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PREVIOUSLY

7月19日下午,以“关注高端制造,关注产品经理”为主题的2021首届陶瓷行业产品经理大会,在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剧场成功举办。行业优秀产品经理代表及产品研发、设计人员近300人到会。

本次大会由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华夏陶瓷网共同主办,炬成COSON、广州设计周联合主办,同时得到中国陶瓷总部基地等企业大力支持。

此次活动上,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宝达集团执行总裁·张刚、玛缇瓷砖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经理·欧天成、炬成企业总裁·高勇军、天古陶瓷总经理·罗伟锵、科托纳陶瓷设计设计总监·周兴福,围绕“产品经理:定义与功能”主题作思想碰撞,并由陶瓷行业知名专家·姚若晗担纲对话环节主持人。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



对话主题/产品经理:定义与功能

文字整理/郑在忙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

陶瓷行业产品经理是什么?

罗伟锵:我认为产品经理就像一名家长,你要设计它的基因,还要负责它的出生、成长,包括辅助它实现“人生价值”。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3)

天古陶瓷总经理·罗伟锵

张刚:产品经理必须有四个能力,市场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以及具备柔性的、精致的制造能力。

以往,我们都只看向市场,或只看向产品,但产品经理的核心关键是做闭环。而所谓的闭环就是要打通刚我所提及的四大能力,才能让品牌进一步地扎根在市场上。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4)

宝达集团执行总裁·张刚

欧天成:由于梁总还在出差,所以主要负责营销的我临时来补位。

那么,从营销的维度去思考产品经理,我认为有两个视角。从大视角上看,我觉得产品经理是信心,在一个产品迭代极快的时代,其实关于产品的信息是匮乏的,而产品经理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信心,因为他始终能为用户带来其喜欢的东西。

另一方面,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因为一款好产品是通过不同职能的人共同打造出来的,比如研发、包装、推广、销售等等,而最终我们交付给用户的是一款带有体验感的、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5)

玛缇瓷砖联合创始人、董事副总经理·欧天成

高勇军:我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对整个产品的管理,以及生命周期负责的人。

那么,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他在企业里一定是一把手,或者二把手,绝对不会是三把手。而真正重视产品规划的企业,意味着他们也一定重视产品经理。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6)

炬成企业总裁·高勇军

周兴福:因为我是做设计出身的,所以我站在设计的角度分享一下个人观点。

我认为,产品经理不光代表个人,背后是一个团队,或者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平台。而产品经理是这个团队里的领袖,不但要全盘掌控,还要熟悉前端的设计、工艺研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销售。

刚刚欧总提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因为这是一个团队的事,而不是以个人为主。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7)

科托纳陶瓷设计设计总监·周兴福

姚若晗:虽然各位嘉宾都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但其实有一个共同点是,产品经理是一个拥有系统思维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创意能力,这有可能是技术层面的、设计层面的,或者应用层面的。

而我也认同,产品经理是一名组织者,也就说他能够把相关的环节、资源、技术能力、设计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连通。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8)

陶瓷行业知名专家·姚若晗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9)

陶瓷行业为什么需要产品经理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0)


周兴福:

产品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的基石。

我们的产品经理是每一个想做品牌、想做传承的企业里必须具备的人员架构。因为他有责任搭建企业的整个产品架构,包括每款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我认为产品经理对于企业来说是必需品。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1)

高勇军

我认为有三方面,第一现在陶瓷行业其实处于壮年时期,尤其是中国陶瓷产业的越发强大,那么我们就更需要高品质、高差异化的产品进一步推动发展,进而满足当下的消费升级。

第二,从陶瓷人的价值观来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强调价值创造能力,因为很多企业已经跨过功能需求这一阶段了,而价值创造是接下来的核心或趋势。那么,产品经理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第三,从企业定位来说,每个企业存在这个行业上一定有它的定位和价值,那么我们彼此之间主要还是依靠核心产品展开差异化竞争。所以,产品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背后依托的就是优秀的产品经理。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2)

欧天成

产品经理代表的,不单是产品研发能力强,他还代表了交付给用户时的整个满意度,或者说一种体验感。

我相信每个品牌的SKU都很多,而这还涉及到整个生产、周转、运输、包装、以及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它是一个大链条。过去,在陶瓷行业的繁荣时期,大链条所延伸的小问题可能不明显,但现在,品牌要升级,就必须重视用户的整体体验感。

所以,我才提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观点,重视大链条中的每个环节,才能称之为真正重视用户的整体体验感。也正因为这一点,陶瓷行业便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产品经理。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3)

张刚

行业为什么催生了产品经理?我认为有两大要素。

第一,基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品牌的体量也随之上升。显然,大品牌收割着大流量,主攻大众市场,而中小型品牌基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主攻小众市场,而小众市场背后,其实代表着价值、创新、品质等等的细分领域。因此,产品经理就要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判断哪条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并通过产品促进品牌升级。

第二,行业未来是存量竞争,因此现在行业的竞争逻辑已发生了颠覆。我们要反过来从市场需求出发,包括运用大数据去研究客户的消费习惯、消费形态等等,我们才知道哪些产品更适合销售,或哪些产品既符合品牌定位又利于销售,进而调整生产端的规划。

这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工厂产能,比如宝达,我们的定位是生产型企业,但又向全行业开放,这一方面守住了品牌定位,另一方面更有效地分配产能,并且是按照品牌定位做的产能分配,而不是像过去,以企业为主导分配产能。

所以,市场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我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必然的产物。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4)

罗伟锵

我觉得一个好产品一定能够解决问题,而这也是为何行业需要产品经理的原因。

像天古陶瓷在2019年设计周展位上,我摆了三组一模一样的长条砖,只是通过不同色温的光突显不一样的视觉。事实上,颜色是相对客观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应用环境,而我认为好的产品最起码要做到颜色是准确的,才不会束缚设计师的空间设计理念。

所以我认为,把产品做到极致,进而拓宽产品应用空间,是产品经理的其中一个特性。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5)

姚若晗

产品经理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品牌经理,大家开始熟悉这个名词可能是从乔布斯开始的。对于这个名词的解读有很多,但放在陶瓷行业,我认为他起到了替企业强调用户体验的关键作用。

刚刚张总、高总、欧总都提到了,原来竞争不够激烈的时候,大家都可以通用一个模式去经营,那个时候还不太需要产品经理。现在,是倒逼着每个企业去寻找自己的路,用更好的产品让企业立足在行业之中,开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竞争。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6)


陶瓷行业的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7)

周兴福

作为产品经理,首先他是热爱这份职业,才能用心做好。

其次是认知问题,一个产品经理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的高度。比如,我们经常去意大利、西班牙看产品,你会感受到别人的产品“自带逻辑”,因为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会揣摩产品研发的底层逻辑。

比如岩板,无可否认它是一款好产品。但为什么现在岩板的价格在不断下跌,终究原因还是没有一个底层逻辑去支撑。如果岩板的流向是家具、橱柜,或者电器,做它的深加工的叠加,那么研发人员有没有真正切入到所谓的家具公司,或橱柜公司了解真实需求。

所以,我认为深挖需求是探索底层逻辑的一大关键,也是产品经理应该要做的事。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8)

高勇军

我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它。

第一,产品经理一定是企业经营和运营保驾护航的人。因为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在产品,并关联到产品库存、周转等问题,所以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一定会站在产品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经营情况。

第二,产品经理是企业的创新引领者。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哪个时代,创新是永远都存在的。比如陶瓷行业,我们会发现有些一下子冒出来的企业,很厉害,一下子做大了。而源头无非是创新,但这可能是模式的创新或品牌的创新,所以作为产品经理,他应该具备创新引领者的特质。

第三,我认为他还是企业定位的坚守者。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坚定地把手企业定位,从而确定产品路线,而不是把所有产品做得很漂亮,然后半途而废。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19)

欧天成

其实我不敢说要做什么,我只能通过分享玛缇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从而把我们的观点说出来。

我觉得产品经理在做三个维度的事情。第一是微观层面的,刚刚我也提到,其实现在的竞争就是微观竞争。怎么去体验所谓的微观?旧元素加新元素,或者旧元素再组合,以这样的思维模式实现微创新,进而让用户体验到微观层面的变化。

玛缇有一个主打的产品叫法拉贝拉,2.0加了光影效果。这是在2017年,我看到一个设计师家里用了法拉贝拉1.0,由于他搭配了一款水晶吊灯,吊灯灯光又恰好反射到砖面上,此时的砖面质感瞬间升了一级。所以回去之后,我们马上研发有光影效果的2.0产品。

这就是我所说的微观体感,更注重细节。

第二是中观层面,这是每个公司的产品研发部、营销部门要做的事,第一是怎么展示,第二怎么做输出,怎么把它变成一个很动听的故事告诉消费者。这是我们中台要做的事,也是产品经理要把控的事。

第三是宏观层面,宏观我认为是“打仗”。比如大家都有大理石产品,简一虽然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他的大理石瓷砖的确很漂亮,而简一也的确为此在行业开拓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赛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再比如玛缇,我们打的是原创,目的就是告诉设计师、消费者,我们每一款砖都是通过细微的体感去打造出来,并且符合消费需求,以及建筑需求的。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0)

张刚

我还是坚持我刚才的观点,围绕四大能力来做事。因为市场竞争是动态的,所以产品经理的系统能力应该要不断优化和强化,今天的领先不代表未来能领先。

其次,是有学习的热情以及能力。通过不断的自我精进,进而补充短板的缺陷。

最后,产品经理还要懂得跨界学习,今天魏总通过汽车行业为我们解读了相关的产品逻辑,Di Mauro先生介绍了色彩趋势。我认为陶瓷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流行的元素或者经营理念是可以跨界学习或借鉴的。毕竟,瓷砖在一个空间中的角色是配角,而不是主角,所以我们更需要把视野扩宽,然后再深究产品。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1)

罗伟锵

产品经理就是产品的家长,你设计了它的基因,也要实现它的价值。

就像天古,从一开始就坚持做素色。那么,我们是怎样设计这个“素色基因”呢?这个研发过程我经历了两年时间,我通过扫描器把砖放大一万两千多倍,你会发现被放大后的布点颜色跟实际肉眼看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所以我重新排布了这些颗粒,让砖表达出真正的素色。

那么,当设计师看到这些素色产品后,他们的确更喜爱使用这类型的产品,因为我们解决了产品的纯色度问题,进而让空间呈现出简约的高级感。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2)

姚若晗

产品经理有一个特征,可能在跨界方面,因为他需要站在更高,或者更宽的视角看问题,进而解决产品的某些细节问题。

其实包括岩板,它与瓷砖在定义上是不一样的,只是我们很多人只想到如何生产岩板,却不知道岩板能做成什么的产品,怎么去用,反推过来再思考到底做什么样的岩板。那么,这时候就极其需要行业的产品经理站出来做重要性突破。

就像瓷砖,它一直都在反反复复地被人替代与反替代,大理石瓷砖替代大理石,或者其他材料替代瓷砖。但每一次的反替代,或者说进步,其实都源于产品经理在这里面做了一些工作。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3)

产品经理如何看岩板?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4)

老牛

由于这次没有邀请岩板企业的代表,但岩板是我们都关心的问题。

对于岩板,最近有一种说法是“黑色六月”,因为有些大企业连一片岩板都没卖出去。所以我想补充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站在产品经理的视觉去看岩板,应该怎么去做?

我想邀请下玛缇的欧总,宝达的张总回答一下。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5)

欧天成

我还是站在玛缇的角度来说,我们通常会以两种方式来做。一是升维,二是降维。

众所周知,岩板的品质更好、规格更大,而且材质更标准化。一下子攻克了瓷砖很多痛点,也意味着岩板一时间为全行业攻克了瓷砖的痛点,那么这时候就会面临市场降维,因为大家都会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但我做一个假设,如果把中间商去掉,消费者直接从工厂拿到这些比瓷砖更高纬度的产品,消费者肯定是接受的,但我也肯定工厂是卖不好的,因为没有售后服务的岩板有很多“缺点”。

所以,我们需要升维,而这就需要产品经理来提炼了。比如你的降龙十八掌是什么?玛缇的降龙十八掌是原创,比如我们跟进口品牌roberto cavalli合作,以此升级产品架构,进一步升级品牌的原创设计理念,再比如我们联合设计师林学明、曾建龙共同研发产品,最终目的也是升维玛缇的产品架构,以此撬动更高层级的产品价值。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6)

张刚

我先讲一下,所谓的岩板,原来在意大利叫大板,如果说我们把这个物种产生的逻辑搞清楚,我相信我们会看清未来很多事。

岩板出现后,行业出现了所谓的乱象,我认为与早期意大利面临台资企业与佛山企业快速崛起的情况相似。但当时意大利在同时受到两地企业的碾压之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定位,围绕几大维度做好产品,比如设计、色彩、胚体、胚色、供应链、规格,甚至后来延伸到厚度等等,同时保留核心工艺,然后在欧洲地区行销,最后形成口碑。

这是我认为当时意大利没有被中国“通杀”的原因,当时只是下滑。再到2000年前后,意大利开始对中国封锁技术、封锁设备,同时他们还不断地在大板领域上深耕,拉开彼此间的距离。

如果是这个逻辑,我认为目前的岩板不仅仅是规格升级了,加工性能升级了,而是装饰属性、设计属性、功能属性,甚至考虑渠道的升华。但回到各个岩板品牌本身,现阶段我们不能要求岩板品牌面面俱到,要不然就容易陷入低维的竞争状态中,大家“杀”成一片。

市场会产生分化,像宝达会坚守自身逻辑,比如这次潭洲展,我们主要展示胚体和基底的表达,以及数码釉新技术。甚至,我们还会集中化地迭代,进而催生更好的技术,以达到技术储备、制造储备的实力条件。另一方面,渠道资源的储备也非常重要,也是每个企业需要梳理整合的。


真正的学会一个产品经理要多久(六位大咖激辩产品经理)(27)

老牛

非常感谢两位嘉宾。

总结一下,欧总的意思是做规模的时候其实要降维,但同时也不要忘塑造品牌,包括差异化,艺术化等维度帮助品牌升维。

而张总的意思是,即使在所谓的行业乱象之中,品牌都应该坚定自身逻辑,进一步深挖品牌优势,进而抵抗后期风险。

最后,由于时间问题,对话环节就到此结束。

本文作者 |郑在忙


,