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购新车或升级整车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是选择重量更轻的还是选择更气动的产品?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1)

看看某些大牌的产品线,你就会明白这个问题很常见:Trek有Emonda和Madone,Giant有TCR和Propel,美利达有Scultura和Reacto.....

虽然现在某些气动车款重量也做的很低,但仍然是鱼与熊掌无法兼得。那么你应该选择哪种,重量更轻的还是拥有更好气动效果的?

Defy:你们为何不带我玩?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2)

针对这一问题,美利达团队曾今邀请科学顾问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环赛的任意一站中,轻量级的Scultura无法提供更多优于气动款Reacto的优势。

美利达设计总监Jurgen Falke说:自行车重量仅与加速和较陡的爬坡有关。重量的影响是公路自行车中最被高估的元素。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3)

为什么?也许是因为重量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拿到一辆自行车,你可以立即判断它是否轻巧,因为只要掂一掂就知道了。而想要知道气动骑行车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就要难得多,你首先要有个风洞,其次还需要非常准确的计算软件,这不是你吹吹气就能吹牛逼这车有多气动的!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4)

美利达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你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平坦的道路上以给定的功率输出骑行,减重2公斤会使你的速度提高0.05公里/小时,也就是一个小时多骑了50米。提升有限,但减重2公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 Specialissima 的车架重量为780克,前叉为340克,总重量为1,120克。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5)

Oltre XR4气动公路自行车的车架重量为980克,叉车重量为370克,总重量为1,350克。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6)

这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差异是230克,差异远远小于2公斤。 换句话说,当你在平路上以稳定的速度骑行时,很难在你的自行车上降低足够的重量来产生显着的差异。

但大多数人不会一直骑在平路上,起伏的地形又会怎么样呢?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7)

轮组品牌Swiss Side将气动和重量数据输入到模型中,该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来计算,然后根据参考行程反馈可能的速度和时间。

其中的一项计划是骑行120公里爬升1200米,让骑手以“理论平均”30公里/小时的速度完成了这个行程。

重量添加100克,骑行时间有什么区别?它会增加三秒钟。

减轻100克显然比减重2公斤更为现实,但效益仍然很小。

在他们的研究下,对某一特定情况下进行空气动力学改进可以节省六倍于减重相同百分比的时间。在平坦而崎岖的地形上,值得更多的关注气动效果。

是否存在重量比空气动力学更重要的临界点?

有,他们任务如果平均坡度为4.5%或更高(视个人情况)。

因此,如果你正在爬坡,那么削减重量就变得很重要了。在其他时候,你最好专注于空气动力学。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8)

但是骑行是动态的,并且计算哪种自行车属性影响更大取决于关于道路和环境。

假设一个大巡回赛阶段主要是平路,但有一个短且陡的爬坡,简单的计算可能总是指向气动优先 。毕竟这样的计算里面更多的权重偏向了爬坡的路段。

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重量比气动性更重要的平均坡度为4.5%或更高。对于拥有更高速度的职业车手,它大约是7.5%。一旦你以超过1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空气阻力就是对骑手来说最大的阻力。在35的速度时,它比重量的效果要强四倍。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9)

没有空气动力学收益可能是你太慢了

为什么有的人会说,空气动力学不重要?事实上,我们听过人们说过一个观点:空气动力学只有在你以40或更快的速度骑行时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road.cc的戴夫·阿特金森带着前面提到的瑞士方面参观了一个风洞时,他发现你骑的速度越慢,反而收益的更多?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10)

确实,阻力在高速时大幅增加,但并不意味着更快的骑手将从空气动力学改进中受益最多。

虽然更快的速度要面临更大的阻力,但是更快的速度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比赛。所以,我们发现较慢的骑友实际上可以节省更多的绝对时间,毕竟他们在路上待的时间更长!

轻量化方式 更轻量化更气动(11)

结论

那么,回到问题的起点:是减重还是气动?

emmmm……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见上文),较轻的重量对大多数人是有帮助的...但是,与PRO不同,我们一般只有一辆车可以骑。当我们购买时,我们必须在他们之间做选择。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总的来说,超过90%的情况下,建议你选择更气动的车款。”

小行星这里多一嘴:一大部分人的水平来说,应该是骑不出这样的差距的……当然也欢迎大家文末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原文出自road.cc

https://road.cc/content/feature/227520-lightweight-v-aero-which-b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