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是普通的一年,

这一年,著名教育家马寅初去世了。

这一年,韩寒出生了,他后来成了著名作家。

这一年,路金波7岁了,他后来成了著名出版人。

他旗下签约主要作者有韩寒、易中天、冯唐、庆山、蔡崇达、戴建业、罗翔、杨红樱、严歌苓、杨澜、李筱懿、张皓宸、六神磊磊、乔乔·莫伊斯、弗雷德里克 · 巴克曼、李继宏等。

2000年前后曾靠写文章出名,以笔名“李寻欢”与宁财神、邢育森并称为“网络文学三驾马车”。


今天就来聊聊他的故事。

王朔和韩寒是什么电视剧(韩寒安妮宝贝王朔背后的男人)(1)

01

痞子蔡29岁写出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火遍了大江南北。它不仅刺激了万千少男少女的荷尔蒙,也鼓动着蠢蠢欲动的文艺少年。

他们之中就包括河南人路金波。

他以“李寻欢”为笔名,奋起直追写出的《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在古城热线、天涯等网络社区名声大噪。

当时的中文文学网站都来转载,以致于李寻欢的人气一度超过了17岁即已成名的韩寒。他的粉丝们后来经常吹牛逼说:

2000万网民中,有1500万人都看过他的小说。

第二年北漂的时候,李寻欢“顺路”去人人网跑了个龙套,上了22天班,拿了5万多块。22个工作日中,有15天在接受采访,一夜之间人们都知道了:

风云人物来到了人人网。

2000年9月,他最终决定南下,加入上海的榕树下做了内容总监。在门前长满高大梧桐树的建京大厦里,他见到了与自己齐名的另外两个人。

一个是宁财神。他靠着《无数次亲密接触》成为了天涯社区文学版的“男一号”;深受王朔的影响,他的作品轻松搞笑,号称“第一幽默才子”。

另一个是邢育森。他的小说作品《活得像个人样》在网上一炮打响,迅速被所有中文网站转载,后来的多部网文也和四大名著一起被刻入盗版盘四处贩卖。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IP拨号上网的年代,一个小时网费三十几元,但总有大批粉丝天天上网催他们更新。

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不仅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代网民,还踏着网络文学的风潮拥有了江湖名号。

盛名之下,万千追捧,就连作家吴过也为他们摇旗呐喊,将“网络文学三驾马车”的荣誉称号送给了三人。

风云际会沧海流,风头无两的榕树可不止“三驾马车”,还有当时的上海网络作协会长、作家陈村加盟,担任首任艺术总监;后来,从银行辞职的安妮宝贝也来了,担任网站编辑。

梧桐树掩映下的办公室总是嘻嘻哈哈,有人在里面养着小仓鼠,还有人种了一颗假的榕树;每个工作日的下午茶时间,大家总喜欢抢东西吃。

星河滚烫,时光流淌。李寻欢和他的同事们成为了时代的人物,榕树下也成了网络文学的先锋,慕容雪村、步非烟、沧月、饶雪漫、郭敬明都先后从这里走出。

多年以后,在“网络文学20周年回顾”的主题讲座上,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追忆并总结说:

在榕树下,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梦想实现,平凡人都能执起笔来。

02

最辉煌的时候,榕树下每日投稿量在 5000 篇左右,拥有 450 万注册用户,连新浪和搜狐的点击量都追赶不上。

朱威廉去上海出差的时候碰到了丁三石,后者问他要不要收购163邮箱。

不同于现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流量还没有办法直接快速变现。

尽管尝试过线下出版、付费杂志、品牌活动等多种商业化手段,但一直到2001年,榕树下每个月的营收也不过十几万。

但即便现金流再怎么紧张,理想主义的朱威廉一直坚持给作者们付稿费,李寻欢和宁财神照常领着两万的月薪,就连在公司工作了三年的前台都在上海买了几套房。

2002年2月,不愿意看到榕树下倒下的朱威廉最终作价1000万美元,将它卖给了贝塔斯曼集团。

公司易主的那天傍晚,梧桐树的上空氤氲弥漫,久久不散,最终在黑夜的降临中化为虚无,办公室里,比平常安静了许多。

离开办公桌之前,陈村写下了《告别榕树》:

我相信,网文自有它的生命力,网站自有它的命运,网民的集体意志才是榕树的根基。

作别了榕树下,宁财神和邢育森都去做了编剧。

最终给宁财神带来名声和房子的,是《武林外传》。邢育森后来写出了《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2004年的《大卫与丽丽》成为了他编剧生涯里的巅峰时刻。

留下来的是李寻欢。半年之后,他的《粉墨谢场》正式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他以幽默的笔调描写了许多个分散的小故事,并以这种轻松悠闲的方式向网络文学告别。

在那前后,李寻欢恢复了本命路金波。他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的一家宠物店里第一次见到了韩寒。

他从兜里拿出揣着的5000块钱,买下了韩寒小说的漫画改编权。这一天起,路金波成了韩寒背后的男人。

之后的几年里,包括《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在内的十几本书,韩寒从路金波那里先后领走了1700万人民币。

再后来,安妮宝贝和王朔也被“拿下”。前者的《莲花》,后者的《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以及11卷《王朔文集》,接踵助力路金波的出版蓝图步步壮大。

文而优则商,不到几年的时间,路金波就住进了上海的豪华别墅。往后的每一次露面,总伴随着韩寒、安妮宝贝、王朔、饶雪漫等超级畅销书作家的消息。

以致于有朋友们说:

路金波已经是一个“资本家”了。

03

卖掉榕树下几年后,曾经的竞争对手们走上付费和VIP的路子,网银支付已经流行。

朱威廉有一次接受访谈说,卖掉公司后,他一直过得很不好,有机会会把它买回来。

但榕树下早已今非昔比,从贝塔斯曼过继给欢乐传媒没多久,又转手转手到盛大文学旗下。

2014年,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组建阅文集团,榕树下进一步走向边缘。

路金波已经靠着推销韩寒、安妮宝贝以及王朔的畅销书坐稳了知名出版商的交椅。

2012年,果麦文化正式成立,路金波是创始人和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是韩寒的母亲周巧荣。

路金波誓将出版事业发扬光大发,但和榕树下时代乃至万榕书业时期都不一样,他曾经认为中产阶级的钱不好赚的经营理念早已转变,他们开始挖掘中间力量的消费潜力。

业务版图上,除了出版,果麦文化开始涉足电影投资,先后联合出品了《万物生长》、《后会无期》、《万万没想到》、《乘风破浪》等作品;就连传统的出版主业的边界也在悄然延伸,从以往的主推畅销版权书到加码力推翻译本的公版书。

路金波身边的贵人也换了一拨又一波。站在他身边的女人从王蕾变成赵子琪;背后的大佬变成了普华资本的曹国熊、经纬创达的张颖,以及后来的熊晓鸽和于冬等人。

很少有人知道,经纬创达的最大出资方是深圳世纪凯旋,而世纪凯旋的四大股东是腾讯主要创办人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和许晨晔。

前浪推后浪,新人换旧人。不知道是不是从影视圈学来的明星资本化手段,路金波也开始把一批新的明星作家捆绑成了自己的股东。易中天、李继宏、张皓宸、以及冯唐的老婆黄山,他们的名字都出现在了果麦文化直接或间接股东的名单上。

在2016年的B轮融资发布会上,路金波感谢了所有新老股东。他说,B轮融资完成后,果麦进入了‘估值十亿俱乐部’,但仍是一个创业阶段的小公司。他承诺:

要在2018给大家交出一份养眼的成绩单。

转眼到了2021年8月30日,距离果麦文化2018年净利首次突破4000万已经过去了四年。

这一天,它迎来了自己IPO的里程碑。随着301052的代码定格在当天39.55元的价位。

这家民营出版公司公司的市值达到了27亿元,路金波的身价也一度突破6亿大关。

背后的投资大佬和明星股东也迎来一场财富盛宴。

04

也是在“网络文学20周年回顾”主题讲座上,朱威廉还说了另外一句话:

如今人们以金钱衡量成败,那个文以载道的年代无法追回。

旧文学落幕,新文学崛起。起点中文上的小说,越写越长动辄百万字。一部名为《从零开始》的玄幻网游小说,从2005年一直连载到2016年,字数达到了2019.35万。

清新、唯美又自带慵懒和颓废气质的安妮宝贝,已经改名庆山。那之后,她先后推出了散文集《得未曾有》和长篇小说《夏摩山谷》。

除了写作,她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修行和感悟之中,喜欢在旅行中参悟各种禅机。

朱威廉最终也没能把榕树下买回来,他投资过餐厅,开过游戏公司,最新公开的身份是一家名为“袋鼠王”的代餐品牌的创始人。

朱威廉、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安妮宝贝,故事的主角们或得益于文化市场的飞速发展,或沉寂于时代转型的跌宕之中,或数十年如一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每个梦想仗剑江湖的少年,都喜欢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自己。

直到有一天,作别曾经的信誓旦旦,一壶浊酒,尽归笑谈。

江湖流转,时光如马。文稿飞纸,笔墨漫漶,键盘上的敲击声在深夜沙沙作响,很多故事从鲜活辗转成光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