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态氮和硝态氮和酰胺态氮的区别(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的区别及特点)(1)

铵态氮和硝态氮和酰胺态氮的区别(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的区别及特点)(2)

氮分为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那么这几种么氮之间有哪些区别呢?吸收率、持效期如何?安全性差异?

现简单描述一下,做到基本了解,对肥料使用具有些许帮助。

一、概念及区分

[铵态氮]

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

铵态氮的特点:

1、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

2、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2种:①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②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硝态氮】

硝态氮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硝态氮的特点: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易随水流失。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酰胺态氮】

酰胺态氮——尿素[CO(NH2)2],含氮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料。

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

酰胺态氮属于有机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水解前,土壤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20%被土壤吸附,要注意深埋。

二、肥效、持效期、安全性比较:

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各有特点及优势,就肥效(作物吸收速度)来说,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排除氨化挥发外,肥效持续(土壤吸附性)时间:铵态氮>酰胺态氮>硝态氮;安全性: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

注意事项:温室环境下,应适当减少铵态氮的使用。温室密封环境下,会增加氨害几率,且蔬菜属于喜硝作物;硝态氮多适用于干旱地,水田应减少硝态氮肥的使用。因为硝态氮土壤中难吸附固定,流失过多,且长期使用会使作物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

合作、交流请洽13156015008(微信同步)。

公众号维护:aiweisheji.com | 爱伟设计【爱伟建站】

服务项目: 营销网站建设 | 品牌网站建设 | 微信平台搭建、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