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自由度表示方法(3-2-1法则和零件自由度)(1)

基准是指理论正确是点、线、面或者组合在一起。在一个零件上,基准一般作为零件尺寸评价的参考要素。这些点、线、面存在于三个相互垂直的相交平面上,这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就叫做基准框架。基准框架的三个平面不一定可以测量得到,也可能是虚拟存在于零件空间中,通过基准框架,可以确定零件的准确位置,从而对零件的位置进行约束。

在基准框架中,即XYZ坐标系中,一个零件可以通过6个自由度来约束。这6个自由度分别是X轴、Y轴、Z轴的旋转,X轴、Y轴、Z轴的平移,当一个零件这6个自由度都存在约束时,这个零件在基准框架中被完全约束。

在三基准面组成的基准框架中,零件自由度的约束需遵循3-2-1法则。当零件放置在第一个基准平面时,这个基准平面可以约束零件3个自由度;和零件贴合的第二个基准平面,可以约束零件2个自由度;最后一个贴合零件的基准平面约束零件1个自由度。

6个自由度表示方法(3-2-1法则和零件自由度)(2)

所以只要保证第一基准面有 3个点接触,第二基准面有2个点接触,第三基准面有1个点接触,就能保证零件的6个自由度被完全约束,也就是完全约束一个零件在空间中的位置,这就是3-2-1法则的原理。

6个自由度表示方法(3-2-1法则和零件自由度)(3)

图中立方体通过三个面和基准框架的三个平面重合,从而使得这个立方体在基准框架中被完全约束。根据 3-2-1法则,不同基准平面与立方体表面贴合的顺序不同,不同基准平面控制自由度的个数也不相同。

6个自由度表示方法(3-2-1法则和零件自由度)(4)

假定这个零件先和 XY平面贴合,再和XZ平面贴合,最后再和YZ平面贴合,则第一基准平面为XY平面,XY平面约束Z轴移动、X轴转动、Y轴转动共3个自由度(红色标示);第二基准平面为XZ平面,XZ平面约束Z轴转动、Y轴移动2个自由度(绿色标示);第三基准平面为YZ平面,YZ平面约束X轴移动即1个自由度(蓝色标示)。

6个自由度表示方法(3-2-1法则和零件自由度)(5)

当零件和YZ平面先贴合,再和XY平面贴合,最后和XZ平面贴合时,第一基准平面为YZ平面,YZ平面约束X轴移动、Y轴转动、Z轴转动共3个自由度(红色标示);第二基准平面为XY平面,XY平面约束Z轴移动、X轴转动2个自由度(绿色标示);第三基准平面为XZ平面,XZ平面约束Y轴移动即1个自由度(蓝色标示)。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以加深理解3-2-1法则中基准平面如何约束零件自由度。从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到,第一基准平面都是约束零件3个自由度,第二基准平面只约束了2个零件自由度,最后一个平面约束1个零件自由度。对于一个平面,最多都可以约束零件3个自由度,为什么不同基准平面约束零件自由度的个数会不同了?

我们具体来分析这个例子,XY平面最多可约束Z轴移动、X轴转动、Y轴转动;XZ平面最多可约束Y轴移动、X轴转动、Z轴转动;YZ平面最多可约束X轴移动、Y轴转动、Z轴转动。我们会发现XY平面和XZ平面都可以约束X轴转动;XY平面和YZ平面都可以约束Y轴转动;XZ平面和YZ平面都可以约束Z轴转动。这样一来,会有两个平面都可以约束同一个自由度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保证基准平面约束自由度的唯一性,需要对基准平面约束零件自由度的情况进行定义。

在基准框架中,第一基准可以约束的自由度,第二第三基准不再约束;第二基准可以约束的自由度,第三基准不再约束。这样一来,避免了两个基准重复约束同一个自由度的情况,使得基准约束的零件自由度具有唯一性。同时,这也和3-2-1法则原理相同,使得零件在同一基准框架下空间位置的约束具有唯一性。

3-2-1法则除了约束零件自由度,对于零件的设计和检测也具有指导意义。在设计时,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功能(即装配顺序),确定零件的基准和基准顺序,基准顺序不同,其装配的顺序亦不相同,从而使得可以直接从图纸表达出零件的装配顺序,方便不同部门,不同公司之间的产品交流。在检测时,除了需要构造或者测量图纸中的基准,还需要按图纸的基准顺序来建立坐标系,即第二基准不约束第一基准可约束的自由度,第三基准不约束第二基准可约束的自由度,这样得到的结果才能保持和图纸一致,从而保持了和设计的一致。

6个自由度表示方法(3-2-1法则和零件自由度)(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