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感悟。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

宣传海报

写在前面

今年最爱的综艺完结了,从“我要去看大海”到“心中的闪闪”,这个综艺充满了泪和笑,追这个综艺,“人间真实”四个大字,是对它最深刻的感受。

从这里,看到了戏剧人创作时奇思妙想的灵魂碰撞 ,看到了戏剧人没钱时的困窘,看到了戏剧人努力卖票时的心酸与无奈,看到了戏剧人在舞台上发光的样子真棒,看到了戏剧人的真实。

这个综艺从开播我就一直在追、在关注,可是依然糊的我心酸,这哪是戏剧新生活,这简直就是戏剧活下去啊!

刘晓晔、修睿、吴彼、赵晓苏、刘晓邑、丁一滕、刘添祺、吴昊宸,乔杉...还有赖声川、黄磊、何炅的加持,他们在乌镇乌村共同生活8周,进行戏剧的创作和演出。

双线叙事都很有看点,一来让观众看到了一出好戏是怎样诞生的,二来从每个戏剧人和嘉宾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星辰大海。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2)

这个节目的好看,完全是由于嘉宾们在戏剧上的能力和魅力真人秀中,每个人都散发出来的独特的性格和对待生活的方式。话剧演员的魅力,无论在舞台上还是隔着屏幕,都能传递出来。

一直在小众的圈子里默默耕耘的戏剧人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发光发热的平台,愿他们越来越好,愿戏剧越走越远。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3)

豆瓣评分

01.

2021年1月16日,这个节目悄无声息地上线了。说悄无声息,因为开播前没有什么宣传,还是黄磊发微博吼了一嗓子,带动一众明星转发宣传。

黄磊说,我们这个节目不需要流量,这几位戏剧人也都不是什么明星,观众们也不怎么认识。他们探讨“戏剧能不能挣钱”,做一个戏剧实验,让更多人了解戏剧。

做戏剧到底能不能赚钱?

黄磊在采访中是这么自述的:

赚钱还是不赚钱,这是一个问题。我赚到了钱,但靠的可不是舞台上我最爱的那一亩三分地,他们没有赚到钱,但他们始终屹立在笔直的追光灯下,虽然阴影中,也有茶米油盐带来的烦恼,这两者,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遗憾。

生活,没错,这就是生活。十全十美,永远只是一句祝福,洗澡冬天里的热汤面,只能带来片刻的满足,而呼啸不绝的北风,永远会带走我们身上的温度,让你因为失去而苦恼,沮丧,懊悔,让各种负面情绪包围你,而最可悲的是,永远不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这让我们踟蹰,让我们不知所措,就像置身于高墙,遮天蔽日的阴影之下,可我们总有办法,因为我们还有戏剧。

没错,戏剧,他虽然不起眼,但是透过他,你可以看见光,我们希望,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失去,错过遗憾,戏剧都可以还给你,我们也一样每一个因戏剧而失去错过遗憾的人,能够在戏剧中全都找回来,还是让我们回到戏剧本身吧,赚钱还是不赚钱,我们应该到现实里寻找答案,这现实,是被扮演的,但他无限接近于真实这是戏剧人所处的现实。

“戏剧新生活”里那些灰头土脸的哥哥们:一群为戏剧艰难奔跑的人,没有作秀没有噱头更没有明星的架子,一切真实的现实问题和情绪,袒露无疑,真实的像在照镜子,看到每一个普普通通生活的我们。

蜷川幸雄先生也曾在《千刃千眼》一书中详细阐述过他的戏剧观:

对处于生活中的人来说,戏剧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忘记现在。将背负着形形色色不同日常的观众带进戏剧的时间,也就是进入非日常的时间和空间中,这就是导演的工作。希望我的舞台能够成为一个磁场,讲述人们说不出的梦想。

一切像戏剧一样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心中有梦的人总会在接受生活暴击的时刻,又被一丝温暖和理解,选择擦干眼泪继续坚持向前。

这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戏剧人的生活有时何尝不是我们的生活,他们的心境与经历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体会过。

我们心底好像都有一个梦,期待着认可。哪怕黑暗中也不会觉得无望,总还是抱有一丝阳光的想法。

对于以后完全是未知的,可我们心底的热爱我们最是知道的。所以,请倾听内心的声音吧。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4)

02.

本季一共演出十一场大戏:

第一出:《养鸡场的故事》

小兰不愿和其他的鸡一样每天下蛋吃饭睡觉,她有一个梦想,看大海,虽然所有人都反对,可她还是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全力以赴的奔向那片向往已久的大海,勇敢地去寻自己心中的理想!

一个为了梦想的鸡,她就是鸟。童话细思极恐的悲剧感不过如此,好像突然get到了生活,然后最后却因为能下蛋活下来了。又理想又现实,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5)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要去看大海的小鸡小兰,有着去追逐梦想的权力,不要说什么年纪大了,不要说梦想属于年轻人,对于寻找内心的方向什么时候都不晚,因为那片美丽的,蔚蓝色的大海一直都在前方等着你!

第二出:《鸡兔同笼》

终于get到吴彼说刘添祺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原因,整部剧太细腻了,完全没有任何槽点!

刘添祺在日常生活中看上去憨憨的、上台前还会紧张到呕吐、做什么好像都有点畏手畏脚,完全没有我心目中搞艺术的人该有浪漫气质。但是上了舞台,他整个人就仿佛自带光芒一样,每一个动作和台词节奏都那么的打动人心,特别是最后那段在知道了女儿要去美国的时候,眼神里透出的无奈与心酸,绝了。

在监狱的探监室里,女儿来见父亲最后一面,因为她就要和母亲一起去国外生活了。他们诉说着各自的生活,解答着一道道看似难做的数学题,可是说到最后父女俩还是忍不住哭了,爆发出了对彼此的不舍,和那份已经不会轻易说出口的爱。

在我心中全剧最大的泪点就是:当得知这一次会面有可能成为永别时,在探监的最后时刻,女儿借蚁人的剧情泪流满面说出爸爸我爱你,简直就是大型哭晕在被窝的现场啊!女儿有多想冲进爸爸的怀抱,爸爸有多想留住女儿,可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看的人既无奈又心酸!

其实剧中的女儿就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最没有办法的就是在父母面前开口说我爱你,需要借助「外力」来表达情感,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法表达的感觉让人产生强大的共鸣!

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对我们的父母说:“我爱你”了呢?又或者我们根本就没有对他们说过这三个字。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然而也是我们最难表达爱的人,是我们觉得时间还来得及?可是时间真的还来得及吗?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6)

第三出:《出山》

一张方桌,两位行业OG,朴素不炫技的上演了一出 “生命”大戏。

孕育生命的过程在这里被形象化,成了台上一道道观众可看到的难关,用不同表演形式给观众呈现了孕育生命是艰难而神圣的过程。吴彼的那句“成人不易珍惜”,道出成人的艰难与不易。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这才是一个作品应该输出的价值观与正能量。

收尾更是升华了整个主题:“最后这静知成了人,参悟了无字天灯,为中国的语言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天灯上写到,abcdefg。”汉语拼音正是我们小时候喃喃学语的第一课。

戏虽然结束了,但是生命开始了,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思考和回味。

光阴是无声无息的,不论这一生多么的艰难,多么的坎坷,都请珍惜吧,因为毕竟我们来过了!不是吗?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7)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8)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9)

第四出:《倒影》

善与恶的转换,光与影的交替,可以说整个舞台都随着这个点在变化,很美,很震撼!

善与恶仿佛是一对双生子,永远是形影不离的,永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永远在我们心里,一切都要看你自己的选择。如果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怎样将猩红变成雪白?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0)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1)

第五出:《邂逅·似水》

他即将步入婚姻,可是在乌镇的小酒吧里邂逅了一个她,在这里他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与灿烂,可是最后他选择将她留在这个小镇上,再不相见!

我们都在过表面的生活,夜晚降临,我们开始用娇嫩的血肉生活,情感在上面跳动,我们流泪,我们相爱,我们痛恨一切。

触及灵魂的一种表演,用情感打动情感,情感真挚又脆弱,所以它有一个厚厚的外壳,只有夜晚降临,见到同类它才会出来。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2)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3)

第六出:《一个绝望的人》

一出荒诞喜剧,在人物之间不断交错着人性的冲突,冲突,冲突,还有心里的希望与绝望不停不停地交织,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有时候就是活在希望与绝望中间的,既然走到了绝望的尽头,那么希望也就离你不远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选择放弃!

第七出:《巴西Brazil》

这个剧本真的好棒,太喜欢了,绝望希望,希望绝望,看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刘添棋他的每一部剧都在讲伤害,都在讲治愈,看得到人物的孤独,是那种被抛弃到寒风仍要用全身力量去紧紧抱住你的孤独。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4)

这个戏讲的是未来社会里一个贫穷的家庭租赁一个同样破旧损坏的服务机器人来照顾家里的植物人儿子,妈妈在外面逍遥快活,植物人儿子一天恢复了眨眼功能,借助眨眼和机器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

植物人想自杀,机器人非常不理解,因为机器人的使用原则,无法满足他的想法。植物人最后使用了破解指令,让机器人绕过了原则限制,让机器人在天亮前杀了它,如果他母亲的电话还是打不通的话。动手之前,植物人让机器人给他刮下胡子,拍一张照片用作遗照。在最后的时刻,机器人兴奋地告诉植物人,他计算了15亿次,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不伤害他还可以不违背他命令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自毁!随后,一阵浓烟从机器人的体内冒起。过了一会,一盏手电筒的光亮照向了植物人,全剧结束。

看完确实非常的感慨,对植物人而言,机器人的陪伴与对生命的尊重,是让他倍感尊重,机器人尽力去保全他生命的行为,是由于底层的代码设置,但那一刻不管谁躺在那,都会被触动,感受到这种跨越种群的爱,来自冰冷代码的爱,给生命以了关怀与尊严。

而作为对比,来自于母亲的人类关怀,对植物人而言,是那么的冰冷卑劣,他只感受到的自己是负担,是错误,是让大家都不开心的源头。死是他唯一能创造的价值。

这两种不同物种的对比,让人心头一震。

生活中,我们最亲密信赖的人也是有可能欺骗、背叛我们的,而手机永远不会。当我们以千百年来传统社会的经验作为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标准时,我们发现现代科技产品是极值的忠诚、友善(前提是非以广告为盈利的产品),这不由得让人反思人类自身的局限性。而在以高科技产品为基础的世界生活久了,是否会去厌恶、恐惧传统社会生活?这可能才是当下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5)

第八出:《李尔马戏团》

一部意识流的作品,虽然完成度没有那么高,但这种探索很可贵。

史航老师说:《李尔王》汇聚了人类的一切邪恶,《哈姆莱特》的野心,《奥赛罗》里的嫉妒,《麦克白》里的仇恨,它是一个人类恶德的集中体现,李尔王是我们最容易成为的人,我们容易像李尔王一样,误以为别人爱我们是因为我们伟大、因为我们善良,不是因为有求于我们,而是我们值得爱,我们会昏头,我们要拍《李尔王》警惕,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

史航老师解释了《李尔王》的存在,也解释了戏剧存在的价值,这种以戏剧作为载体的艺术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形态,它就是生活本身。

无论是欧丁还是即兴创作的训练方式或表现手段,不论是会花活的资深戏剧人还是只演过小品的喜剧人,站在舞台上用自己的肢体和语言所讲述的故事,都是对生活的讲述和对人类的探寻。

就像作家有时也无法确定自己笔下的角色会做些什么,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一应事务所发出的反应,其背后的原因动机、包含的人性逻辑,也许鲜少有人会去思考,戏剧正是为我们打开这条路径。

戏剧人创造戏剧世界,正如我们面对浩瀚宇宙所做的研究尝试,只不过他们是航行在隐秘朦胧的人性之海上,摸索着善恶的边界。

“人类的幻想可以无限制的精彩,也可以无限制的无聊,这就是人类注定永远矛盾的理由。”

这场人类的幻想游戏,注定大放异彩。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6)

第九出:《心脏》

这出戏探索人被社会和科学双重规訓后的生物性迷思整个剧目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一场荒诞离奇的手术。

整个故事是以流浪狗的视角展开的,在狗的世界里他所听到的人类语言都宛如外星语一般,而他却开口说着你能听懂的人话,你会有一种现实和戏剧的交错感——一种你分不清谁才是那个真正的「狗」的错觉。

我觉得刘晓晔老师和小胖丁是在用一个很荒诞的故事讲述一个离我们特别近的、特别值得反思的话题:人就一定比别的动物高级?或者换句话来说为什么人总要控制别人的选择呢?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7)

第十出:《一座剧院》

这部戏几乎就是直接回应某些戏剧圈内底层对这些大腕卖惨的质疑。掏出心窝子和心路历程来给未来的戏剧人看。更是把这三十年来戏剧人在艺术追求和商业收入上的挣扎与迷茫表现的淋漓尽致。

短短几十分钟,认真演戏没收入,酒吧里卖唱“绝活”没尊严,演电视剧表演方法和路子全对不上,“高人”指点下终于和经济发展的大潮走到了一条路,打着“文化和艺术”的旗号充当了资本和权力的走狗,最终还是被抛弃,离理想越来越远。

看完当时是懵的,就是那种被现实赤裸裸的甩到脸上那种懵,但是回过神来,只想嚎啕大哭。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8)

第十一出:《关于23号星球》

男主角一开始是一个别扭、不肯长大的小孩——遇到大魔法师进入奇幻世界的美好——大飞龙出现失去朋友的悲伤——不得不回归现实的残酷——面对新生孩子突然涌现的勇气——坚定面对生活。

在我眼中《关于23号星球》它不是一个故事也不是一个童话,它就是我所经历过的——小时候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在那里一切天马行空的东西都是可以真实存在的,在那里一切都可以不被打扰,但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这小小世界被现实所慢慢摧毁,甚至你都没有时间和这个小小世界说再见,甚至都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再也不会「做梦」。

在23号星球里,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心里的赤子。想起傅雷先生的话:“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19)


好的戏剧就是给人以感动、思考、启发、升华到个人层面的一个过程。因此特别想对戏剧人们说:世界需要赤子,用纯粹真实和专注,打开这个世界好的一面,打开每个人好的一面。

爱你们~ 你们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20)

写在后面

戏剧,在我大二那年,被我撞见就彻彻底底爱上了。这种感觉好奇妙,又很难讲清楚。这应该就是一种缘,我到现在都觉得好多事情就像是注定的,你也会想为什么,可的确发生了。

每次进剧场,就像做了一场梦。

总是会听到人说: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艺术无用,文学无用。

这世界难道真的病了吗?

我一直告诉自己,还有一些人在试图清醒。

无论是戏剧人、电影人还是茫茫人海中的每一个为艺术热爱不停奔跑的我们,都难逃这场现实的暴击。

我无法说艺术一定是高尚的,物质和娱乐消费就是盲目低级的,我们对“人类”的审美和消费倾向“无能为力”。但,我还是想争取一下试图“清醒”的人类,至少均衡一下天平的两端,让戏剧这样的艺术还有存在的机会,让这些做戏剧的人还可以有一些信心大步向前,他们纯粹的可能只是想“维持生计”,至多是在活得“体面”一些。

就那种,你看我在这世间穿梭,带上虚假的面具为了空伐的坚持,一切艺术都包装上资本之后,却还有人在这些看似虚幻的美梦里努力奔跑。总还有人心怀赤诚,就算满目疮痍,也还风帆高昂。

希望每个人都能走进剧院,做一场自己的美梦。

话剧创作者探索(观影戏剧新生活)(21)

文字/绿皮火车

图片/爱奇艺截图

关于作者:绿皮火车,阅读症深度患者。这里有我的读书、电影、生活分享,阅读需要主张,让我们一起追寻,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