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农作物的风险与收益,常常成正比关系,收益越高风险也越大,不仅仅是种植失败的风险,还有市场行情变化的风险。一些种植到收获所需时间较长的农作物,往往会遭遇价格的跌宕起伏,时刻牵动着种植户们的心弦,尤其是中药材,这种变化已经是常态。

一般来说,中药材在市场上流通的基本都是干品,具有耐储的特性,一年的收成可以慢慢卖,形成库存后时刻影响着后面种植的效益。

收购价格1元一斤(去年一斤23元愁卖)(1)

​​

几乎所有的中药材都难以避免库存带来的影响,所以不少农民在选择哪种中药材的时候,都会参考库存量情况。被库存量居高不下而压垮行情的品类不在少数,比如三七、太子参、白芨等,至今价格抬不起头来,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此外,覆盆子也是这几年深受库存影响的品种,19、20年都很低迷,(干品)一斤23元的低价,也还是愁卖,就是因为库存量太大了。

​​

收购价格1元一斤(去年一斤23元愁卖)(2)

​​

覆盆子作为一种南方人比较熟悉的果子,它与树莓、三月泡等长得很相似,以前一直都是以野生的状态存在着,虽然药用历史悠久,但迟迟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需求量一直不大,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5年前后。

到了2005年以后,覆盆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但凭借它十分丰富的野生资源,一直都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的覆盆子,也很少有人掌握种植技术。

其实吃过覆盆子的朋友都知道,覆盆子果子非常轻,一棵覆盆子结果再多,也收获不了几斤,入药的覆盆子还是干品,很难吸引人们投入种植,除非价格很高。

​​

收购价格1元一斤(去年一斤23元愁卖)(3)

​​

直到2010年覆盆子才突破了50元/斤,2014年逼近100元/斤,有了充足的利润空间,才开始有人投入种植。这可以说是老天的杰作,因为覆盆子的需求不断增多,而偶发的极端天气,使得它减产严重,加剧了供不应求。

2017年覆盆子最辉煌的时候,达到了一斤170元以上,但大批果农投入种植之后,覆盆子的价格很快就崩盘了,越来越多的果子进入市场,一时消化不完,全都成了库存,只能慢慢消化。

作为年需求量不足1000吨的小众中药材,仅2019年超3000吨的产量,就要到今年才消化得完,所以覆盆子这两年被库存压得​喘不过起​来,一直在20几元挣扎,直到今年涨价翻倍,到达一斤46元左右。

​​

收购价格1元一斤(去年一斤23元愁卖)(4)

​​

覆盆子在每年的4、5月份产新,但受到库存的影响,覆盆子的价格变化显得有点滞后。由于这两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倒春寒现象,正是临近覆盆子采收的时候,导致覆盆子都出现了减产,库存得到了一定的消化,在逐步消化的过程中,随着库存量的减少,价格才渐渐地上涨上来。

在低价的前两年,也有不少种植户难以承受覆盆子的低价,纷纷放弃种植,这从另一方面影响到了覆盆子的产量。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使得覆盆子的被商贩们看好,有了涨价的基础,从而积极地进行收购。

​​

收购价格1元一斤(去年一斤23元愁卖)(5)

​​

不过在一些种植户看来,覆盆子的辉煌与低迷变化得太快,而种下到采收需要3年时间,一下就错过了行情,即使现在涨价,也不代表明年4、5月份采收的价格就会有好价格。所以有一些农民放弃后,不想再种植也是很能理解的,若是出现一次几千吨的丰收,就能满足好几年的需求,又将陷入涨价遥遥无期的挣扎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