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石湾陶塑技艺在此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千年锤炼,“石湾陶”已天下闻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走进非遗的科学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非遗的科学故事(激活非遗系列报道)

走进非遗的科学故事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石湾陶塑技艺在此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千年锤炼,“石湾陶”已天下闻名。

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等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诸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

2013年,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方颖图进入新石湾美术陶瓷厂,从事陶瓷创作。作为美院科班出身的陶艺从业者,方颖图选择以动物题材为主攻方向。在吸收和传承传统石湾陶艺的技法和神韵的基础上,在作品中不断融入创新的现代审美元素。用一个字概括他的作品特色,就是“萌”,其作品圆润饱满,形象亲民,蕴含着欢乐和美好的元素。

方颖图的动物题材丰富多样,以做金鱼陶塑最为拿手。2017年,其创作的作品《邂逅》,将两条狮子头金鱼在石缝间不期而遇的动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这一次,方颖图决定以金鱼为题,打造一件突破之作。为做一件区别于传统的作品,方颖图来到金鱼市场寻找灵感。

完成初步构思后,方颖图花费了大量时间来精雕细琢。从一堆不起眼的陶泥,到做成一件逼真而优美的艺术品,往往要花费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怎样雕塑才有灵动的感觉?九条鱼的布局,如何疏密聚散,同时突出每条鱼的动态不一样?由于作品体积较大,在金鱼和假山的接合上,怎样才能避免开裂,让它们连接自然和牢固?这些细节,考验着方颖图,他反复地琢磨着。

方颖图师承刘泽棉和刘健芬。刘泽棉是石湾陶艺的优秀代表,石湾陶艺世家“刘胜记”的第四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以传统人物形象为题材,其作品栩栩如生,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刘泽棉的女儿刘健芬,吸收石湾陶塑技艺传统精华,同时运用瓦脊公仔的陶塑创作手法,以仕女、孩童题材为主,走出了一条具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创作之路。

刘健芬指导方颖图说,一些细节需注意,还有结构上的把握。这对方颖图的创作有明显的提升,相对以往的动物,这次的作品不仅可爱,还强调写实。

最终,《九鱼呈祥》出炉。“九有长久之意,鱼有万事如意的含义在里面,九鱼寓意九种不同的吉祥之物。我用九条可爱的狮子头金鱼,在水中嬉戏,寓意长长久久,也可以汇聚祥和之气。” 方颖图说。

正是凭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年轻一代的陶艺从业者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成长为石湾陶艺的“生力军”。

新华社记者 刘宏宇

视频来源:佛山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