积极阳光的文章唤起大家的热情,她从现实取材,创作了短篇小说《世界上有的是快乐……光明》。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之后的一位青年,因对现实失望,于是决定跳海自杀。当他正要结束生命的时候,却遇到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孩子们对他说:“先生!世界上有的是光明,有的是快乐,请你自己去找吧!

小男孩的话就像寒冷黑夜中一缕温暖的阳光,让绝望的男子又重拾对生活的希望。这篇小说虽不能说可以拯救人的灵魂,却是当时沉重的文学氛围中的一股清流,它反映了冰心思想中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一面。冰心总是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也期待这种光明照耀到其他人身上。

在和平年代,文章可以歌颂盛世,抒发个人感情,而在动乱的时期,好文章是可以救国图存的武器。

冰心的文思泉涌、佳作不断。每一篇都能汇入时代的江海,激起翻腾的浪花,让无数人读后拍手称赞。爱国青年读了她的作品后被深深打动。

1920年12月,冰心在《燕大季刊》上发表了新诗《影响》

1921年1月,《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一期出版,冰心创作的散文《笑》排在了创作栏的第一篇。她的白话散文《寄小读者》《往事》《山中杂记》等作品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冰心将母爱和父爱融入爱国情怀中,并将之写进小说里,《超人》和《海上》将冰心的这种感情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繁星》和《春水》都是冰心的经典之作,无数首清丽的小诗如纷飞而落的花瓣,扑面而来的是阵阵芬芳和感动。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赞颂母爱,她将神圣的母爱、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谱写了让人深深陶醉的《繁星》《春水》,冰心爱孩子,《好妈妈》《我的秘密》《雨后》等作品都是写童真童趣,更表达了儿童的正义和勇敢,传达正能量的佳作。

五、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

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

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

名人惜书如命的故事(冰心玉洁定写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