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对赵蒙生说: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

《芳华》何小萍对穗子说:她对刘峰落井下石,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她。

同样是反应那场自卫反击战,同样是描述战士们的牺牲精神,同样令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2017年的《芳华》与上世纪80年代的《高山下的花环》,你更喜欢哪部?

一,爱情VS亲情

自卫还击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自卫反击战电影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1)

因为这个拥抱表白,刘峰付出了差点开除军籍的代价

自卫还击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自卫反击战电影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2)

梁三喜是传统的能吃苦能打仗能顾家的形象

《芳华》:恋爱年龄的军人和情感纠葛

《高山下的花环》:已有家室的军人家庭责任

刘峰与小萍其实最后的同病相怜

自卫还击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自卫反击战电影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3)

高干子弟赵蒙生后来在战争中思想升华,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芳华》:对出身不好,善良的人命运深刻揭示。

《高山下的花环》:对不同人物出身最后融入到战争中一视同仁,给人很大启迪。

小萍与刘峰的角色设定,更能抓住现代的心。现在社会更加复杂,出身平凡的人,起点低,努力付出很多才能拉平差距,甚至终其一生也难以弥补出身的差距。这具有现实意义。

而《高山下的花环》让不同出身的人,同时放在投入到一场战争中,让高干子弟和一些人 受到了极大的教育。梁三喜说的: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感动了无数人,也无形中扇了那些不把国家安危,一味躲让的人一耳光。

三,时代的变迁VS 军人军属牺牲精神

自卫还击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自卫反击战电影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4)

刘峰在战场打残了右臂

自卫还击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自卫反击战电影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5)

高山下的花环,揭示军属们的牺牲付出,部队和家属吃饭的气氛极为凝重

《芳华》和《高山下的花环》都在展示军人的牺牲,但着重点还是不一样。

《芳华》不仅在展示军人牺牲,也花了很大剧情去揭示时代的变迁,对人心和命运浮沉的影响变化,令当代人看来感受更为强烈,就如喝一口自己酿的陈年老酒。

《高山下的花环》基本都在讲军人的牺牲,里面有平凡家庭子弟,也有高干子弟,有老军人也有刚满入伍年龄的年轻人,有军人也有军属,尤其是军属的牺牲付出。

《高山下的花环》里面,战争结束后,连队把家属接过来,而梁三喜的母亲和爱人背着小孩,为了省钱(部队其实已经发了路费)坚持徒步过来,而对梁三喜牺牲前的欠部队的一些债务,梁母和妻子坚持要自己还。

当梁母如珍宝一样,抖出一张张“大团结的”十元还债时,赵蒙生流着泪说:大娘,这是抚恤金啊,不能啊不能啊,这债我们还!!!

电影都是讲成长和牺牲 ,而《高山下的花环》在直白深刻地展示,军人不仅是自己为国捐躯,还有军属们家庭的大公无私牺牲,令人揪心心碎。

四,肉体创伤VS精神创伤

自卫还击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自卫反击战电影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6)

高山下的花环,战士小北京其实是首长的儿子,结果为国捐躯

自卫还击战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自卫反击战电影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7)

何小萍最后在草坪上起舞,治好战争心理创伤

《高山下的花环》花了很多场景,表现战争对军人的摧残,战争结束后,医院里到处是残废军人,看得人揪心心痛。这是肉体的创伤。

而《芳华》能够表现战争对军人年的心理精神的创伤(何小萍作为精神病人又是战斗英雄),不能不说是个不小的进步,也让人们更加知道军人的牺牲和值得尊敬,珍惜现在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