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致力于终身学习的竹也妈咪。

前几天听闺蜜吐槽,自己十分重视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孩子能够独立坐着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买撕不烂布书,孩子两岁的时候开始坚持每晚睡前亲子共读,但直到孩子即将上小学,她才发现:自己多年的付出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孩子并未真正对阅读产生兴趣,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自主阅读能力。

从闺蜜的描述中,孩子虽然配合爸爸妈妈每天一起读书,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比如,每天都是妈妈自己来选择阅读那一本绘本,孩子只是听故事却互动很少;白天孩子都不会主动想去翻一翻书本,妈妈有意识地引导也很难让他拿起书本;书本上的内容并没有被孩子真正记住,孩子根本不会举一反三和活学活用。

而孩子的妈妈,正是在某次朋友带3岁的女儿来家里做客后,才意识到自己错了。朋友的女儿虽然年纪小,但看到散落在桌上的绘本都特别感兴趣,会主动拿起来翻一翻;看到一张蜗牛的图片会立刻想起她读过的《蜗牛博士》绘本,说蜗牛的壳可以“咕噜咕噜转转转”;自己翻着各种绘本,可以翻好一会儿,看得津津有味,专注力杠杠的。

没有对比没有差距,闺蜜也是因此开始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的亲子共读出现了什么问题,也是这时才惊诧地发现:自己在自主阅读这件事上做得太多,一直处在主动的位置,而孩子一直处在被动的位置,也就越来越被动。自己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挑书买书、陪伴阅读、鼓励阅读,但是因为方法方式不对,这些努力终究一场空。

但其实,闺蜜一定不是个例。放眼周边,类似这样家长自己唱独角戏的行为,其实并不少数。很多家长一定都会觉得自己很憋屈:明明我买了很多书,明明我坚持跟孩子一起看书,为何努力却打了水漂?而今天,咱们也来谈谈,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正确打开方式。

亲子阅读量训练方法:宝妈6年付出竟只是(1)

一、利用孩子的依赖,以身作则当好榜样

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很负责任地承担起育儿的重任,那孩子对于爸爸妈妈的依赖感是非常高的,他们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时候,如果聪明的爸爸妈妈一回家就拿起书本,总是一副沉迷于书本中的模样,那孩子对书本也会充满好奇心和兴趣,很愿意去尝试。这时候,家长再陪伴着孩子来完成亲子阅读,或者由爸爸妈妈来给孩子讲一些绘本上面的故事,就很容易让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亲子阅读量训练方法:宝妈6年付出竟只是(2)

二、丰富你的书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教育家做过这样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家中藏书500本的家庭,平均能将孩子的教育向前推进3.2年。

聪明的家长,假装不在意孩子看不看书,直接去丰富家中的书架,定期更换书架上的书,不是强加给孩子的阅读更让孩子心动。不经意地,我们都可以在家中的书架、阅读角获得读书和阅读的权利,时刻保持阅读的新鲜感,这是十分吸引孩子的。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设置一平方米读书角,把孩子喜欢的书都放到这里,孩子会很有归属感,觉得“我的地盘我做主”,也更喜欢呆在自己的王国安静阅读。

亲子阅读量训练方法:宝妈6年付出竟只是(3)

三、在生活学习上给孩子主动权,培养孩子学习责任感

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时间都是父母安排,而孩子也适应了这种的方式,不会去自己主动地学习,家长不如放手把安排学习时间的主动权教给孩子,效果会更好。家长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挑选书本,自己安排自己的阅读的时间,自己试着从阅读中发现乐趣和奥妙,有了读书的责任感自然孩子也更爱看书了。

很多家长自身就是学霸,总是比较强势地给孩子安排好一切,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其实还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倒不如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效果来得好。

亲子阅读量训练方法:宝妈6年付出竟只是(4)

四、告诉孩子读书的好处,启发孩子爱上阅读

竹妈一直觉得,亲子之间的沟通是最最最重要的。不管家长有什么想法,孩子有什么想法,我们都应该坦诚地说出来,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觉得读书好,就应该真诚地告诉孩子,“读书能让你漫步古今中外,能让你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能给予你爸妈所不能给你的……”,只要你们养成了真诚沟通的好习惯,那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必定也能get到读书的好处,认真地去试试读书这件事。

#养娃踩过的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