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

2021年第09期

前言:上一期我们聊了下什么是兜锹,这期我们继续,来说说如何选购、饲养成虫,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或许有虫友会认为,成虫饲养有什么好说了,太简单了!

但从我们实际接触中发现,很多新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知道正确的饲养方法,新虫到手第二天可能就一命呜呼了。而当前整个互联网上,兜锹饲养的相关资料也不多,基本只是一些虫友零散分享的经验,没有成体系的内容。

提示:全文较长,建议收藏后慢慢阅读消化

1、如何选择兜锹成虫饲养

在正式讲解如何饲养成虫时,我们先简单说说该怎样选购兜锹成虫。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兜锹成虫品种繁多,从20~30元到几百元,乃至上千元不等,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成虫来饲养呢?从不同用户需求及我们的经验角度出发,大致给出两点建议。

1.1 新人该怎么选成虫品种?

循序渐进:纯新人还是建议从入门品种开始,没必要上来就玩一些价格昂贵的高端物种(长戟、南洋、毛象、苏门、巴拉望等)。

入门种整体来说价格低廉,性价比较高,可以充分了解兜锹的一些基础习性(包括繁殖等),虫虫过世后也可以用来练手做做标本,为今后可能的兜锹收藏打基础。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2)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3)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4)

<< 整姿中的标本 >>

目前常规的锹甲入门种通常为中扁、中大、印金,以及部分较常见的锯锹(如两点赤锯锹、PGK、黄纹、Y纹等等)和细身赤锹,兜虫则主要是以部分姬兜(国内各产地国姬以及越南姬兜、泰国姬兜等)为主。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5)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6)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7)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8)

注1:原本独角仙(双叉犀金龟)是首选入门兜虫,但它现在属于三有保护昆虫,没法随心所欲的玩耍了。

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你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来和经济状况来选择成虫饲养,比如觉得彩虹锹,好看,那就买!长戟帅气,拿下;暴躁老哥南洋霸气,收了。有钱任性,爱谁谁,自己开心就好!!!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9)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0)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1)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但如果是学生群体或者只是一时兴起的5分钟热度,包括家长给小朋友买来观察培养兴趣等,那还是得细细考虑一下了。毕竟兜锹整体寿命不长,短则3个月长则一年(部分扁锹、大锹例外,寿命可达2年~3年左右),无法长久陪伴,高端虫的性价比明显偏低,这也是兜锹和其他宠物最大区别之一。

此外,也别想着以低价收高端品种,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良奸商也始终存在。低于正常市场价的都请慎重下手,我们见过不少新人被骗被坑。尽量选择正规虫社走正常交易流程。

1.2 购买成虫需要注意什么?

野虫和人工饲育:市场上销售的成虫可分为野虫和人工两大类型,前者基本上以国产兜锹为主,优势是售价相对较低,不足之处是部分野虫可能是老虫,寿命较短;人工饲育的成虫售价相对偏高,毕竟人工饲育有很多成本在里面(时间成本,人工管理成本以及食材开销等等)。

注:很多新人对野采兴趣浓厚,对此我们将单独出一辑来讲解。

累代问题:人工饲育虫需要注意累代信息,部分兜锹高累代下会有“累代病”,通俗理解就是类似人类近亲结婚导致的各种不良问题。

饲养高累代成虫本身问题不大,但涉及繁殖可能问题就较多,通常存在不孕不育,产卵量较低,幼虫阶段折损率高等现象。

不同兜锹品种对于累代有不同的耐受度,比如姬兜、细身赤锹等高累代就容易出问题。

通常累代有专门的术语,如CBF1、WF2,具体含义可参阅《兜锹繁殖这些累代术语你得懂!》

蛰伏问题:一些商家会给人工饲育虫标上“未出蛰”或“已出蛰”,这是什么意思?

兜锹羽化为成虫后它还需要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脏器完全成熟(鞘翅硬化,体色定色等),在这期间完全处于不吃不喝不主动活动的状态,通常我们将这称为蛰伏期。

兜锹蛰伏期时间因虫而异,不同的物种完全不同,短则3周,长则可达半年乃至一年,部分难伺候的种有可能在蛰伏中暴毙。

处于蛰伏期的泰国姬兜,对外在干扰有反应

当观察到原本蛰伏中的成虫活跃度提升,有爬行觅食(有时口器会伸出)的举动时,这基本意味着它即将或者已经出蛰伏,此时需要开始正常喂食。

另,由于野采也可以采集到蛰伏虫,因此市场上出售的野虫也可能存在蛰伏的情况。

保护昆虫:今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其中臂金龟科所有物种,戴叉犀金龟、粗尤犀金龟、细角尤犀金龟(五角大兜)、胫晓扁犀金龟、巨叉深山锹和安达大锹为国家二级保护。这也意味着从今年开始,以上兜锹普通虫友就不能再碰了,上纲上线的话这属于刑事案件。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2)

此外,我国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修正)制定了三有保护动物(全称为: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中涉及兜锹的物种包括戴褐臂金龟、叉犀金龟属(所有种)、葛蛀犀金龟、中华奥锹、幸运深山锹。

对三有保护动物国内一些地区(如北京、辽宁等)有自己的管理条例,捕捉、买卖、饲养会有对应的处罚措施。

2、如何正确饲养成虫

成虫整体上还是比较容易饲养,饲养盒 垫材 食物基本上就可以搞定大多数兜锹的饲养。但是,这块细节的内容不少,过于佛系可能会导致虫虫迅速死亡。

2.1、饲养环境配置:

A:饲养容器,使用容量为1~10升的饲养盒/饲养罐;

B:将垫材(木屑、水苔、干苔藓)等铺设于饲养容器底部,通常厚度约2~3厘米,并适当予以洒水或者喷水(虫虫需要略微潮湿环境);

C:在垫材之上放置树皮或树枝等攀爬物品,这部分很重要,可以有效防止虫虫因翻身而导致的猝死;

D:放置食物(昆虫果冻或水果),如果喂食果冻可放在树皮旁(可和树皮平行),如果是水果可直接放树皮上;想省事也可以使用专业果冻台;

E:放入成虫,盖上饲养容器的盖子,否则虫虫很容易越狱逃跑。

2.1.1 饲养环境FAQ:

饲养容器要多大

根据饲养的兜锹体型来决定:中小型锹甲/小型兜虫(体长7cm以下)使用1-4L容器;大型锹甲或者大中型兜虫(7cm以上)需要4~16L等更大空间的饲养容器。

饲养容器不能过小,兜锹成虫六足长时间伸展不开易导致爪勾、跗节等断裂,造成不必要的残疾。

是否要用打底垫材

成虫必须要有垫材,主要作用:

A、为虫虫提供喜欢的潮湿环境,同时吸收排泄物(虫只拉尿不拉屎),防止严重异味;

B、树枝、树皮、树叶等攀爬物品除了模仿野外环境外,最重要的是防止虫虫翻身后无法自己翻正,翻身是虫虫第一大死因,很容易导致它们短时间内精力耗尽而亡;

C、为虫虫提供躲藏遮掩的空间,让它安心栖息,否则容易惊恐不安影响寿命。

D、可以很好的保护成虫跗节,降低日常攀爬的磨损。但注意,过湿过干的饲养环境都可能会对成虫跗节造成影响。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3)

有哪些常用垫材

目前饲养兜锹常用垫材为木屑、水苔、干苔藓,三者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木屑:物美价廉,具有一定的保湿性。注意这里指的是生木屑,不是发酵木屑。

水苔:保湿性最好,但不管是国产水苔还是进口智利水苔售价都远高于木屑、干苔藓。

干苔藓:保湿性较差,但价格低廉,具有一定装饰性。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4)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5)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6)

树枝或树皮这些垫材必须要有,没什么太大讲究,随意选择就行。

垫材要定期更换吗

饲养过程中,如发现垫材(木屑或水苔)变得粘稠、变色或者散发严重异味,就应该予以更换;如更换下的垫材没有严重变质,可以在晒干后重新使用,否则应予以废弃。

成虫主要食物是什么

人工饲养环境下,兜锹甲成虫的食物以水果(香蕉、苹果、芒果等)和昆虫果冻为主,如果饲养成虫较多,建议喂食昆虫果冻。

喂食水果:以低水份高糖份水果为主(香蕉、芒果等),喂食西瓜等高水份食物可能会导致虫虫死亡;如喂食水果请务必勤换,水果易腐败污染饲养环境,同时也容易招果蝇(夏季尤甚)。以水果为主食时,建议给透气孔贴透气胶布,可一定程度避免果蝇入侵。

长戟美滋滋的进食芒果

昆虫果冻:锹甲进食量约为2~3天一个,即便最后没吃完也应更换(尤其是夏季,冬季可适当延长)。如果饲养成虫较多,建议每只成虫(中小型锹甲为主)给半个或者四分之一果冻即可;兜虫进食量较大(相当部分都是吃货),每只成虫应给予一个完整果冻,大型兜虫每天一个。喂食果冻的最大优势就是省事,易清理。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7)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8)

注:昆虫果冻是专门给昆虫食用的物品,虽然都是正规厂商生产,但不建议人食用。

2.2、如何正确饲养成虫

2.2.1 成虫不建议混养

野外兜锹成虫(公虫)经常会为抢食抢地盘抢媳妇而发生争斗,很容易出现伤残,人工饲养环境同样有此现象,原则上不建议混养。

锹甲同一种的公虫和母虫部分可以混养,但一些脾气暴躁的锹甲物种(比如巨扁锹、大锹属等)也不建议混养,很容易出现爆母现象。如果是想繁殖配对,请对公虫进行绑牙(下图)并在确认交配后尽快分开饲养。

兜虫图鉴(兜锹饲养入门第二辑)(19)

兜虫原则上也不建议公母混养。兜虫交配欲望较强烈,过多的交配会导致公虫寿命大幅缩水(锹甲也有类似情况,但相对影响较小)。

2.2.2 正确设定饲养温度

不同兜锹物种对饲养温度有不同的要求,类似中扁、中大等锹甲具备耐寒耐高温特性,而深山锹大都不耐高温,需控制在26度以下饲养(部分需要更低的温度)。

整体而言,如果条件许可,请将饲养温度控制在18~28度这个范围内,这符合大多数兜锹成虫的需求。

2.2.3 兜锹成虫如何过冬?

大部分兜锹物种无法在较低的温度下生存,通常室温低于15度就得考虑加温处理,除空调等、油汀等加热设备外,可以采用泡沫箱 加热垫方式进行保温式。

有部分物种(比如中扁、中大等)具有较强的耐寒特性,通常只要做适当的措施(比如多添加些垫材等)就行,即便是极低温时也能较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

一般低温情况下,虫虫们都会进入蛰伏状态,此时进食显著减少(甚至几乎不进食),躲在饲养垫材中基本不怎么动。

2.2.4 饲养容器放置

饲养容器应放在阴暗通风的地方,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不要在饲养成虫的房间喷洒驱虫、驱蚊类产品,这些物品可能会造成兜虫或锹甲成虫不适而死亡。

另,兜锹成虫大部分是夜行性昆虫,晚上夜深人静时会相当活跃,攀爬、撕咬盒子等噪音很明显(虫多时尤为严重)。如果你晚上睡眠质量差,对噪音敏感不建议放卧室内,能让你彻夜难眠。

3、FAQ

问:公虫在一起会打架吗?

答:同一物种的兜锹公虫或不同物种间的公虫一起混养可能出现打斗。我们不建议进行频繁的斗虫,经常打斗容易造成额外损伤,如断脚、断颚、夹裂等,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问:成虫为什么躲在垫材里不出来?

答:正常现象,在它眼里我们人类就是大怪兽,不躲着你还能怎么的?部分兜锹天性胆小,比如中大等,遇上你慌得要死,躲起来保命要紧。

此外,多数兜锹属于夜行性昆虫,白天躲藏是它们的天性,只有夜深人静时,它们才会出来愉快的玩耍、觅食。

问:我的虫不动了,它死了吗?

答:经常遇到新虫友问我们这个问题!事实上兜锹多数都有装死的习性,毕竟野外天敌太多了,这一招能救命。

因此,看到兜锹不动并不代表他们“上天”了,更多的只是想骗过你这个可怕的人类而已。想要判断兜锹是否真的死亡,可以碰一下它们的触角,能动就是活着。此外,兜虫死亡后很快就会发出腐臭味,就1~2天时间。

不过,如果你看到兜锹四脚朝天,帮它翻正后没多久又翻了,或者翻正后走路很僵,那真的意味着快要上西天了。

问:虫虫会“越狱”了吗,怎么防止?

答:没人愿意长年呆在牢笼里,兜锹也一样。所以,晚上既是它们出来的活动时间,也是大逃亡时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就会跑路,没机会它们也会创造机会(比如咬盒子等)。

我们不建议对饲养盒戳太多透气孔,一来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快,无法保持潮湿环境,同时透气孔也是虫虫“越狱”的主要攻击点。

此外,兜锹自身的力量不小,部分卡扣较松的饲养盒它们可能会“破防”,建议在这类饲养盒上压重物。

问:虫虫“越狱”跑了怎么办?

答:如果门窗都处于关闭状态,那虫虫基本还在室内,直接去阴暗角落能躲藏物体的地方搜索一下。

多数兜锹成虫是夜行性昆虫,晚上它们多半会跑出来活动,这时可以搜寻一下。也可以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试着点一盏小灯,或者打开电视机、电脑屏幕,有一定几率会飞过来。

此外,一大早也可以搜寻一下,这时候有可能遇见还在外面瞎跑的虫虫(我们不少越狱的虫虫就是这么找回来的)。

问:成虫爬到手上拿不下来怎么办?

答:兜锹的爪钩钩力很强,遇上这种情况千万别硬拉,成虫爪钩非常锐利,用力拉不仅会抓破皮肤,也容易对虫虫的爪钩造成伤害。正确做法是在虫虫前方放一根树枝或其他攀爬物,随后轻摸成虫屁股,让它爬到树枝上,然后取下即可。

问:被锹甲成虫大颚夹了怎么办?

答:如不小心被锹甲大颚夹了,同样也别别硬掰开,这只会让它越夹越紧,正确的处理方法:快速晃动被夹的手指或手即可,通常很快会松口。注意别甩太重了,避免摔伤,最好是在有柔软物体的地方晃动。

注意,不光锹甲会拿大颚夹,大型兜虫一样可以拿头角、胸角,甚至是前胸背板来夹。

拿虫的正确方式:捏前胸背板两侧就行,把玩时注意不要让自己的手指位于锹甲大颚中间,或者是兜虫头角胸角中间。

问:为什么跗节(腿)自己断了?

答:没有外力影响下虫虫自己断胳膊断腿,基本上两种情况。

1、老龄化,大部分兜锹到了老龄阶段就会出现掉跗节现象,本质上和人类差不多,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准备”后事“”了,基本大限已到。如果想留着做标本,建议乘还没有掉更多“零件”前,直接冷冻吧!

2、如果是新虫出现此现象,可能就是饲养环境问题了,过干过湿都会影响成虫跗节,乃至胫节、腿节的磨损。

问:为什么我观察虫虫时,它不吃昆虫果冻?

答:食物放着就可以了,有需要时它自己会来进食。有些虫胆子很小(尤其是部分锹甲),只有觉得当前环境安全才会跑出来安心进食。如果不是饿疯了,必定不会冒风险进食。

如想观察虫虫进食,可以先饿一段时间再喂食,或者是放好食物后先离开,等过些时候再回到饲养盒边瞧瞧观察。

问:虫虫有毒吗?

答:这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可以很肯定地说兜锹无毒!兜锹的口器主要用来进食,不释放任何毒素。

它们唯一可对人造成伤害的方式就是利用大颚或者头角胸角来夹你,这属于它们面对外来威胁的应对方式。

后记:成虫饲养内容就到此结束,以上是我们能想到(可能有部分未想到遗漏)的也是较为常见的一些成虫饲养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下一期我们将讲解兜锹的繁殖,希望对想要延续兜锹生命的新虫友有所帮助。

以上如有错误还望指正,感谢阅读!

注:欢迎转载,标明出处即可!

End

往期回顾

兜锹饲养入门第一辑 初识兜锹 | 罗氏虫社

国内黄边鬼艳锹到底有几个亚种?| 罗氏虫社

虫友扫盲班,一文看懂长戟大兜属白兜种群!你会爱上哪个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