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几乎再也离不开它,所以对于手机的充电速度有了更高的需求。

今年7月19日,iQOO发布新品iQOO10Pro,其搭载全球首发200W超快闪充。从最初的5V1A充电,到如今的200W快充,手机的充电速度足足提升40倍。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1)

当国外手机厂商还在用着“上古时期”的充电速度,中国的手机厂商早已在手机快充领域内做到极致。我国用户得以早早就体验到120W、150W甚至是今日的200W的闪充便捷。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2)

像三星、苹果这些畅销全球的手机,最大的充电功率也不超过50W。反观我国,即便是千元机,最低的标配也有65W快充,保证用户体验到半小时内满电的快感。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3)

为什么我国的手机厂商,如此执着于电池快充呢?那主要是为了让电量满足5g、大屏幕及处理器的高耗能运行需要。但短时间内,手机电池无法实现,在不改变电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电池容量。所以,手机厂商们采取“曲线救国”,通过加快充电速度,减少用户对续航的感知。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4)

接着往下讲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充电公式:功率=电压×电流

(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所以,早期国内的手机厂商提高充电速度的思路便是,提高充电电压或者提高电流。

在过去,OPPO是让我们最早意识到快充概念的品牌。它那句经典的广告语,“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当年绝对算上是破圈的存在。OPPO的VOOC闪充采用的是低压高电流的形式,它不会因为电压太高,而导致手机过热。即便用户是在边玩手机的状态下充电,也不会导致手机过热。可见其当年实力之超前。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5)

除了低压高电流的充电形式,还有一种高压快充。高压快充的代表则是高通,其在2013年发布QC1.0,但形式简单,仅是将充电接口上将普遍支持5V1A的设计提高至最大支持2A的电流。随后又将5V电压提升至9V、12V、20V。然而因为手机发热的原因,导致两个参数虽然都提上去了,但实际的效率没有上去。

于是之后又发布3.0版本,增加一个最佳电压智能调节。简单来说,就是充电时电压、电流不断变化,自动调节找到充电最佳的状态,不仅充电效率提高,发热现象也有所改善。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双电芯、电荷泵等解决方案的加入情况下,我们已经能通过高压高电流的方案,从而提高充电的效率。接下来,就简单盘点各大手机厂商的快充技术。

1、苹果:iPhone8是苹果第一款支持USB PD快充功能的手机,后续发布的所有iPhone机型都支持USB PD快充。每一代的iPhone充电功率都有少幅度地提高。最近的iPhone14新机充电功率可达20W和27W PD快充。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6)

2、华为:起先自研FCP协议是采用高压低电流的方案,随后推出的SCP协议采用低压大电流方案。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电荷泵技术,实现40W超级快充。华为手机,目前为止支持最快的充电速度是100W。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7)

3、小米:其采用的是MI Charge Turbo的闪充技术,不过只有使用小米原装数据线才能支持其高功率快充。随着技术研发,小米快充一定程度上兼容PD快充模式,所以在使用第三方时,小米手机也能激活PD3.0的27W快充模式。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8)

4、vivo:从早期Flash Charge,升级为SuperFlashCharge,不过不能支持第三方快充充电头。此外,相比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充电IC系统的手机,vivo采用的是2个充电IC设计,这相当于同时有两套充电系统在为电池充电。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9)

5、OPPO:早期其通过自研的vooc闪充技术,将充电功率提升4倍,开辟手机快充时代。今年OPPO一加Ace Pro,首次搭载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技术。同年2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OPPO在大会上发布240W超级闪充技术 。

国产手机几大厂家的快充通用吗(盘点各大手机厂商快充发展史)(10)

结束语

飞速发展的快充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便利,极大地缓解“电量焦虑症”。不过,很多手机厂商的快充技术都采用私有协议,导致快充充电头、数据等彼此不能兼容,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近日,由中国信通院、华为、小米等多家终端、芯片等企业,共同完成的新一代融合快充协议--UFCS融合快充协议即将正式落地。未来,“一个充电头走遍天下”的梦想,可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