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简化汉字的讨伐越来越厉害,汉字简化,是不是“当年亲苏或者全盘苏化的遗害”?是不是解放后大陆头脑发热的产物?简化字是不是“伤了的汉字之根”?其实,早在民国就已经有了简化字的方案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民国简化字产生的过程和那个时候的简化字长什么样。

民国时期的字有多漂亮(民国时就有简化字了)(1)

南北朝书法作品

历史上,汉字的简化(当然也有繁化)一直没有停歇过。从南北朝开始,常用的楷体汉字中已有一些形体比较简单的字在民间流行,被人们称作“简体字”、“俗体”或“破体”等。现存的《水浒传》元刻本中,就已经出现了“劉”的简化字“刘”。但这些简体字长期没有取得合法地位。

钱玄同

五四以后,改革汉字的呼声逐渐高涨。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钱玄同等提出一套具体的简化方案,其中提出8种简化策略,这是第一次系统提出汉字简化方法。1923年,胡适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卷头言》中说:“中国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惊人的文法革新,他们还做了一件同样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

1935年8月21日,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这个简体字表由民国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主持制订,主要采用了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在当时又称“手头字”,也与上述《手头字第一期字汇》基本一致。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这个《第一批简体字表》,有三条选字原则:

1. 以述而不作之原则;

2. 择社会上比较通行之简体字,最先采用;

3. 原字笔画甚简者,不再求简。

民国时期的字有多漂亮(民国时就有简化字了)(2)

民国时期的字有多漂亮(民国时就有简化字了)(3)

民国时期的字有多漂亮(民国时就有简化字了)(4)

民国时期的字有多漂亮(民国时就有简化字了)(5)

民国简化字表

更多历史知识,请关注双子梦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