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记者从四川省达州市获悉,近日,达州市实施“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就业攻坚行动,通过深化“多区域”劳务协作,强化与重庆的产业、用工等协作,打造“达字号”品牌,做大做优“打工经济”。

加强劳务协作转移就业(深化多区域劳务协作)(1)

该行动包括全面推动达州市政府稳定和扩大就业十六条政策措施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深入挖掘就业岗位;持续提升培训质效,充分发挥职业培训提技能、促就业作用;全面深化劳务协作,稳定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打造一批反响好、影响大的劳务品牌,做大做优“打工经济”等举措。

按照该行动计划,达州市推行“订单式”培训。根据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和劳动者技能提升需要组织培训,将高技能人才比例提升到20%以上,保证参训人员就业能力得到真正提升,实现“结业即就业”。

建设“标准化”基地。以职业院校为重点,建设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以上县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中国创翼”“工匠杯”等赛事为平台,发现、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和能工巧匠,新创建30个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

加强劳务协作转移就业(深化多区域劳务协作)(2)

在全面深化劳务协作方面。深化“多区域”劳务协作,抓好万达开示范区、浙江舟山、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劳务协作框架协议落地落实,积极开展政企校劳务协作联盟建设,稳定167万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

在强化“达字号”品牌打造。聚集市场需求,积极打造“宕渠护工”“川东美导”“源工匠”等特色劳务品牌和“化工班”“海员班”“社会体育指导员”“航空服务员”等新兴劳务品牌,努力提高劳务收入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加强劳务协作转移就业(深化多区域劳务协作)(3)

事实上,近年来,四川达州市与重庆市的区域协作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两地的人力资源协作越来越紧密。

去年,达州市深入开展与重庆、广东、浙江等省(市)跨区域劳务协作,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促进就业供需精准对接。近三年,达州全市举办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58场次,达成就业意向12万余人。

今年4月,重庆市渝北区人力社保局开启“直播连线”,与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广安市以及贵州省铜仁市三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接洽谈劳务合作事宜,并通过“云签约”模式,签订《共建劳务基地合作协议》,就制度保障、信息互通、劳务培训等方面达成约定。

渝北区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达州、广安和铜仁三地的人力社保部门共建劳务基地、开展劳务合作,不仅能为渝北区内企业拓展招工半径,有利于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同时也能为达州、广安、铜仁三地每年新增6000余个就业岗位,让当地求职者有更多求职选择,引导川渝黔三地实现人力资源的良性流动。

今年7月,万达开三地工会还签订工会工作协同服务框架协议,在协力实施乡村振兴、保障职工异地维权、共享疗休养基地、推进创业就业服务等“八个方面”,以进一步加深万达开三地的交流合作,提升工会工作协调服务质量。

今年8月,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人社局与重庆市石柱县人社局就两地人社系统就业创业、社保服务、人才交流合作项目签订了《框架协议》,“四川省宣汉县驻重庆石柱就业服务联络站”揭牌。

根据协议约定,在石宣两地就业创业方面,将通过共建就业服务联络站,互开石宣就业直通车,共创土家特色劳务品牌,共享创业孵化基地,共办石宣创业讲堂“五大载体”,推进两地就业创业深度融合。

在人才交流方面,通过协同制定人才规划,协同搭建人才平台,协同开展引才育才,协同共享人才资源,协同助推两地发展“五大协同”,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上游新闻记者 徐菊

编辑:胡苏

责编:罗永攀

审核: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