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关于胡子的史事...今天拿出来分享下。

拜各种电视剧所赐,大家都以为刘备是个老实人,稳重还忠厚,从来不口出妄言。

其实不然,刘备人设的另一面,是一位舌头上带刀的段子手。

男人胡子乱刮会怎么样(男人的胡子留着别刮)(1)

当年刘备带兵入蜀,和刘璋相会,刘璋手下有一位从吏史名叫张裕,这位老兄荷尔蒙旺盛,满头满脸都是毛,跟张飞似的。

刘备便开他玩笑说,从前我们涿县姓毛的特别多,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全都有姓毛的,涿县县令就说,诸毛绕涿居乎!涿就是嘴的意思,意思是刘备嘲笑张裕嘴旁边全是毛。

张裕反唇相讥说,从前有个人,先当了潞县县令,又当涿县县令,人们称他为潞涿君。意思张裕便反嘲刘备胡子少把嘴都露出来了。

本来只是一个谁也没当真的玩笑话,没想到刘备这人记仇,后来拿下蜀中后,必须要处死张裕,连诸葛亮劝说都没用。

这事儿主要还是得怪张裕这人说话不知轻重,你说人家没胡子,就是嘲笑人家不是男人。

对于一个爷们来说,说他毛少,这可是顶级侮辱了,不杀他杀谁。

男人胡子乱刮会怎么样(男人的胡子留着别刮)(2)

古时刮胡实际上是一种耻辱的刑罚,你想啊,每个人脸上都有胡子,就你没有,像极了小公某天出门没带口罩...除了太监因为特殊原因长不了胡子,其他男人都要蓄须,毕竟古人坚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原则。

他们还会把胡须再生的速度、多寡,与生命力联系起来,阴阳五行之术更是把胡须列入肾经,胡子茂盛与否与肾功能直接挂钩。

想想也是挺难的,天天脸上挂着肾好不好的标志,想隐藏都隐藏不了…

古人还对胡须产生了很多文化、风俗上的讲究,比如不能随意剃胡须,要在专门的日子修理,《礼记·内则》就说,“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鬀”。

现在看颜值是看脸,古时看颜值是要看胡子,比如看有没有给胡子来个锡纸烫,大波浪啊这些..

胡子剪掉后也不能随便扔,要好好地保存起来。头发中如果出现白的,还要及时除去,拨掉的白发还要专门挑时间焚烧。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还记载了专门的“拔白”吉日,每月专门有一天,例如正月初四、二月初八、三月十二等等。

拔白要在正午时阳气充沛的时候,拔完即焚,这样可以使长保须发乌黑,经小工测试后发现此方法不实。

男人胡子乱刮会怎么样(男人的胡子留着别刮)(3)

在古代的刑罚中,把剃胡子当作耻辱刑的一种,谁要是被剃了个满脸精光,就是极大的耻辱。

比如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割须弃袍那一幕,一把一把地割掉胡子,乃是对其极大的精神侮辱,和电影《少林足球》里大师兄把内裤带到头上没啥两样。

胡须的不同造型,也随着年纪变化而不断变化,代表着古人不同的年纪和经历。留一字胡的人,说明他已经成家;留八字胡的人,标志他开始步入社会。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陈道明的妆容就是这样,随着年纪的变化,胡子的造型也在不断变化。初成年时没有一根胡子,后来先是上唇一点点一字胡,而后一字胡向左右延伸,变成了八字胡。

好了,本次关于古时胡须的故事就讲到这吧,我要去刮胡子了。还想听什么故事可以在底部评论区联系我,会翻你牌牌的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