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添水槛供垂钓(何谓为渊驱鱼为丛驱雀)(1)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这句话出自战国·孟轲弟子《孟子·离娄上》。是孟子总结历史上君王治国得民心与失民心的经验时讲的一段非常精采的话。原文如下:

“桀、封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扩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为什么说新添水槛供垂钓(何谓为渊驱鱼为丛驱雀)(2)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夏桀和商纣王是历史上称为无道国君之典型,为商汤、周武王所灭。孟子用形象比喻方法,说明商汤、周武王之获得民心,正好是夏桀、商纣王丧失民心之结果。这段话的意思是:桀、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失去了民心。可见得其民就得天下,而得其民,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就是对民之所求给予他们,不需求的不要去给,如此而已。

这样,民众拥护施仁政的国君,就会象水往低处流、兽往野外跑一样。所以说,水獭要吃鱼,鱼为躲避水獭之害游向深渊里,这好比水獭在替代深渊把鱼驱赶到那里去一样;鹯(鹞鹰一类的猛禽)要吃小鸟,小鸟要躲避危害都飞往从林里去,这好比是在替丛林把鸟赶往它那里去似的;商汤、周武王之得民心与桀、纣之失民心,正如替深渊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森林把鸟赶来的是鹞鹰一样,替商汤、周武王把民心赶来的是夏桀、殷纣王两个暴君啊。

为什么说新添水槛供垂钓(何谓为渊驱鱼为丛驱雀)(3)

因此“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是根据孟子说的话简化成的,比喻由于自己政策上、策略上的失误,实际结果是替敌人把本是自己方面的人赶到敌人那里去,等于替敌人做了有害于己的事。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也可用于泛指意义,形容个主张或措施的不当,把本来是于己有利的事,推向了对方,等于替对方做了好事,替自己一方做了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