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这么多年,这些问题还真是想也想不到。今天,艺绽君(ID:bjvariety)请来海淀区一位中学高级语文老师程玉合,且听他来讲讲汉语言里的趣谈吧~

首先,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可爱的老师——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1)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2)

在山东教书时,我们校长说我大舌头。到了北京,有人说我说话时,中间那个字被我“吃”掉了。

我说我是一个不错的老师,有一位领导听了后,顿时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在家长眼里,程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呢?“程老师,我家孩子语文能考一百几?”“这不好说。”“程老师,你能不能不让写那么多作文,这能保证孩子考多少分。”“不能保证。”“能不能给孩子们弄点高考题练练呢?”“我不喜欢。”

多年前,有一个孩子学习很差,学校让家长弄一张弱智证明来。我问,你孩子是弱智吗?家长说,不是。我说,孩子有什么优点?家长说,孩子爱看书。我说,我也发现你儿子爱读书,那我给你出个主意,给他买满屋子的书,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能差到哪里去?这位妈妈真听我的了,孩子看了很多书。孩子现在当上了老板,还天天保持读书的习惯,他很感激我。

教育很功利,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我如果不那么在乎呢?就一切皆有可能。我相信,多少年以后,程老师是一个被人记住的老师。而且有孩子已经说了,程老师给他们种下了语文种子。

我的学生中考成绩还凑合吧,要知道别的班都在准备考试的时候,我常常给孩子们读诗,让孩子们周周写随笔,让他们写读书笔记。那些写大排比句的,我会一个大圈给删掉,但我也悲哀地发现,一些孩子离开排比句就没法写。我也无语了,只好说,“你再加上吧”。有一个孩子就会写一篇作文,每次考试都能成功套用,结果每次作文都得高分。有的孩子愿意展示自己的个性,但考试得不了高分。语文老师的悲哀,说了你们也不懂。

(小编注:别看程老师外表低调朴实,其实师出名门哦~ 他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毕业,师从岑运强教授;另外,程老师根本没有误人子弟,他的学生们爱阅读爱写作。艺绽君看过他一个在美国读神经学博士的文字,水平那是相当了得!)

下面,让我们正式进入老程神侃环节(温馨提示:请自动脑补德州普通话,自娱自乐效果加倍)——

1

生活中常用口语,你会写吗?

放假了,老妈让你干点儿活——

“ 儿子哎,帮妈wǎ勺米来?”

wǎ,北方话里太常用了,怎么写?别急,老程告诉你答案。搲,舀的意思。

再举几个例子——

张三家熬粥。火大了,张三也不看锅,鬻锅了。鬻,yù,溢出。

别吃这馒头了,都长醭了。醭,bú,醋、酱油或馒头等表面上的白色霉。

妈,我袖口开了,你给我敹几针?敹,liáo,缝缀。

就邻居王二麻子,哼,成天谝他的苹果手机。谝,piǎn,夸耀,夸口。

儿子他爸,快点儿,后背痒死了,给我㧟㧟。㧟,kuǎi,挠,搔痒。

瞧,这天冷的,你的手都冻皴了。皴,cūn,皮肤因受冻而干裂。

这个地方好黑啊,瘆得慌。瘆,shèn,使人害怕。

……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3)

勤奋的老程

老程表示,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我生活中,有过许多有意思的事儿。我记得小学时的袁老师,就不止一次很兴奋地告诉大家:你们知道‘旮旯’怎么写吗?告诉你们,gā是九日,lá是日九。旮旯,北方方言,角落的意思。大家听了很兴奋,纷纷回家考父母和爷爷奶奶:你们知道‘旮旯’怎么写吗?”

2

品字结构欢乐多

首先,我们来猜个谜语。谜面是:七十二小时,打一汉字。

猜出来了吗?告诉你,是“晶”字。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七十二小时就是三天。三天也称三日,三日,当然是“晶”了。不过,这则谜语的立意完全没考虑晶字的意义。晶,从三日,会意字,光亮,明亮。晶,把三“日”摞一起,这类汉字其实不少。比如,品,三“口”摞一起;磊,三“石”摞一起,等等。人们习惯称这类字为品字结构的字。

中国文化里有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居然个个可以摞成品字结构。三金是鑫,指财富兴盛。因为意义好,多用于人名。你用我用大家用,鑫字作名字几乎泛滥。三木是森,树木多,丰茂。有同学名字叫林森,一名五木,很妙。三水是淼,水多,渺之异体。有学生姓于,叫于思淼,谐音鱼思淼,是不错的名字。三火是焱(yàn),火花,火焰。其实,还有四个火摞一起而成的燚(yì),火燃烧的样子,多用于人名。“燚”应该是最火的汉字。三土是垚(yáo),高,这个字不常见,偶尔见到的是用于人名。

有个成语叫六畜兴旺,牛、马、羊、豕(猪)、犬(狗)、鸡,六种家畜中有四种可以摞成品字结构。三牛,是犇,奔的异体字。一头牛力气就够大了,三牛当然更有力。

有个老演员叫牛犇,曾出演《牧马人》,一段时间赫赫有名。三马是骉(biāo),众马奔腾的样子。三羊是羴(shān),“膻”的异体字,有人吃不惯羊肉嫌其膻。三犬是猋(biāo),本意是狗奔跑的样子,通“飙”,暴风,旋风。猋升(飙升)的意思是急速上升。

品字结构很有趣。汉字世界,不是三人成虎,而是三人成“众”;三个鱼,不是指鱼贯而入,而是指滋味之鲜,鱻(xiān),鲜的异体字。三手摞起,不是团结一心,而是扒手,掱(pá)乃扒的异体字。如今称小偷为三只手,以“掱”观之,太形象了。三贝非金钱万贯,赑屃(bì xì),传说中的龙之九子之一,善负重,石碑下像乌龟的动物即是。三白是皛(xiǎo),在人名中常用。三毛是毳(cuì),会意,从三毛,本义是鸟兽的细毛。

3

那些汉字里的“双胞胎”

“汩”与“汨”,乍看一模一样,顶多胖瘦不同罢了。但其实,胖瘦不是书写造成的,这是两个不同的字。前者读作gǔ,它右边的偏旁是曰(yuē);后者读mì,右边偏旁是日。发现胖瘦,并注意区分,就混淆不了了。

“汆”与“氽”,貌似几无区别。但如果瞪大眼睛,就会发现,前者是入水,汆,读作cuān,是一个会意字,汆是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入水中稍微一煮,即为汆。汆丸子,就是把丸子放入水中煮熟。后者是人水,读作tǔn,也是一种烹饪方法,油炸的意思,如油氽馒头。

有些字因为笔画多,现在简化了。但它们的繁体字有时候也会用到,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容易让人看走眼。比如,尘与麈,一目了然。但尘的繁体字塵与麈,你不仔细看,很容易看不清楚。塵,上是鹿,下是土,会意字,鹿在土上跑,自然尘土飞扬。而麈,形声字,从鹿主声,在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如麈尾(即“拂尘”)。麈尾与拂尘,本指一物,麈尾从形象得名,拂尘从意义入手。换成繁体,麈尾与拂塵,麈与塵是不是很容易混淆?

有的字,在生活中如果没有另一个相似的字,几乎消亡。因为另一个字常用,其双胞胎自然也被常常提起。比如壸,读作kǔn,指古代宫中的道路。现在,宫殿既然不存在,壸也就没有意义了。然而,这个字,常常被人提起与壶类比。壶与壸,长得太像了,仔细区分,才见分晓:壶下面是业,壸下边是亚。拿这两个字类比分析形似字,可以先考一考别人,总很有趣。然后再讲分别,实在细微,也很有趣。

如果以人比附,其实汉字中还有多胞胎。氏与氐,礻与衤,本来只有一点之别。这几个部分两两组合,自然也是极像:祗、祇、衹、袛。诸君瞪大眼睛看看,是否区分得开?礻加氐,祗,读zhī,敬,恭敬;礻加氏,祇,读qí,古时候对地神的称呼;衤加氏,衹,读zhǐ,同只;衤加氐,袛,读dī,短衣。四个字,没有一个是常用字,我们平常自然没有必要记住。但是在特殊的时刻,比如读古书,比如参加汉字听写大会之类的节目,注意区分就有了一些必要。

到底是当老师的,苦口婆心算是用到了极致,程老师和编辑胡香玉还专门整理了个附录,查各种字典、词典,最后把两人弄到了吐,谁也不想再看那些字一眼,诸多症状直到现在还没缓解。面对程老师和胡老师的成果,大家不妨对照下,看这些毛病是否犯过——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4)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5)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6)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7)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8)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9)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10)

这10个语文差错你都能避免吗(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搜罗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11)

PS:感谢《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出版方中华书局,据说京东图书采购见了这本书,有点惊着了,封面的儿童风在中华书局那些厚重图书面前,很抢眼哦~

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

当然要MARK一下经常温习咯!

本期作者:路艳霞

编辑:王广燕

订阅号:艺绽 · bjvariety

至 臻 文 艺 · 绽 放 如 花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 诚意奉献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违者将由北京日报社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