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朋友的刘蓓

“北京演员”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从小生长在这里的人都存在着一种共性,他们对待生活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洒脱。

他们性格突出,直来直去,说话很冲,但又不乏幽默感,参与一场北京演员的饭局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大家一个比一个能聊,不管桌上的人相互之间认不认识,大家都绝不会允许冷场的情况发生。

而刘蓓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参加一个电视访谈,她穿着在小区里散步的一身行头就来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副没心没肺又糊里糊涂的亲切感。

面对着摄像机的镜头,一开始她还稍微拘着点,一坐到演播室的沙发上一股放飞自我的冲动就来了,这个天然的环境让她找到了在家里客厅躺着看电视的安逸。

在九十年代,赵宝刚、葛优、冯小刚、王朔等人可谓是“京圈”影视作品的中流砥柱,能被他们挖掘并在后来成为多年搭档和她外向、大方的性格不无关系。

人们如何对待她,就和她如何对待别人一样,吴秀波曾在高晓松的谈话节目《晓说》中就曾表达过对刘蓓的感谢。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1)

刘蓓

吴秀波早年间风光过,也落魄过,算的上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何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你平步青云的时候所有人都如众星捧月一般将你围在中间。而在你虎落平阳的时候,转瞬之间便是树倒猢狲散的悲凉。

什么样的经历是让人记忆最深刻的?“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在吴秀波最潦倒的时候,对人生已经失去了信心,他悲观的认为那些自己最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刘蓓的出现不但让他重拾了信心,还在物质方面接济他,帮他联系演戏的机会,联系拍广告的机会,凭借自己在“京圈”的口碑到处去“推销”他。

回忆起这段时光,吴秀波曾说,没有刘蓓就没有今天的我。

有一次王朔和曹可凡在访谈节目里聊天,王朔就曾说过:“你们上海是男人给女人花钱,我们北京都是女人给男人花钱”

言语中其实体现出来的是北京姑娘大大咧咧的性格,这在刘蓓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2)

电影《甲方乙方》

作为女儿的刘蓓

王朔眼中的典型“北京大妞”在外面大方,局气,能给男性朋友花钱。

而家中的刘蓓也是能拿的起来的人物,大事小事全离不开她,由于母亲岁数大了,没什么心眼,时常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这让刘蓓在外面拍戏的时候还得惦记着家里。

加之刘蓓是个急性子,脾气也暴,所以娘俩免不了发生争执。

有一次老妈神秘兮兮的把刘蓓叫到身边,窗户全部拉上帘子,小心翼翼地从皮箱里拿出来一个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物件。

打开之后是一尊玉佛,母亲像捡了个大便宜,说自己花了两万多才请回来的。见多识广的刘蓓一听,完蛋了,一准是上当了。

她连东西都没着眼看,问母亲从哪买的,站起身来就让母亲带自己找他去,结果她七拐八绕,把自己我带到一个地下通道,周围荒无人烟,地下道里也漆黑的瘆人。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3)

刘蓓

刘蓓腾地一下火就直接上来了,心里边多想告诉她这是多么危险的事,但无论自己多着急,老人完全听不进去,作为女儿的她说浅了不是,说深了更不是,从外边什么事情都能摆平的她,在家里却无能为力。

怕什么来什么,有一次刘蓓在外地拍戏,走之前特意叮嘱母亲,家里有什么事要跟她商量,别自己瞎出主意。

母亲应诺之后,刘蓓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了,在片场她始终进入不了状态,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果不其然,家那边来电话了,说刘蓓的儿子发高烧,而老妈有病乱投医,请来一个自称有特异功能的奇人到家里帮助治病,这老太太实在太宁,别人劝不住她。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4)

电影《编辑部的故事》

要是碰上个江湖骗子,骗点钱财也就罢了,这要是孩子和老人出点什么意外,那还了得,刘蓓又急又气,是真急眼了,她让妈妈接电话,大声吼着母亲的名字:“如果你要再带生人到家里来,你必须要让我知道!”

一直以来刘蓓的强势性格让母亲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常说对待“老人”要像对待“小孩”一样,但老人也有老人的尊严,他们不想让子女认为自己是个处处需要人提醒,需要人看护的孩子。

老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我要是什么事都需要你手把手的教,那你是怎么从我怀里长这么大的?”。

后来刘蓓也开窍了,慢慢悟出了和母亲的相处之道:要悲切要示弱地表达“我怎么办?”,必须让妈妈强大,让她充当保护者。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5)

电影《甲方乙方》

作为母亲的刘蓓

相比和母亲的“针尖对麦芒”,刘蓓和儿子的相处便融洽多了,尽管刘蓓是个“粗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刘蓓也有她粗中有细的一面。

到底是为人母的身份了,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意气用事。

如今的孩子们想骗家长是越来越难了,老师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络,在学校“犯了事”家长总能第一时间接到消息。

在儿子小学那年,刘蓓突然接到老师的一个短信,说孩子没交作业,全家都等着看刘蓓如何修理他。

而刘蓓等儿子回来之后,只是对儿子轻声说:“没关系,咱们把它补齐了就好,慢慢补,什么时候补完了就交给老师。”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6)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

在刘蓓眼中,孩子不能总被评论,被骂的多了会伤他自尊心,一旦孩子自暴自弃,开始有了“无所谓”的心态,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也将变得“无所为”。

她希望儿子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响鼓不用重锤,只有骡马才需要不断的鞭策。

之所以刘蓓能这样想,这和她小时候的一次经历不无关系,小时候刘蓓去别人家,看见一支很漂亮的钢笔,她顺手拿回家了。待家人发现之后,妈妈对她说:“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偷人家东西了?”

被母亲这样说,刘蓓就开始编故事了,制造出了很多谎言来掩盖她拿走别人钢笔的事实。

而这时姥爷走到她跟前,把她抱在怀里说:“我不相信这只笔是你有意识去拿的,这只笔是哪儿来的?”于是刘蓓终于说了实话。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7)

刘蓓

作为演员的刘蓓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女汉子”刘蓓其实是京剧青衣出身,如果不是毕业那年在电影院门口被人发现,兴许今天也是个京剧名角呢。

第一次参与试戏就成功拿到了女一号的角色,刘蓓可算的上是顺风顺水,随之她又继续趁热打铁,参演了一系列的影视作品。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编辑部的故事》,在这部由众多“京圈”大佬们合伙创造出来的经典作品中,她走的是与后来戏路完全不同的“玉女”路线,这一下让很多人记住了他,包括王朔、冯小刚们在内,如果说唯一的遗憾,那可能就是她在片子中其实饰演的是一位没台词的哑巴姑娘。

也许很多人很难把她和“美女演员”联系在一起,但当刘蓓在《编辑部的故事》中的饰演的“双双”被人夸赞漂亮的时候,刘蓓还是笑开了花:“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漂亮的女孩,这是第一次有人跟我说觉得我漂亮!”

不久后,刘蓓开始在电视剧《过把瘾》、《京都纪事》、《甲方乙方》中依次亮相,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女演员,她的喜剧功力也彻底征服了挑剔的观众。

刘蓓最新近照(四种真实角色让刘蓓成为名副其实的)(8)

刘蓓

在《京都纪事》热播的时候刘蓓在大街上被人称呼为“张薇”,到《过把瘾》热播的时候他被人称呼为“贾玲”,而《甲方乙方》之后,没人管她叫“周北雁”,而是拿着纸笔怯生生的走到她跟前:“刘蓓小姐,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此时刘蓓真成“腕儿”了,演了那么多角色的她,今天终于活成一回自己。

刘蓓曾透露过,她最希望饰演的角色是命运虽然波折,但却不挠不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苦难和打击,只要蒙着被子大哭一场,第二天仍然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继续勇往直前的人。

按照刘蓓自己的话说:“这种人不会自己陷到苦难中拔不出来,她反而会是特别享受生活的人,因为她自己就是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