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分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分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诗(读杜甫秋兴八首第一首有感)

分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该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五岁,耳聋体弱,正寄居于长江岸边的夔州城(今重庆奉节),在来到夔州这座地势险要的山城之前,杜甫已经在西南地区度过了将近六年的漂泊生活(百度文库)。

刚才又查阅了一下诗人的生平,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百度百科)。

初读这“秋兴八首”感觉是,就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而起的兴,其目的就在于让后人能够汲取其历史教训,读之不忍让人顿生伤感。 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 11:42

上午时,就注意到诗中有“五陵”,就想到了,此前的韦庄的那首《伤昔》“昔年曾作五陵游”。当时以为是“曾五次游览长安”,现在想来,可能是错的。

很明显,该诗中也有“五陵”,假若也做“曾五次游览长安”,很不妥当,即“五陵”应视为一个词,而不是两个词。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 20:19

先来看第一首,当我读到“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一句时,初时以为,这个“塞”字是指北方的,心想,若是这样,难道这一句是诗人的想象(如是想象,诗人怎么知道那里的天气是“风云接地阴”,因此就给否定了)?而且也与上一句相去甚远,总感觉有些问题。

就在刚才,突然意识到,这个“塞”不是指北方的某一边塞,而是指眼前的“夔州”(我刚才读到“白帝城高急暮砧”才意识到,也不是指,“夔州”,而应是指“白帝城”,因为古时要塞是有驻兵的。同日,21:29)。因上午查该诗的写作背景时,就知道了,“夔州”是“一座地势险要的山城”,同时,该句的“阴”字也与首联的“萧”取得了一致。

还有,上午时,对“江间波浪兼天涌”中的“兼天涌”的理解,初时以为是,天空上的风起云涌。直到刚才,才意识到,不是这样,因为该句有个“兼”字(由此可见,字字都得读到,该有多重要),就是说,这里的江浪非常之大、也非常之猛,能激起数米之高,也可说是,涛浪排空,一点也不为过。 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 20:48

这第一首起笔就以“凋”入,后面又接连用“萧”、“涌”、“阴”、“泪”“孤”来进一步渲染这种凄凉的气氛,从而也给整首“秋兴八首”披上一层悲凉的氛围。前面两联讲的是,通过写景描绘出,夔州在秋季有着一股萧条和肃杀之气,也可说是作为后面抒情的一种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