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高速就堵什么原因(朝九有改善晚六)(1)

12月1日傍晚18时许,交警在广州大道中指挥路面交通。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直击广州晚高峰上班族怎么说?

节假日高速就堵什么原因(朝九有改善晚六)(2)

直击珠海晚高峰拥堵情况怎样?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慧梓 何丽苑 谭超 吴志远 见习记者/钟晓宇)12月1日,广州、珠海两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含学校、医疗机构)开始实行“朝九晚六”上下班时间。记者走访发现,广州“朝九晚六”推行首日早高峰交通拥堵情况有所缓解,晚高峰时段却更加集中;珠海早晚高峰道路拥堵问题略有缓解,但部分主要路段仍在晚高峰出现了拥堵情况。

早高峰▶▷

两地拥堵均略有缓解

在当天的广州早高峰时段,部分市民反映早高峰路面交通拥堵情况有所缓解,行车更为通畅。

从广州市交通拥堵指数曲线上看,广州中心六区的早高峰峰值同比上周明显降低。在学校和党政机关密集的越秀区,早高峰峰值的出现有所推后,与周一相比峰值有所降低。

相比于路面交通,搭乘地铁的市民的感受各有不同。在越秀区上班的公务员王女士在8点左右搭乘三号线上班,她感觉“三号线好像真的没以前这么多人了。”另一名同样需要搭乘地铁三号线上班的公务员邢先生则表示“觉得没什么太大变化”。

而在珠海,记者走访发现,当地早高峰道路拥堵问题略有缓解。市民李先生上午8时20分左右,一路驾车从新香洲出发,经三台石路、前山大桥至珠海大道,一路行车顺畅,未出现拥堵及长龙。然而,8时50分,李先生在珠海大桥往西区方向桥口路段仍遇到了拥堵,等候时间较长。

“总体来说,我认为新政对市区路段影响较为明显,对珠海大道这样的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影响不算大。”李先生说。

晚高峰▶▷

两地部分时间段仍较堵

相比于早高峰,晚高峰时段广州市民的交通体验差异较小。珠江新城地铁站站内工作人员表示,“朝九晚六”首日的客流情况未出现明显变化。

从交通拥堵指数上看,广州交通拥堵指数在18点前低于上周同期及昨日,在18点后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峰值与上周同期相当,峰值出现节点未明显推后。

珠海晚高峰拥堵情况则略有缓解,但部分主要路段仍然较堵。当日下午5时30分左右,记者分别到九洲大道、珠海大道、横琴大桥等实地走访,发现该时段往常的“堵车黑点”迎宾路板樟山隧道双向车流量并不大,未造成拥堵。

然而,下午6时后,珠海大道、九洲大道等路段,出现了拥堵情况。百度地图数据显示,约18时20分,珠海拥堵指数迎来峰值,九洲大道西、珠海大道平均速度仅为12.24km/h、17.91km/h,达严重拥堵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