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可以在每个早上悠闲地读完一章,然后2022年的第某个月读完,但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的掌控18号开始读到塔拉对这个家庭的脱离,我开始迫切地想要知道她离开的过程以及结果,然后大部分本用来刷手机或者练字的空闲时间被占用了,20号晚上,我躺在床上看完了最后的几章,还有作者的话、致谢、作者注、注释说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你是一只孤傲的候鸟在天空中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是一只孤傲的候鸟在天空中飞(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是一只孤傲的候鸟在天空中飞

我以为可以在每个早上悠闲地读完一章,然后2022年的第某个月读完,但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的掌控。18号开始读到塔拉对这个家庭的脱离,我开始迫切地想要知道她离开的过程以及结果,然后大部分本用来刷手机或者练字的空闲时间被占用了,20号晚上,我躺在床上看完了最后的几章,还有作者的话、致谢、作者注、注释说明。

然后临睡前到现在都在思考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

在网上看了塔拉的采访,有网友好奇地询问现状,她没有直接回答,说自己仍然只有一半的家人,说自己思想的自由的争取。我很容易地就进入了思维的盲流,想象自己会看到的是她家人的妥协,她的“牙尖嘴利”等等,但是没有,她很平静,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场合已经上演了无数遍,毕竟书里提到她考上剑桥大学和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已经被采访了数次,也许是她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和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观照中,开始明白“温和”才是正确的开始······我猜测了很多,但是什么也比不上她的现状,我相信这一定是她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毕竟不是随便一个十七岁女孩可以获得如此高的学历和成就。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屠龙的少年最终变成了恶龙。”

从不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到某一刻突然明白,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的有着自己所厌恶、憎恨的人的影子,它们会在某一个“恰当”的时候短暂的吞噬我们,尝试去掌控他人。几年前看完《蒙面巨星》,从电影院出来,我和朋友讨论,小女孩深深的厌恶父权专制,但是当她遇到不顺的时候,她用同样的方法面对母亲和朋友。这种“影子”会跟随我们一生,因为我们曾经的服从,会让我们相信,在最是无能为力的时候,它的效用便会突显出来。近几年这个话题很是热门,很多网友评论说,原生家庭的伤害终其一生都是无法摆脱的,与自己的和解便尤为重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不要服从于环境,不要变成“恶龙”,要去寻找另外一个自己。这样看来,塔拉温柔而沉着的坐在采访桌前,便是她的努力的最好答案。

学《清兵卫与葫芦》的时候,很多老师会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借此来教育学生,每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追求爱好的权利或者别的等等。今天,看完书,我想说——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我的家庭平凡而平和,母亲急躁,父亲也从棱角满满的中年走向温和的老年。在很小的时候,意识到在有弟弟的情况下,无法得到母亲百分之五十的爱,于是我便肯定的宣布,我最喜欢的是爸爸,自此,对着母亲撒娇之类从未出现。工作后,某一年出行,我和弟弟走在前边,父亲陪着母亲爬山。我忽然明白,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百分百的站在我的身边,他们是一个团体,他们属于彼此,他们的世界观在一次一次的时间修正中趋于一致,即使每天仍有无数次的争吵,但那些都是生活的常态。所以在书中或者电影中看到双亲中的一人发疯,而另一个人不知或者假装不知的时候,我没有很激烈的情感反应。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摆脱孤独,改变一个人的固有认知实在太难,尤其是你的家人。一直在批评父母的专制和权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反思,是否我们也在对父母实行专制?他们要求我们走原路去吃一遍他们吃过的苦,是否我们也在要求他们顺应过于迅速的时代潮流,将劳动和享乐并举?我们应该尝试并且学会平衡自己横亘的两个时代的生活,等有了后代,就是三个时代了。

昨天读了一首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抗争。毫不怀疑地说,这本书给了我力量,在这个总是自我怀疑的年纪,能够提醒我,清醒且自主的努力成为一个你想要成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