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1)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造就了当今的社会,而存储器的百年发展也同样的惊人的;

从最初的打孔机到现在的蓝光DVD,存储器每一步的发展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下面就让我们寻着这条脚印再来回顾下它的发展史,看看是否还能唤起你曾经的记忆;

相对最早期的打孔纸卡以及穿孔纸带都以离我们太久远,不妨让我们从最初开始回忆吧~

竹简与纸张

竹简是中国古代使用的记录文字的工具,后来被纸张取代。(不要纠结于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哈哈哈)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2)

选数管

选数管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电子存储装置,是一种有直观存储转为机器存储的装置。

穿孔卡

穿孔卡片用于输入数据和程序,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仍有广泛应用。

一条Fortran程序表达式Z(1)=Y W(1)所对应的穿孔卡和穿孔卡片阅读器。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3)

磁带

磁带是从1951年起被作为数据存储设备使用的,当时被称为UNISERVO。

图最早的磁带机可以每秒传输7200个字符,这套磁带长达365米。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出现了小型的盒式磁带,长度为90分钟的磁带每一面可以记录大约660KB的数据。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4)

硬盘驱动器

第一款硬盘驱动器是IBM Model 350 Disk File,于1956年制造。

其中包含了50张24inch盘片,而总容量不到5MB。

收割容量突破1GB的硬盘是IBM在1980年制造的IBM3380,总容量为2.25GB,重约250kg.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5)

6软盘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6)

软盘由IBM在1971年引入,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被广泛使用,最初为8inch盘,之后为5.25inch和3.5inch盘。

1971年最早的软盘容量为79.9KB,并是只读的,一年后有了可读写的版本。

图为一张软盘和软盘驱动器,软盘的最大容量为200MB左右,叫做ZIP盘,目前已被淘汰。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7)

光盘

早先的光盘只用于电影行业,第一款光盘于1987年进入市场。

直径为30cm,每一面可以记录60分钟的视频或音频。

如今,光盘技术已经突飞猛进。存储密度不断提高;

已经出现了CD-ROM、DVD、D9、D18、蓝光技术。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8)

Flash芯片和卡式存储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后半期也固态硅芯片出现了。

其代表有专用数字电路芯片、通用数字CPU芯片、RAM芯片、Flash芯片等。

其中Flash芯片就是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芯片。可以将Flash芯片用USB接口接入主机总线网络。

这种集成USB接口的小型存储便携设备就是U盘,或者说叫闪存。

目前一块小小的Flash芯片最多可以存储32GB甚至更高的数据。

存储卡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Flash芯片集成产品。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9)

磁盘阵列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网络日益发达,世界日益变小,人类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原本做不到的想法,信息爆炸导致数据更是成倍地爆炸。

于是,硬盘的容量也不断“爆炸”,SATA硬盘目前已经可以在一个盘体内实现1TB的容量。

同时硬盘的单碟容量也在不断地增加,320GB容量单碟已经实现。

然而,单块磁盘目前所能提供的存储容量和速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所以磁盘阵列就应运而生。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10)

大型网络化磁盘阵列

随着磁盘阵列技术的发展和IT系统需求的不断升级,大型网络化磁盘阵列出现了。这也是要叙述的重点内容。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11)

不过话说回来,存储设备,出现至今,无论是体积、外形、性能还是存储容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存储设备为例,它在几十年的发展时间里向着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的方向发展。

闪存卡

不到10年,闪存卡的容量已经从128MB增长到128GB。

机械硬盘

1956年,世界上第一款硬盘诞生,容量仅5MB,重量却达到了一吨。

现在,台式机硬盘普遍为3.5英寸大小,容量可达4TB,容量6TB的产品目前也已经诞生。

服务器内存

最早的服务器RAM内存诞生于1974年,外形类似汽车轮胎,容量仅为200MB,传输速度50Kbps。

现在,东芝PCIe接口的NADA闪存RAM已经可以实现单条512GB的容量,传输速度也达到2Gbps。

固态硬盘

1996年的固态硬盘仅有40MB容量、2013年则进化到960GB。磁带这种存储设备并没有消失,而是同样在进化。

1952年的磁带式驱动器容量仅为2MB,而2013年的IBM TS3500磁带库已经可以达到125PB的容量,相比机械硬盘成本更低。

而现在,我们只需要一种存储设备,那就是联想智能存储!!!

硬盘存储的原理(芯片U盘硬盘)(12)

*文章转自联想社区,作者:悲伤的小天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