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一个巅峰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1)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皇帝一生主要是以武功见长,一生开疆拓土,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首战就是平定三藩,维护国家统一,平定三藩共耗时八年,在这期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反叛军,曾一度兵锋直指北京城;但最终在康熙放宽对汉人政策,重用汉兵汉将之下,被平定了。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2)

其次是收复台湾之战,收复台湾主要是汉人姚启圣和施琅,最终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

康熙实在是多灾多难,在收复台湾的时候,沙俄对领土的渴望,在对南亚拓展无望的情况下,将目光瞄准了中国,这就是后世有名的雅克萨之战,从开战到签订《尼布楚条约》,共历时6年。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3)

康熙皇帝最辉煌的时刻,应该是大破准噶尔汗国;原本满清和准噶尔汗国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在沙俄的挑唆下,准噶尔汗国对蒙古草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蒙古草原早已是满清的囊中之物,自然而然就开战了。

最终经过多次战争后,满清取得了对准噶尔汗国战争的胜利,通过此次战争,将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并将准噶尔势力赶出西藏,极大加深了满清对西藏的统治。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4)

《清史稿》: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5)

雍正是为中国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但是雍正皇帝仅仅在位了13年,就离奇去世;虽然仅仅只在位了13年,却对整个满清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雍正虽然由于某些原因,历史记载极少,但是可以确认的有六点功绩: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6)

1、整顿吏治

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在这样一个虚假繁荣的背后,雍正早已看在眼里。雍正一即位,便着手整治,要求文官不贪墨,武官不克扣军饷,为此还专门成立会考府,对财政进行审计。制度上防止了腐化等现象出项的空间。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7)

2、设立军机处

原来清朝军事上的事情主要有议政处来决定,日常国家行政事务则由内阁处理,雍正则在议政处和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5—7人,共商军国大事,提高执政决策效率。但是军机处权力过大,地位在内阁之上,使得内阁原有的拟旨及其驳斥皇帝错误决定等权力形同虚设,雍正大权独揽。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8)

3、完善密折制度

增加可以上奏折人的数量,高峰时曾达1200人,扩大了信息的来源,奏折只需通过奏事处直接到达雍正手中,并可以直接下发到奏事人手中,同时也强化了皇权。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9)

4、改土归流

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头人制度,对此中央没有任免权。改土归流制度在全国的推行,改变了这种情况。流即为流官,由朝廷委派,有任期,故而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10)

5、滩丁入地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都是土地和人丁分头纳税,雍正将人头税摊到土地税中,这样就免除了穷苦老百姓没有土地还依然缴纳人头税的不公平局面,减轻了封建税负及人身依服,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人口的增加。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11)

6、废除贱籍

所谓贱民即在民籍之外,不属于士农工商之列,不能读书,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世世代代为奴。雍正废除贱籍是一件功绩。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12)

一直以来,历史上对雍正都是毁誉参半的评价,无数的野史和传闻,都说雍正帝如何残暴不堪,但那终究是传闻,真实的雍正,作用不在康熙之下。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13)

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康熙雍正皇权交接的真实历史(细评清初三帝武功卓绝康熙)(14)

乾隆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就,的确是值得称赞的,光看成绩的话,他非要说自己是一个“十全皇帝”也不为过;但是乾隆的成绩都是建立在他爷爷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奠定的基础之上。

相反,由于乾隆个人的好大喜功,重用超级大贪官和珅及后续一系列的后果,才有了后世满清的懦弱无能,从这一点来说,乾隆是中国的千古第一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