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相互勾结却不团结。”

论语第二十二讲(理解论语第二篇第14节-君子周而不比)(1)

逐句解释:

君子周而不比

周:内部独立而聚合。指合群,团结众人。

小人比而不周

比:相互拉扯而捆绑。指勾结,结党营私。

心得总结:

本篇孔子指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小人为了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内部并不团结。君子则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团结友好。

这句话与子路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表达的意思相同。小人,往往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相互之间勾心斗角,这样的人组织在一起叫做团伙。而君子则光明磊落,大公无私,虽个性不同但谦让友好,这样的人组织在一起叫做团队或团体。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道:“周,普遍也。比,偏党也。”周、比两字都有与人团结的意思,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周是为了公,比是为了私。君子团结在一起,是出于公心,为了共同的目标,有不同意见能相互尊重。小人勾结在一起,是出于私心,为了个人利益,一旦利益无法达成一致,则会撕破脸皮。

当遇到问题时,君子和小人也不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我反省,而小人则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自我保护。

因此做一个君子并不容易,有诸多礼法限制,还没法捞到个人好处。而做一个小人则轻松得多,无拘无束,任性妄为,还能占到好处和便宜。但人们更喜欢和君子往来,而不是小人。小人也更喜欢跟君子往来,而不是小人。这是因为,君子是利他的,而小人是利己的;君子是自省的,小人是推责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君子,也有很多小人。人也有两面性,既是君子,也是小人。有的人,表面上是君子,内地里是小人。这些我们都要认清了。

附图:

论语第二十二讲(理解论语第二篇第14节-君子周而不比)(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