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元赐福,指的是道教的三官:即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三官的诞辰分别对应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将这三天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在古代三元节不止民间在过,官方也相当重视,甚至在宋朝时还有假期。据《中华风俗志》记载:

“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望,指的就是望日,即农历每个月十五为望日,也就是月圆之日。十月十五是下元节,民间传说是解厄水官的诞辰,这一天,也会有修斋设醮诵经祭拜神灵的人。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是哪一天(为什么上元节和中元节人声鼎沸)(1)

下元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下元日、下元、十月半等,与上元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半并称,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上元节与中元节依旧人声鼎沸,而下元节却是门口罗雀。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主要有这几个,一是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得到了儒家和佛家信仰的加持,增加了节日的内涵底蕴;

二是社会伦理方面内涵影响,上元节的团圆内涵,下元节的孝道文化;三是下元节衰弱的根本原因最终还是离不开道教文化的衰落与式微。

下元节与上元节和中元节相比,除了道教的水官信仰之外,既没有其他教派背书,也少了传统伦理的影响,于是乎底蕴内涵略有不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受到的冲击就较为明显。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是哪一天(为什么上元节和中元节人声鼎沸)(2)

直到今日,已经很少有人再过下元节,只有在较为偏僻的农村才可以看到下元节的一丝意蕴。例如福建等地还存在的祭水习俗,祭祀祖先、亡灵的习俗以及浙江温州一带的祭祀“烊五爷”的习俗等。

据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的记录:

“(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可见宋代时下元节的盛大,不仅是民间,连官方也会设斋建醮以享祭神灵,或是祈求清除灾厄,或是祭祀祖先亡人。

对于下元节此类逐渐消亡的传统节日,该怎么传承发展呢,笔者认为,除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之外,可以在保留的基础上创新,例如解厄文化可以发展成祈福、祝愿类的节日文化。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是哪一天(为什么上元节和中元节人声鼎沸)(3)

而祭祀祖先亡灵,是慎终追远,对于死亡的态度,是一种宝贵的生命体验。有人说,人一生需要死两次,一次是肉体的死亡,一次是记忆的死亡。

当一个人再也没有人记得他,那他就永远的死亡了。所以祭祀祖先,一来可以给生者以安慰,二来也是对先人的记忆与怀念,尽到为人子孙的义务。

同时,下元节是传统的道教的节日,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有很多理念和理论依旧具有极强的活力。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是哪一天(为什么上元节和中元节人声鼎沸)(4)

道教的思想、仪轨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的传承、发扬,对于提升文化自信、思想自信和民族自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复兴传统节日的目的并不是需要大家都大张旗鼓的来过这个节日,而是保留这个节日合理的文化内容、节日习俗,使得节日能够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延续,让有心过这个节日的同胞们有选择的余地。

在若干年后,中华文化依旧能够五彩缤纷,百花齐放,也许这就是复兴某些消亡的传统节日,保护消亡的民族文化的意义及价值吧。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是哪一天(为什么上元节和中元节人声鼎沸)(5)

对于下元节,你还有其他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朱子瑞;图/网络(致谢,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