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1)

这是非常著名的赫里福德世界地图,绘制于中世纪的1300年左右。也是目前保持最为完好的中世纪世界地图之一。或许你会觉得根本看不懂其中的图标,那是因为你并不理解当时人对世界的认识。

在古代中国人的方向观念里,北边是最尊贵的方向。这是因为中国世界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南方的季风带来的雨水和温暖意味着生机和财富。因,此南面之尊就有了王侯之位的意思。而对于北回归线以南的蛮族,中国人称之为北户,是因为他们不用尊重坐北朝南的建筑原则。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2)

中世纪基督徒与穆斯林的世界观

但赫里福德世界地图是以东为上方向的。对于当时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而言,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也被尊为新生和生命的方向。所以是人间天堂的大体位置。反过来的西方自然是代表着死亡、没落与衰败,而北方意味着冰封和死亡。

从地图形制上看,这是一份非常典型的T-O地图:世界三分为亚非欧三块,尼罗河分开亚洲和非洲,顿河分开欧洲和亚洲,三洲之间是地中海和海上的诸岛。其他的O-T图上会有风带和温带的划分,这种画法更符合真实的比例。但是这份地图的相对位置却比较失真,其比例体现的是宗教的信仰和世界的相对位置,将宗教元素和现实地理位置融合到了一起。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3)

典型的中世纪 T-O地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4)

地图上的这个圆球 代表着伊甸园

所以在这幅地图的最东端,玛利亚抱着基督耶稣的位置,就是伊甸园。上面有着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的那一瞬间的场景,这意味着人类堕落的开始。而与之相对的遥远西方是直布罗陀海峡上的赫拉克勒斯之柱。所以北方在全图的最左侧,而南方在地图的最右边。由此可见,世界的真正坐标方位,就是人们心中的信仰。过了赫拉克勒斯之柱,图例上就会写道:过了此地,什么都没有。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大西洋以西的世界是缺乏认识。

英格兰和不列颠群岛位于一个香肠形的岛屿上,挤在地图的左下角。穿过英吉利海峡到了欧洲大陆之后,各种地理事物也会变得更加清晰和熟悉。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5)

地图上的不列颠群岛位置

虽然大陆依旧是一个不规则、很失真的喇叭形,但是上面巴黎、罗马等城市的位置依旧依稀可见。在地图的南部,有地中海上一系列的小岛屿,包括马略卡岛、撒丁岛等海岛,还有三角形的大岛屿西西里岛。西西里岛的上边有一个子弹型的克里特岛,作者在上面画了一个地标:代达罗斯的迷宫。那里是米诺斯国王囚禁米诺陶洛斯的囚牢,也是雅典英雄提修斯建立功勋的地方。

在克里特岛的上面,地中海一分为二。右边是尼罗河出海口,左边是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接着向左上方移动目光,就是有着太阳神巨像的罗德岛。在三角形欧洲大陆的最东端,就是欧洲大陆的东南角--君士坦丁堡的所在地。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6)

地图上的耶路撒冷城造型

按照中世纪欧洲的观念,世界地图的中心就是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周围,散布着以法连山、橄榄山、约沙法谷,以及西奈山,还有俄摩拉、索多玛等地。

距离耶路撒冷越远,地图上的景观就越来越离谱。很多地理事物都在中世纪欧洲人的活动范围之外,所以只能借助之前的希罗多德、普林丽等人的著作,乃至古希腊的神话。比如亚美尼亚附近绘有一条诺亚方舟、黑海东岸会有金羊毛......这显然源自古希腊伊阿宋探险的传奇。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7)

地图作者也特意标注了 诺亚方舟位置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8)

地图上的印度位置

印度的位置有一只老虎和一只蝎尾狮在徘徊,亚洲中部有斯基泰游牧民在游牧活动。在地图的右边,中世纪观念的里的南边,是广大的非洲。

在埃及的位置有几个帐篷,象征着亚历山大大帝远征的痕迹。在地图更加偏南的地方,还有一些无头人、眼睛和嘴巴长在胸口的人、翘腿人、无耳人、独腿人等族群。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9)

地图上所描绘的非洲独脚人

虽然罗马帝国时代的地图已经失传,但是中世纪的绘图人依旧以罗马帝国严谨的绘图技术为楷模。地图的左上角有这样一段图例:尤里乌斯-凯撒决定开始测量地球上的大陆。他还派出了人马前去各个方向测量路程。

在地图的右下角有一个对着怪物挥手的骑士。到了地图的左下角,有打扮成教皇模样、正在接见派出的测量员,并下达了“深入世界各地,向元老院报告世界各地的情况”。奥古斯都、凯撒和基督耶稣的形象出现在同一图中,似乎体现了“归上帝的归上帝,归凯撒的归凯撒”的原则。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10)

躲在地图一角的 罗马皇帝屋大维

由于受制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活动范围,所以很多亚欧大陆的知识空白需要靠古典学、文学乃至神话去填补。这就是整份地图显现文化层叠特点的原因。但是地图是按照耶路撒冷为中心向四周铺展的,所以离信仰中心越远,就越容易被画成比例失衡的状态。

波士顿美术馆藏古代(堪称中世纪典范的赫里福德地图)(11)

整幅地图都在表达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观

整个世界地图体现出的世界里,有一部分知识来源于修道院对古代知识的保存,一部分则是来源于十字军东征时。但地图本身还是起到串联性作用的,体现了中世纪时代驳杂而斑斓的知识谱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