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等4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今天就带大家看下新企业资质标准对建造师人员配置提出了怎样的明确标准。
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综合资质、施工总承包资质(分甲乙两级)、专业承包资质(分甲乙两级)和专业作业资质4个序列,再度明确对企业建造师数量配置要求。
01 建筑企业资质改革的背景
回顾我国建筑业资质改革历史,其中对我们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在2016年住建部发布的通知:其中提到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但是,2020年7月住建部再次发布《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其中也表示了正在考虑重新对企业资质标准做出调整和规定。
我国真正开始建筑资质的合规化是在2016年左右,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也大都是5年,在这关键节点,改革也迫在眉睫。那么新版资质与旧版相比,尤其是建造师数量要求上,都有哪些变化呢?
02 资质改革对建造师数量要求
我们知道,住建部一般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大概率就是改革后的正式版本。此次建筑企业资质改革相较于2014年版本(现行版本),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资质分类分级减少
原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调整为综合、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且施工专业承包序列从36个类别精简到现在的18个类别。为了大家方便直观看出变化,老张专门做了以下表格:
现行方案(2014年版) |
改革后 | ||
分类 |
说明 |
分类 |
说明 |
施工总承包资质 |
特、一、二、三级 |
施工综合资质(新增) |
原特级,不分类别等级 |
施工总承包资质 |
甲乙两级 | ||
专业承包资质 |
一、二、三级36类 |
专业承包资质 |
甲乙两级18类(部分专业不分) |
施工劳务资质 |
不分类别和等级 |
专业作业资质 |
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
二、各等级资质明确建造师数量要求
建造师由2016年以后的“没有要求”调整为:
①综合资质需要50位一级建造师,其中申报施工综合资质的2项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对应专业的一级注册建造师均不少于20人。
②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需10位一级建造师(部分资质对专业也做出了要求);专业承包甲级资质需要5-10位一级建造师。
③施工总承包乙级资质均需要5-8位注册建造师(部分资质对技术负责人、一级建造师、专业人员做出要求;铁路工程乙级资质较为特殊,需求一级建造师数量为3人);专业承包乙级资质均需要3-5位注册建造师,且对专业要求均作出明确要求。
03 改革产生的深远影响
对企业来说:
企业承接业务范围变广,发展空间变大。
首先,施工资质序列中,增设了施工综合资质序列(原10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的任一类,即可换发综合资质),施工综合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类工程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业务,业务范围显然增加。
其次,原先的一、二、三级资质调整为甲、乙两级资质。原先占比最大的三级资质在调整为一级资质之后也将从中受益,这对中小企业是极大的利好,有利于企业孵化和成长,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但对二级资质企业来说,面对新加入的三级企业大军,竞标压力可想而知。
对个人来说:
1、建造师需求变大,证书含金量增加
从2014年提出建造师数量需求,到2016年简化企业资质部分指标,再到如今重新明确建筑企业资质对建造师的数量要求。
今后在建筑行业工作,“持证上岗”将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包括一建在内的多类职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也在降低。
2022年2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等4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在此,资质改革内容已经很明晰了,涉及到人员数量、业绩指标、增值税等,一场关乎整个建筑行业的改革越来越近!
没错,改革后的升级难度不仅仅是体现在考核指标上,还有后期大数据的查询通道、各部门网站的相互协作和互联互通、建设部门核查力度等都会让资质审批难度提高一个台阶,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申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