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把人民立场镌入师生心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

用行动把人民立场镌入师生心田

复旦大学党委政策研究与改革办公室主任兼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方明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教育战线的根本立场,是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每所高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站稳人民立场,在履职尽责中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理念,才能把立德树人初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在实处,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早日实现教育强国梦想。

坚持以人为本办学,落实师生的获得感。师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依靠,办学治校先让师生满意,才能让人民满意。要把提升办学质量作为首要问题,扎实提高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校园生活体验,回应学生期待、满足师生需要、接受社会监督。要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解决师生最关心的问题、做好师生最期盼的事情、化解师生不满意的矛盾,做到治理改革问计师生、发展成果惠及师生、管理服务师生一线,让师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尊重、权益和服务。

坚持育人为本教学,激发师生的成就感。只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有全人类的解放;只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全民族素质的提升。教育民生最终要通过学生个体的茁壮成长和为国成才来体现。迈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解决规模与质量之间的普及化矛盾,归根到底是解决广义的“教”“学”质量问题。要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激发每名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相互成就,提高育人针对性。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广泛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加深对学习主体、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的认识,增强育人有效性。

坚持扎根人民治学,内化师生的使命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人民至上的信念镌入每名师生的心田,引导师生把心系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师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做尊重人民、造福人民的学问,培养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学生要站稳人民立场,深刻领悟立志为民、立身为民、立业为民的道理,清楚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知道奋斗为了谁、依靠谁,自觉把小我融入人民大我,把个人成才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体发展融入广阔高远的伟大事业,拜人民为师、为人民拼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扎根中国大地 加快改革创新 实现内涵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衣永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推进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

增强教学课程供给,升级人才培养理念。一是准确认识教育理念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为中心再到以课程“建”为中心的变化。围绕时代需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发展方向、新技术最新前沿,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增加课程供给,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以增强课程供给为核心,全面升级人才培养方案。二是科学应对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授到素质教育再到价值引领的变化。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意义,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科学运用课程思政的方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三是主动推进从大类招生到平台课程再到专业设置等各方面的培养理念变化。在“双一流”建设中突出人才培养第一导向,以一流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相关学科关系生长,实施大类招生,拓展平台类课程,科学设置专业。

创新教学组织方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一是遵循高等教育从专业教学和训练到通识培养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演进规律。二是加强从院系教学到书院熏陶再到两级管理的教学组织方式协同。适应形势新变化,针对教育对象新特点,应对教育任务新需求,探索两个转变:两级管理旨在实现从学校办学院/系到学院/系办学校的转变,增强院系活力;书院建设旨在促进课堂教学与校园生活融合,实现课内、课外衔接。三是统筹人才培养的招生录取、课堂教学、思政工作、课外活动、实践实习、创新训练、就业指导等各个育人环节。通过成立本科生院,再造流程,强化协同,实现“无缝衔接”。

改造教学空间环境,涵养“三全育人”生态。一是加强教室物理空间建设,全面推进智慧课堂教学。通过虚实空间无缝链接,在泛在交互、智能交互、自然交互、多模交互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二是推动校园共享空间建设,切实营造良好校风学风教风。在图书馆中建设学习研讨共享空间,在办公楼中通过“开墙破壁“实现办公空间开放共享,在教学楼中通过改造厅廊为学生提供舒适自习空间,通过调整院系分布场所、建设风雨连廊等措施实现不同院系之间链接。三是加快教育网络空间建设,打造物联、数联、智联师生共同体。借助技术赋能,推进数据共享,大力建设慕课平台,提升师生泛在教学互动体验;不断完善智慧校园,提升服务师生效率。

赋能教育媒体专业价值 助推教育公平

教育部直属机关团委副书记,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委员、新闻中心主任 张平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贯穿始终出现23次的“人民”是不忽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战疫前线“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教育战线“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六稳六保”脱贫攻坚绝不后退……教育承担着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目标。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好日子的一部分,更是创造美好生活、过上好日子的重要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光明的未来,首先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公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阀门。

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过程中,最受舆论关注的就是贫困地区学生学习问题。这些地区学生大多缺乏有效的互联网收看设备,家中也没有网络,即使网上有大量课程资源也没法使用。在这期间,电视教学课堂以全新姿态重磅回归,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家中电视就能同步享受全国的优质课程。教育和媒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电视课堂的诞生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发展的必然。在关键时刻,回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回应百姓关切,线上教学成功推进了教育教学方式革命性变革,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光荣使命和创新实践。

“直播卫星 教育”的模式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成本低等优势,在特殊时期开设的直播课程未来还可以扩展至农村教师培训、乡村医生培训、健康卫生知识普及、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等领域,满足偏远地区用户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从供给端、传输端、需求端强势发力,稳定局面、争取未来,让改变命运的知识平等、精准、便捷地抵达每个孩子。

每一次重大考验,都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重新洗牌。融合创新的历史机遇已然到来。数据显示,疫情以来,电视媒体各年龄段观众的收视率均明显上升,15—34岁年轻观众收视率增幅高达89%。疫情防控新常态之下,电视和教育两个领域的专业化内容被再造,“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发展规律重新洗牌线上教育发展未来格局。我们完全有理由和自信畅想,在不久的将来,无论身处何地通过直播信号,天南海北、城市乡村,孩子们都可以是同学,因为他们可以“同上一堂课”。

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人民至上”一以贯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初心和使命。每一项重要决策,都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机遇,寻找新的增长点、思考新的发展路径、重构新的传播生态、赋能新的媒体价值,新的可能、新的机遇并不遥远,所有的努力,只为让更好的教育服务加持更美好的生活。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作用

中央音乐学院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柯扬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切实有效地落实这一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等,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课题。在种种途径中,艺术教育是十分有效的一种。作为人类精神之花,杰出的艺术作品不仅传递着美,也蕴含着善。教育者可引导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于润物无声中传递正能量、正价值。

其一,通过艺术教育陶冶情操。曾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这意味着,艺术不仅仅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还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在艺术教育中,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杰出艺术作品,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方式,能使其在体验美的同时领悟到善的内涵,久而久之形成高尚情操。

其二,通过艺术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近代史上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曾催生出许多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它们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由此,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创立了延安艺术节,“胸怀家国、放歌人民、奏时代强音”音乐党课,“立德树人、美育启智”高雅音乐大师公开课,并在“学习强国”推出“经典铸魂”音乐微党课,向全国推介这些经典作品,用音乐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用音乐叮咛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其三,通过艺术教育展现时代风貌。曾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不仅是对艺术创作者的要求,也是对艺术教育者的要求。在艺术教育中,让青年学子欣赏那些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优秀艺术作品,伴以讲解,能帮助他们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激励他们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完善导学制度增强教育治理效能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孔令讲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既是构建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又是增强教育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根本旨归,不断发挥学科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以完善导学制度为核心的机制体系,增强高校院系层面教育治理效能。

建立完善导学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学生是一切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学生在导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是导学制度建立和执行的根本前提。主动出击广泛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个体访谈、集体座谈、谈心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准确了解学生需求,动态把握导学制度中相关要素,让学生培养中的痛点、堵点得到及时回应。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不拖延,同时提高“抓落实”能力,有效解决问题。定期线上线下开展“院领导接待日”,网上网下设置“院长信箱”,让学生充分意识自身在学院治理体系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在院求学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建立完善导学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师生联动的育人体系。导学双方不是各自出演“独角戏”,而是在纵横分类、精准匹配的基础上贡献“对手戏”。落实对专任教师、研究生导师、本科班主任的师德师风约束、政策性引导、规范性要求,吸引教师主动、高质量参与和投入导学关系建设。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分层分类开展导学实践,研究生阶段注重发挥导师全面指导作用,注重身心健康,全面成长成才;本科生阶段为每个班级选聘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通过多类型“第二课堂”,常态化促进师生联动。

建立完善导学制度,要坚持和完善载体牵引的育人机制。为师生联动搭建有针对性平台、提供有吸引力内容,是确保导学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开辟以导学为主题的丰富载体,设立转身遇见大师的“教授开放日”,开设提升学术战斗力的“师说”讲座,举办生动有趣的“我和我的导师”系列活动,提供师生畅谈发展的“信通下午茶”,让师生深度互动、常态对话。在各类学生活动中充分融入导师元素,学院以“科研项目 支部”“学术课题 支部”等方式实现师生党支部“1 1”共建新模式,让导学元素在各类活动载体中充分体现,使教师资源在“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格局中充分释放。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必须构建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教育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增强治理效能,用效能倒逼制度完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让高等教育事业在改革创新中走向未来,不断增强治理效能,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精心打造高校“党建 ”育人新模式

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王锦荣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回答了党的教育事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铭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高校应勇于探索新时代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精心打造“党建 引领、党建 课程、党建 创新、党建 实践”育人模式,构建新时代“三全育人”良好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推进“党建 引领”。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作用,切实发挥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以党员示范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补充,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摆在首位,坚持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坚持将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与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相统一,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传授丰富的专业知识等全过程育人。

二是推进“党建 课程”。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专业教学工作全过程,为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可靠保证。课程教学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方面,教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选择合适思政教育素材并融入专业知识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讲好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另一方面,教师大力弘扬中国科学成果对世界的贡献、传播中国好声音。通过介绍中国科学家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果提升,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三是推进“党建 创新”。遵循党建先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原则,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大力培养“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拔尖人才,切实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高校围绕“互联网 ”“挑战杯”“创青春”等学科竞赛,鼓励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鼓励党员教师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着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是推进“党建 实践”。坚持党建指导实践,探索支部党建和活动与学生实践和实习活动同频共振,以党支部学习和教育实践实习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党建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培养劳动精神、强化劳动意识和习惯、养成创造的愿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

长安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 吴涛

今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特色鲜明的“三全育人”体系。高等学校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研究生培养中特别注重发挥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的育人责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导师要以立德树人为首要责任,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全方位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高素质、高水平的导师方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唯有自身坚持对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做好坚持科学精神和维护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典范,并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言传身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勤沟通,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高等学校要探索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常态化开展导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导师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规范,对师德失范违法违规的导师坚决予以查处。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特别是涉及“卡脖子”的相关技术,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打造学科高峰,按照“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积极对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符合高校发展实际的学科专业布局,为民族复兴培养栋梁之材。

坚持质量提升,全方位、全过程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质量生源是关键。高等学校要构建从提高生源质量到中期分流淘汰、严格学位授予条件等全链条制度,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优质研究生生源选拔机制,大力提升优质生源比例。注重研究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实施海外名师项目、短期出国资助和国际会议资助计划,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 林松涛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思维是行动的先导,高校要从转变思维观念入手,不断强化政治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信息化思维,增强治理的原则性、规律性、协调性和创造性。

一是强化政治思维,巩固高校治理的权力结构,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校治理的权力体系包括党委领导形成的政治权力,校长负责形成的行政权力,教授治学形成的学术权力和师生参与形成的民主权力,而高校治理的核心要义就是协调处理好四种权力关系,保障各类利益相关者顺畅有效地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实施。

二是强化法治思维,完善高校治理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将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完善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遵法依规、系统完备、权责清晰、内容规范、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大学治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战略规划、法律咨询、政策研究、考核督办等机构,强化学校治理智库力量。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建立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四位一体、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完善制度执行落实、督查督办、考核评估、激励惩戒等机制,形成工作有规划,进度有跟踪,过程有监管,结果有考核,评价有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式治理模式。

三是强化系统思维,优化高校治理的组织形态,持续释放办学活力。要厘清各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和权责划分,调动其参与办学治校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系统合力。包括以集成攻关为导向,调整学术治理结构,实施学部制,构建大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术创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催生重大成果产出;以“管办分离”为目标,职能部门向做好规划、监管、评估、服务等转变,提高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能;坚持“重心下移”,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二级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激发内生动力;保障民主监督,促进教代会、学生会等利益相关群体多元参与,共建共治。

四是强化信息化思维,创新高校治理的工具方法,不断提升治理效能。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通过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数据融通,打造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治理的新生态。包括构建数据支撑的评估决策分析体系,实现科学化治理;延伸服务链条,便捷服务流程,满足个性需求,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实现精细化治理;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让数据架起连心桥”,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联动,实现协同化治理。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9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